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_机体在没有Tfh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持久、高亲和力的SARS-CoV-2抗体》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YUTING
  • 发布时间:2021-12-24
  • Science Immunology于12月16日发表了耶鲁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文章“High-affinit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SARS-CoV-2 can be made without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描述了在没有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情况下,也可以制造具有高亲和力的SARS-CoV-2中和抗体。
    文章称,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基于生发中心(GC)的、保护性的抗病毒抗体反应的传统驱动力。然而,COVID-19重症患者的Tfh细胞和GCs常常会被损害。而且,COVID-19重症患者体内会发生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球蛋白类别的转换。在SARS-CoV-2感染期间,抗体产生的非典型途径可能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感染、接种COVID-19疫苗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均可诱导Tfh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抗体产生。针对SARS-CoV-2的Tfh非依赖性抗体可阻止体细胞突变。Tfh非依赖性抗体仍然具有高亲和力、持久性,其对不同的刺突衍生表位具有反应性,并能够中和同源SARS-CoV-2及其变体B.1.351(beta)。研究人员通过表位图和BCR测序发现,Tfh细胞可刺激B细胞应答,因此,在缺乏Tfh细胞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多样化的克隆。这些数据表明,在病毒感染期间,有另一种诱导B细胞应答的途径,进而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具有中和性的抗体,以补充传统的、GC来源的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会修复被病毒炎症损伤的GCs。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bl5652
相关报告
  • 《11月5日_儿童对SARS-CoV-2产生不同的抗体》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1-18
    • Sciencedaily网站11月5日消息称,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儿童产生的SARS-CoV-2抗体类型和数量都不同于成人产生的。抗体的差异表明,儿童的感染过程和免疫反应是不同的,大多数儿童很容易从他们的体内清除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SARS-CoV-2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感染,但是只有儿童可以适应第一次见到的病原体,这就是儿童免疫系统的功能。儿童有很多稚嫩的T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各种各样的新病原体,而老年人则更多地依赖于免疫记忆,不能像儿童那样对新病原体做出反应。 与成人相比,儿童产生的针对病毒刺突蛋白的抗体更少。儿童的抗体中和活性最低,而所有的成年人,包括20多岁的年轻人,都产生中和抗体。病情最严重的病人产生的抗体具有最高的中和活性似乎违反常识,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反映了病毒在患者体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感染的程度是有联系的,感染越严重,免疫反应就越强。 虽然研究人员没有测量儿童体内的病毒载量,但儿童感染病程的减少可能意味着他们的传染性时间比成年人短,因此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更小。研究人员表示,其他国家的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并不是新冠病毒的传播媒介,此次研究的数据与这些发现是一致的。 尽管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和成人感染病毒的过程不同,但尚不清楚儿童如何更容易清除病毒,以及成人免疫系统缺乏什么。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寻找T细胞反应的差异,特别是存在于肺中的T细胞。感染SARS-CoV-2的儿童也可能会产生来自先天免疫系统的更强的反应,先天免疫系统部署干扰素和巨噬细胞不加区别地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早期的研究表明,成人感染SARS-CoV-2后,先天免疫反应可能会延迟。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先天反应真的很强烈,就可以减少肺部的病毒载量,而适应性反应的抗体和T细胞需要清除的就更少了。还有一种可能是病毒感染儿童细胞的能力较弱,可能是因为儿童细胞中表达的病毒感染人类细胞所需的蛋白质较少。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用来自儿童和成人的细胞来测试这些可能性。目前对这些问题仍然知之甚少,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对这种病毒反应如此多样的原因,但人类对这种病毒还不够了解,无法真正确定什么导致严重疾病,什么导致轻度疾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1/201105183735.htm
  • 《Nature | SARS-CoV-2 BA.2.86 刺突的抗原性和受体亲和力》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25
    • 本文内容转载自“ iNature”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F1i7VxqG-5i2X40oVUviA 2023年10月23日,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及Lihong Liu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ntigenicity and receptor affinity of SARS-CoV-2 BA.2.86 spi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SARS-CoV-2 BA.2.86 刺突的抗原性和受体亲和力。 该研究使用人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Ab)检查了其抗原性,发现BA.2.86对人类血清的抵抗力并不比目前占主导地位的XBB.1.5和EG.5.1强,这表明新的亚变异在这方面没有生长优势。重要的是,来自XBB突破性感染患者的血清对所有测试的病毒表现出强大的中和活性,这表明即将推出的XBB.1.5单价疫苗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虽然BA.2.86对mAb对亚结构域1(SD1)和受体结合结构域(RBD)2类和3类表位的抗性更强,但它对RBD“内表面”中的1类和4/1类表位的mAb更敏感,该表位仅在该结构域处于“向上”位置时才暴露。作者还发现了六种介导抗体耐药性的新的刺突蛋白突变,包括威胁临床开发中的SD554单克隆抗体的E1K。BA.2.86刺突蛋白也具有非常高的受体亲和力。这种新的SARS-CoV-2变种的最终轨迹将很快通过持续监测揭晓,但其全球传播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