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中的增材制造》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4-10-09
  • 增材制造,特别是金属3D打印,近年来已从一项有前景的技术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正面临着可能对设计、生产和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变革。杜塞尔多夫奥钢联增材制造中心有限公司技术和创新主管Stefan Leuders博士和亚琛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激光粉末床聚变主管Tim Lantzsch博士讨论了增材制造(AM)的当前趋势,分析了机遇和风险,并展示了哪些行业可以从中受益最多。

    我们很高兴与两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就3D打印的未来进行交谈。增材制造的当前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哪些发展是有希望的?

    Tim Lantzsch博士:我看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材料和应用越来越适应增材制造的具体要求。许多以前的材料最初不是为添加剂工艺开发的。我们还看到,虽然这项技术很昂贵,但有针对性的成本削减和对利基应用的关注可以使其附加值更加清晰。

    Stefan Leuders博士:增材制造的当前趋势主要集中在更全面地开发该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优势,当然也要加以利用。对我来说,特别有希望的是,人们越来越愿意重新考虑长期的开发方法,而不是将它们一对一地应用于新产品,这可能会在以后成为可能。将通过添加工艺路线制造。对我来说,主要目的不是取代现有的流程,而是通过AM增加产品效益。

    “太贵”经常与AM联系在一起。您正在应对增材制造的哪些经济挑战?

    Tim Lantzsch博士:经济挑战首先在于植物和材料的高昂成本。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件价格,并且仍有相当大的优化空间。尚未广泛使用的过程可靠性尤为重要。我们正在努力将增材制造从专业利基发展成为一种强大、广泛适用的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也具有竞争力。

    Stefan Leuders博士:一个核心的经济因素仍然是工厂的小时费率,我也这么认为。然而,在工厂成本方面,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变动,特别是在非欧洲竞争的推动下,与此同时,所用材料的成本份额自然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工厂成本的压力。成本降低了。然而,在AM的工业应用中降低成本仍然是未来能够开辟更多应用领域的关键。

    你认为增材制造的潜力和局限性是什么?AM在可持续性方面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Stefan Leuders博士:增材制造具有相当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特别是通过大幅减少材料使用的可能性。与减材制造工艺相比,只有组件实际所需的材料才会熔化。即使在后期使用阶段,优势也经常出现,例如通过降低铝压铸或压铸的废品率或缩短循环时间。通过具有近轮廓冷却的增材制造工具使塑料注塑成型成为可能。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具和部件的维修和再加工,AM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工作。这可以显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资源消耗。然而,也存在挑战: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仍然相对年轻,因此在自动化和过程可靠性等方面仍有优化的空间。

    Tim Lantzsch博士:增材制造的潜力首先在于它能够实现复杂的几何形状和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在传统工艺中几乎不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实现。当然,有针对性地使用材料,只加工实际需要的材料,可以显著减少资源消耗。在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时,这一点尤其重要。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是能源密集型的。此外,整合到现有的生产流程中往往很困难,因为增材制造仍然被视为一种孤立的技术。

    增材制造目前面临哪些技术障碍,你在研究什么?

    Stefan Leuders博士:对我们来说,一个关键点是开发新的工艺路线,以满足客户的技术和经济要求。以这种方式生产的组件和工具的设计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奥钢联的AM当然与“材料”主题密切相关。在集团内,我们正在加紧开发新材料及其后处理,以充分利用AM的技术潜力。

    Tim Lantzsch博士:没错,增材制造面临的最大技术障碍之一是材料的多样性。目前使用的许多材料最初不是为增材制造而开发的,这往往会导致质量和性能的妥协。因此,我们与材料制造商合作,加快增材制造新材料的资格认证。

    此外,我们弗劳恩霍夫ILT正在集中精力提高工艺可靠性,并进一步开发现有系统,以便更稳定、更有效地使用添加剂工艺。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流程的标准化,以确保大规模生产中的质量一致。

    因此,该行业正在缓慢但肯定地发生变化。谁是增材制造这一发展的赢家?

    Stefan Leuders博士:长期赢家是那些愿意在应对相关不确定性的同时对新技术进行战略性投资的公司。最近的突出例子可以在航空航天和医疗技术中找到。然而,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资源的问题,有时也是一个企业文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严重依赖成本驱动的大规模生产的行业和公司往往会陷入困境。然而,这里也有足够的应用领域,只是在工具制造方面更多,在最终产品方面更少。

    Tim Lantzsch博士:我也这么认为。这一发展的明显赢家是依赖于量身定制、高度复杂的组件的行业,这些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增材制造的灵活性和设计自由度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和医疗技术领域,AM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来优化组件,同时减少重量和材料使用。高端汽车和赛车行业也将受益于增材制造的可能性,特别是通过生产更轻、更强大的部件。


