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八大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09
  •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已经证明了数字化的重要性,也因此才能使得大流行期间企业和人们的生活能够像往常一样继续。

    建立必要的基础架构以支持数字化世界并保持最新技术,这对于任何企业或国家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是数字化转型的最终催化剂,它将大大加速大流行之前已经发生的若干主要趋势。 新冠病毒大流行不仅将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持久影响,还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而且很多生活方式不太可能恢复大流行前的规范。

    新冠病毒疫情迫使许多企业减少或暂停运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但它却有助于加快了几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减少社交距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流程自动化并提高生产率的创新而言,尤其如此。

    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中,以下技术必将风靡一时:

    人工智能(AI)

    到2030年,AI产品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过15.7万亿美元。由于AI,许多技术创新(例如智能数据处理以及面部和语音识别)已成为可能。

    在新冠病毒COVID-19之后,消费者的行为不会回到大流行前的水平。消费者将在线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远程工作。随着企业开始在COVID-19后世界中恢复运营,而经济开始缓慢开放,人工智能(AI)应用将在帮助他们适应这些新趋势方面非常有价值。

    人工智能将对零售和供应链行业的人员特别有用。通过机器学习和高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将帮助这些公司发现新的购买模式,并为在线客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体验。

    AI工具分析大量数据以学习底层模式,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做出决策,预测人类行为、识别图像和人类语音等。支持AI的系统也不断学习和适应。一旦这种流行病消退,企业将面对并适应下一个新常态,这些功能将非常有价值。

    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有助于人们预测难以预测的消费者行为,并帮助企业组织有效的物流。聊天机器人可以为客户提供24/7的支持,这是封锁期间的“必备”工具之一。

    云计算

    幸运的是,云计算公司正在应对由工作量的突然激增和新手、经验不足的用户浪潮引起的压力测试。微软报告说,新冠病毒导致对云服务的需求激增了775%。

    在新冠病毒后的世界中,云技术可能会在所有类型的应用中得到快速实施。随着病毒的传播,人们被迫在家中工作,并且实施了在线学习模式,对基于云的视频会议和教学的需求激增。

    各种云服务供应商已积极升级其功能并提供资源来满足这一需求。展望未来,企业和教育机构可能会继续使用云技术。随着对云计算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将这种技术实施到移动应用中以使其更易于访问将成为关键,因为云服务没有太多传统条件的限制。

    VR/AR

    新冠病毒流行增加了使用VR头盔玩视频游戏,探索虚拟旅行目的地并参与在线娱乐的人数,因为很多人在家中与外界隔离,他们还使用该技术通过社交VR平台寻求人类互动。

    企业还一直在尝试使用VR平台来培训员工、举行会议,在项目上进行协作以及虚拟地联系员工。例如,全世界的科学家已将VR平台用于分子设计,以合作进行冠状病毒研究和潜在治疗。

    现在,企业和消费者都知道可以使用这种技术的程度,随着进入新的常态,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虚拟会议和人机交互。

    5G网络

    5G被公认为通信的未来和整个移动行业的最前沿。5G网络的真正部署将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出现,这将使人与相连机器之间的零距离连接成为可能。这种类型的移动互联网连接将为我们提供超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以及更稳定的连接。

    在过去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围绕5G技术及其对下一代连接和服务的影响的行业探讨一直在流传。然而,由于新冠病毒,5G市场的实现可能比预期来的更快,因此5G技术仍未被广泛使用,并且具有改变移动网络运行方式的巨大潜力。

    由于许多人被迫隔离,因此在家工作和学习的增加一直给网络带来压力,并增加了对带宽的需求。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需要通过提高连接速度来实现更快的数据共享,5G技术的推出加速以确保现有基础架构的带宽和容量挑战比以往更加现实。

    语音用户界面(VUI)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担心,过多的表面接触,他们的移动设备会传播冠状病毒。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传播细菌,使用语音技术以语音用户界面(VUI)的形式也将越来越多,这可以减少人们触摸物体的次数,包括我们的移动设备。

    其实,我们几乎80%的通讯都是通过口头通讯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语音使用量会继续增加并扩展到其他容易滋生病菌的智能家居组件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和娱乐组件、电灯开关、设备、卫生设备和警报系统集成了语音控制功能,触摸它们的需求将越来越少。

    物联网(IoT)

    物联网将使我们甚至能够在任何症状出现之前就预测和治疗人们的健康问题,借助智能医疗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手机很多与健康相关的数据,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诊断。例如,告诉我们食物是否健康的智能叉子,有关处方药和应用治疗的个性化方法将会出现,也称为精密医学。

    据Statista估计,在2019年,大约有260亿个IoT设备,其数量将在2020年增至307.3亿,到2025年将增至754.4亿,市场规模将近1500亿美元。估计到2030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所拥有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多达15个。

    IoT还推动了边缘计算,因此数据存储和计算变得更接近操作要点,从而节省了带宽并降低了延迟。物联网将彻底改变用户体验,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人们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家里时,流行病可能会迫使人们获得这种经验。物联网设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也可以变得非常时髦。例如,有助于监测人们健康指标的远程医疗和物联网设备可能会增加其受欢迎程度。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企业组织的重要技术之一,尤其是其业务流程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组织。自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RP)签署以及最近在加利福尼亚生效的CCPA(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以来,人们对隐私和数据保护的关注越来越多。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封锁期间,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远程工作时,大量私人数据可能会变得很脆弱或至少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受到保护。这一新出现的挑战可能会给实施网络安全实践带来另一种激励。网络罪犯利用这种病毒的恐惧因素来发送自己的病毒,最近有很多此类活动的例子,包括网络钓鱼电子邮件,这些电子邮件提供了病毒防护工具包,甚至包括有关取消夏季奥运会的虚假信息。

