《服务千亿产业链 长沙建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08
  • 科技日报长沙7月7日电(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罗瑶 刘武)记者从6日,在长沙举行的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建设合作交流会上获悉,由清华大学等20余家高校、企业等联合筹建的“长沙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长沙工业技术研究院系统工程中的第五家研究院,着力于为长沙半导体产业链晋级“千亿俱乐部”服务。

    新一代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型产业。以此为主题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是集技术、应用、服务于一体,推进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主要由技术先创、产业创新、产业先导等三类机构构成。其中,技术先创机构包括院士工作站和企业特色创新机构,由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开展应用性、集成性、产品化技术研发;产业创新机构包括7大基础研究所,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究;产业先导机构包括先导实验工厂、开放实验室等,提供中小批量试制生产环境和系统性质量保证,以降低技术成果产业化风险。在内容上,重在结合长沙及周边智能制造、新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市场需求,打造系列示范应用,同时强化前沿交叉技术攻关、重大现实问题突破、供应链体系融合。

    长沙市副市长邱继兴称,该市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拟将与产业密切相关的碳基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新能源装备等列入长沙22条新兴优势产业链。近期,该市还拟研究发布《关于推进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建设若干政策》,支持高端研发机构在长沙落户,从项目引进、产品应用、技术研发等多方面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7/08/content_425183.htm?div=-1
相关报告
  • 《长沙IC新政:鼓励设立百亿元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投资子基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29
    • 近日,《长沙市加快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印发,长沙将主要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设备、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行业融合应用。 近日,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专题调研集成电路产业链时也指出,长沙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在于设计和设备、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在北斗、智能驾驶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要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出台专项政策,聚焦发展重点给予支持,形成比较优势。 以下为该政策的重点内容。 设立规模为3亿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及企业发展,重点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等。 鼓励发起设立长沙市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子基金,子基金规模可增加至100亿元。 对企业的晶圆(MPW)试流片、全掩膜(FULLMASK)工程产品首次流片,购买IP核费用,分别给予该企业实际交易额60%,50%,50%的补贴,最高补贴500万元。 支持企业采购长沙市内企业生产的材料、芯片、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按照采购金额的1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500万元。 重点支持在5G商用、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智能网联、北斗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每年在长沙市范围内择优评选一批示范应用项目,给予项目技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实际研发投入30%的奖励,最高200万元。 经认定的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年度工资薪金收入个人所得税实缴纳1万元/年以上的,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返还。 支持国内外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落户长沙,对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亿元以上的,按其实收资本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耽搁企业最高2000万元。 支持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人才来长沙创业,经认定后以股权投资和资金补助结合的方式给予每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获利后,根据其地方经济社会贡献,给予连续3年100%的奖励,最高500万元。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浙江嘉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5
    • “万亩千亿”平台添新引擎。3月20日上午,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为顺利推进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嘉兴科技城集聚发展。 研究院由嘉兴科技城和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将以该公司的团队技术、人才为依托,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技术科创、人才、产业化基地。 在合作期内,研究院将引进和培育一批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向的团队及人才;依托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及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提供第三代半导体研发、测试基本服务;孵化各类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围绕嘉兴科技城集成电路这个核心产业,引进落户一批上下游产业化发展项目。 研究院也将围绕嘉兴科技城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院的研发需求,重点开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应用型研究。以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技术研发为核心,吸引上下游设备、材料、封测和设计公司入驻,以及后期的产业培育孵化,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0日,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为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助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3月3日开工的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是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示范项目,将拉开氮化镓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大幕,将自主制造射频及功率氮化镓芯片取代硅基类芯片,填补我国在制造环节空白。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明珠’,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表示,他们希望以研究院为依托,吸引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团队和人才集聚,共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产业地标,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南湖区启动南湖微电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中晶半导体、氮化镓、斯达半导体IPM模块技改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打造微电子原材料、设计、封测、智能终端应用产业链,力争实现以微电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0%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跃居为南湖区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区已聚集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500余家。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细分领域互动发展,逐步成长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