  • 原文来源:https://www.ilt.fraunhofer.de/de/presse/pressemitteilungen/2024/10-8-interview-am-lantzsch-leuders.html
相关报告
  • 《增材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5-15
    • 增材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摇滚演唱会 上周,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在法兰克福的表演带给德国摇滚歌手极大震撼,就在同一时间,另一支乐队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的一个大型会堂里准备自己的演出设备。实际上,这支乐队在此之前还没有接触过自己要演奏的乐器;这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乐器是在演出前一天才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当时,欧洲模具展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行,该展会是一个全球性展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模具制造、机床制造和准备开设工厂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欧盟模具展已经举办了20年,不仅展出传统生产技术设备,如焊接、机械加工和注朔成型技术设备,新近出现的3D打印技术设备也出现在了本届展会上。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添加材料的方法来制造实体物品的技术。根据欧洲模具展公布的信息,3D打印设备已经有20种不同的方式打印方式,使用的打印材料除了朔料、金属之外,越来越多的其他材料也能被用与3D打印。 大卫·阿杜·阿毗基和其他乐队成员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所使用的电吉他、电子琴和架子鼓都是使用3D打印技术设备打印出来的,这他们的表演最吸引人观众的地方。大卫他们的表演想人们展示了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第一个趋势:人们利用3D打印技术,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成为一个生产商。 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乐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梅西大学,有一个名叫奥拉夫·迪戈尔的机电一体化教授,他喜欢弹吉他,曾使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些乐器。随着奥拉夫·迪戈尔的设计乐器的品质不断提高,奥拉夫·迪戈尔将自己制造的乐器图片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不久就有人联系奥拉夫·迪戈尔,表示愿意购买这些乐器。在2012年,奥拉夫·迪戈尔成了一个叫做“ODD 吉他”的公司,进行小规模地制造乐器。ODD吉他公司每一把吉他都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定制,因此,每一把吉他都是独一无二的。ODD吉他公司在销售了20多把吉他后,奥拉夫·迪戈尔将销售定制3D打印吉他的业务转给了一个名叫“3D系统”的美国公司,正是3D系统公司为大卫·阿杜·阿毗基他们制造了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用的乐器。 “沃雷斯联盟”是一家3D打印技术行业资讯公司。在沃雷斯联盟主办的一次展会上,奥拉夫·迪戈尔声称:“销售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产品,几乎不会遇到资金危机。”3D打印机能按照买家要求打印吉他,因此,制造厂商不会有任何库存问题。此外,3D打印机电整个制造产品的过程都由电脑软件控制,如果要对产品进行修改,直接用电脑软件修改即可,无需调整价值不菲的生产设备。例如,一些吉他买家告诉奥拉夫·迪戈尔他们想要在电吉他上嵌木板,以保证吉他声音的纯正,奥拉夫·迪戈尔随即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虽然在奥拉夫·迪戈尔看来,在吉他上嵌不嵌木板,发出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种趋势:将传统加工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奥拉夫·迪戈尔对此解释道:“你能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所有东西,但所有东西都要用3D打印机来制造,这就有点过了。”因此,奥拉夫·迪戈尔制造的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都使用了一些使用传统技术制造的零件和电子元件。(虽然3D打印机也能打印出电子元件。)奥拉夫·迪戈尔的想法是用当前最好的加工方法来制造乐器。奥拉夫·迪戈尔制作了一把名叫“蒸汽朋克”的电吉他,“蒸汽朋克”的内部装满了转动的齿轮;“蒸汽朋克”这种精细的结构如果使用常规机床制造,将是十分困难。 在欧洲模具展上,人们还见到了将传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其他应用领域。德国DMG Mori Seiki公司是一家在德国和日本都有生产基地的工业机床制造商,该公司在本次欧洲模具展上,想人们展示了他们制造的融合3D打印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的混合加工技术机床原型,该机床自身能存储金属粉末,利用激光将金属粉末融化,并将融化后的液态金属一层层地焊接在一起;除了这种激光打印设备,该机床还配有多轴联动铣削头,能将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去除掉,从而加工出高精度零件。 3D打印技术看起来还不错吧?大卫·阿杜·阿毗基对此已有了深刻印象,但大卫·阿杜·阿毗基认为要是对3D打印机还做一些改进,做出的乐器会更好。不论怎样,这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乐器足以让奥齐·奥斯本和其他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的成员大吃一惊了。
  • 《韩国工业重镇联手Materialise通过增材制造推动业务增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6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韩国将自己定位为领先的制造业经济体。韩国第七大城市蔚山市是韩国制造业的核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组装厂、造船厂和炼油厂。为了加强竞争力,蔚山市政府正在制定一个增长路线图,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从而实现更加智能、连接更紧密的生产流程和工厂,蔚山市宣布与Materialise合作,通过利用增材制造的变革力量推动当地制造业的业务增长。作为协议的一部分,Materialise将与当地制造企业一起进行共同创造活动,发现优化制造流程的机会。 增材制造将在这个以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是蔚山市政府选择与Materialise合作的原因。凭借近三十年的3D打印经验,Materialise不仅是行业的先驱,也是医疗和工业市场增材制造软件和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增材制造是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技术,有给制造流业程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的潜力”,Materialise执行副总裁Johan Pauwels说。 “随着速度、质量和材料的重大进步,在解决特定制造难题时,增材制造可迅速将自身定位为补充性或替代性的制造技术。通过提供重量、性能和成本优势,它可以达到诸如轻量化设计等使用传统制造技术不能完成的根本性设计优化和功能改进。” 通过共同创造完成创新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Materialise将帮助蔚山市的制造企业开发通过重要的制造流程优化来促进业务增长的应用。这需要Materialise将其3D打印专业知识与制造企业的行业与产品知识、制造经验相结合,实现大量的共同创造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企业都会在生产流程中寻找能够从增材制造提供的设计优化和制造灵活性中受益的元素。这些共同创造项目的成果将于9月13日至15日在蔚山3D打印技术展上展示,并将作为其他制造企业采用增材制造作为补充性制造技术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