    此外,对卫生机构的勒索软件攻击有所增加,甚至入侵研究中心以窃取有关可能的COVID19疫苗的任何信息。

    区块链技术

    新冠病毒危机表明,全球供应链中普遍缺乏连通性和数据交换。未来的弹性将取决于建立透明、可互操作和连接的网络。如果对依赖不同网络无缝集成的企业提高透明度的区块链平台的价值存有疑虑,新冠病毒几乎消除了它们。我们应该将这次医疗危机视为一条至关重要的学习曲线,可以向我们展示如何建立透明,可互操作和连接的网络。

相关报告
  • 《2018年电动汽车智能化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2-07
    • 目前已至2017年年底,大家都在分析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而科技部《新能源汽车2018年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已经发布,对企业而言很有指导意义。下面是笔者学习《申报指南》后,对2018 度年电动汽车智能化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分享如下: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主攻方向 《申报指南》列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主攻方向是: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动汽车智能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力系统。一共6个方向下,再细分 24 个研究任务。
  • 《谭建荣院士:创新设计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6-25
    • 一代产品需要一代工艺产品是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链中各企业的核心工作就是把产品做好。做好产品需要一代工艺,很多制造企业在工艺方面还有欠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经典的优秀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很多制造企业的关键工艺岗位招聘不到年轻人,产业工人平均年龄逐步老化,特别是上海、杭州、北京这类城市。例如,数控机床的质量关键就是机床的切合面,切合面要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接触性能,需要刮、削、碾磨等工艺,这些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危险。第二,过去很多工业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基础上,而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今天,需要重组优化工艺。这两个问题需要产业链中各个企业加强联络,一起攻关并解决。 大批量的产品还涉及模具问题,如模具的可靠性、可用性、长寿性、耐磨性等,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代设计,只有通过一代设计才能真正做好一代产品,才能真正掌握行业和产业链核心的技术。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对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功不可没。但现在制造企业遇到了一定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 一是由批量化生产向定制化生产方向发展 ;二是由单一化产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 ;三是过去研发、生产产品周期很长,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四是过去产品都是大众化的,现在市场需求高端化的产品,恰恰在高端化产品上我们的设计、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制造业创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 第一,要补短板强链发展。目前无论芯片、数控机床,还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上存在着很多短板,科学技术部梳理了 35 项补短板技术,其中 34 项跟材料有关。第二,除了补短板还要扬长板,把优势发挥出来。第三,链主创新带动全链创新,制造业的链主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中自然形成的,要把它规划出来比较难,行业领头羊的产值、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市场认可程度是关键内容,所以只有链主的创新才能带动全链的创新。例如,主机厂创新能力很强,可以推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配件厂就要根据主机厂创新的产品不断更换自己的产品,不断更换工艺和模具,所以链主创新会带动全链创新。 通过创新设计实现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设计才能牵引创新发展,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产品创新设计是制造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龙头,制造企业要抓住这个龙头才能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 创新设计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材料,即制造基础 ;二是工艺,即核心技术 ;三是设计,通过产品自主创新设计,才能转换一代工艺。 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方面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可以说是四种范式。第一,仿制设计。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的产品是仿制设计。第二,逆向设计,即反求工程。第三,正向设计。就是从市场需求分析进行研发,找到任务的源头,比如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新产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机床。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由 1 做到了 100,现在很多地方热衷于把 100做成 200,GDP 要翻一番。这当然很好,也是必要的,但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从 0 到 1,如何推出新产品。正向设计包括设计概念正向生成、设计信息正向传播、设计性能正向预测。 正向设计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概念形成、概念设计等环节,比如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就是颠覆性创新,他把机电产品做成了一个信息化的产品。原来汽车就是一个机电产品,即机械 + 电控,但现在汽车是信息化产品,成了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小米要造汽车、百度要造汽车,互联网的公司都来造汽车了,有些人质疑是不是跨界太大了?其实不然,这些企业是把汽车看成互联网控制的终端,是互联网的延伸,所以从概念上进行创新很重要。正向设计从概念形成、概念设计、功能设计、整机设计、布局设计、结构设计、装配设计、精度设计、性能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实现全过程创新。 第四,创新设计。在正向设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设计。把创新的理念和设计过程融合,对机电产品来讲,包括新功能、新机构、新结构、新外观、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原理的创新,包括产品需求、功能、结构、物理、工艺、工业设计、市场创新等。 创新设计有十大关键技术 :一是创新设计思维与设计智能的认知机理,创新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认知问题,包括认知的高度、视野、前瞻性、独创性等 ;二是创新设计概念的表达与正向传递规律 ;三是创新设计功能、机构与结构映射技术 ;四是产品多部机布局方案自适应匹配技术 ;五是产品结构轻量化设计与拓扑优化技术 ;六是产品精度均衡分配与虚拟装配技术 ;七是产品多学科耦合建模与性能预测技术 ;八是创新设计的快速验证与三维打印技术 ;九是创新设计知识工程与大数据搜索技术 ;十是创新设计 数字孪生 虚实映射与仿真技术。我们提出并且已经实现了这十大关键技术。 在超大型低能耗空分装备设计、高端数控机床正向设计、大吨位液压机、电梯产品等领域,我们帮助一批企业实现了正向设计和创新设计,并且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 原文刊载于《企业管理》2023年5月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谭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