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名(2019)发布 清华大学名列第一》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st
  • 发布时间:2019-06-24
  • 18日,由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推出的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2019)在京发布。位列前10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据研究院教育评估部主任王战军介绍,大学排名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热度不减,甚至有一些国外的排名机构都在开拓中国市场。但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用简单的排名反应其实力和地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此次排名聚焦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从一个侧面去做,力求更客观、科学、可靠。

    据了解,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评价体系坚持聚焦中国特色、尊重科研规律、突显核心要素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思路。经过征求专家意见和反复研讨,制定了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顶级成果、成果转化、高水平成果、领军人才、青年英才、高水平人才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本排名体系包含了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及水平、高科技人才等贡献指标,例如国家三大奖、学校科学技术成果转让金额、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等。

    会上,研究院教育评估部研究员李明磊解释说,此次评价数据源包括政府网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国知网、高校官网、科学网等。本次排名共公布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200强。位列前10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nycf6EC_2RNeHxPSzm0C5w
相关报告
  • 《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6-28
    • 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 .   6月26日,软科发布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19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 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中国内地共有233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001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15%和18%,均有一定提升。 美国大学在各学科排名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808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4个学科榜首。中国内地高校也表现强劲,在10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其中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是首次占据世界第一。 从中国内地高校的上榜学科分布数量来看,浙江大学是上榜学科次数最多的高校,共计46个学科上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以44次、43次、41次和41次上榜数排在全国前五。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有11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是中国内地高校中进入前十最多的高校。此外,北京大学有32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一百,成为中国内地高校中百强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 中国内地高校在工学领域表现强势,在15个工学学科的世界五十强中,中国内地高校的数量超过10所,分别是仪器科学(20所)、纳米科学与技术(17所)、化学工程(16所)、能源科学与工程(16所)、材料科学与工程(15所)、交通运输工程(15所)、矿业工程(15所)、船舶与海洋工程(14所),通信工程(14所)、控制科学与工程(13所)、生物医学工程(13所)、机械工程(12所)、冶金工程(12所)、航空航天工程(10所)和遥感技术(10所)。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文献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的Web o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在今年的排名中,软科采用“学术卓越调查”(Academic Excellence Survey)得到的26项权威学术奖项、134本学科顶尖期刊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17种顶尖学术会议作为测量高校学术表现的重要维度。“学术卓越调查”的对象是世界百强大学的院长、系主任、团队负责人和正教授,即全球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有别于常见的声誉调查,软科“学术卓越调查”邀请学者推荐提名其非常熟悉的本学科的顶尖刊物和权威奖项等内容。为保证调查的透明度和质量,所有参加调查的学者都需要同意公开姓名和单位,多位中国知名学者也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学术卓越调查”的详细情况可参见软科官网。
  • 《独家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学科水平排名 》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7-23
    • 双一流建设以来,众多高校摩拳擦掌,大力建设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推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2020年是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收官之年,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成效如何?基于5月15日发布的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本文从中提取了学科水平模块的排名。 排名方法 学科水平是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十大模块之一,2020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名包含14项指标,包括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3个维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榜单纳入的排名对象,是被纳入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且有学术型硕士点的高校(不含艺术类)。 学科水平排名前30名的大学均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绝对代表了中国高校学科水平的最高成就。其中北京大学凭借学科精度维度的优势稳居榜首;而今年首次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十强的武汉大学,则凭借学科规模和学科实力两个维度的优秀得分,名列学科水平排名的第5名;此外四川大学在学科水平方面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尤其是学科规模维度的得分仅次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最终名列学科水平第9名!川大的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师范类最高学府,学科水平亦不可小视,尤其学科精度维度的得分仅次于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和人大,最终以学科水平第11名的成绩拿下师范类院校冠军。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水平排名也颇有可道之处。排名最靠前的是江南名校——苏州大学。苏大历来重视学科建设,其设计学、软件工程、基础医学、化学、物理学、法学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苏大力压群雄拿下了“最强地方高校”的称号。 排名35的西南大学则是一流学科高校中排名最靠前的西部院校,西南大学由西南农学院(袁隆平院士的母校)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其校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西南大学拥有可观的学科规模和强大的学科实力,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国内一流学科,其中教育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力压众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排名第3。在农学类和师范类方面,西南大学可以说聚集了整个西南地区的精华,堪称西部地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张王牌。 排名38的北京交通大学拥有非常突出的学科优势。北交大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其系统科学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多次蝉联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冠军,可谓江湖地位稳固!此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实力也不俗。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理工类院校中,北京交通大学一骑绝尘,学科精度非常高。 中国矿业大学以百强榜单排名44的成绩摘得一流学科建设理工类高校的榜眼。矿大素来以矿业工程等工科类学科闻名,其矿业工程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连续2年蝉联第一。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也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另外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也进入学科评估A类行列。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流学科高校中师范类的翘楚,在本榜名列第39位。建校百余年来,南京师范大学践行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的光荣使命,陶行知、江谦等著名教育学者曾在此深耕。目前南师大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地理学,而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五大学科均同时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行列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 单科性大学中的学科水平王者 单科性大学在学科水平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为方便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比对,软科再从学科水平的排名当中提取了医药类、财经类和语言类三大类单科性高校的学科水平五强。 我国医药类大学整体的学科实力较强,在本次排名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均进入学科水平百强之列。上海中医药大学凭借在学科精度维度遥遥领先的优势,在医药类院校的学科水平排名中位居第1。 上海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三大国内一流学科,其中中医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中西医结合位列全国第2。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拥有4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学科实力在不断壮大。 一直以来受关注度颇高的财经类高校在学科水平排名中表现也颇为不俗,五强高校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进入榜单百强,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五所大学联合构筑了中国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实力巅峰。 拔得头筹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素有中国国际贸易“黄埔军校”之称,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4个国内一流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在中国最好学科水平排名中位列国内第三,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 语言类高校通常学科门类比较集中,学科规模维度不占优势。但传统语言类名校在学科实力和学科精度维度上仍有非常不错的得分。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是语言类大学中学科水平排名的前三甲。为首的中国传媒大学,其新闻传播学长期稳居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亦为国内A类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均为国内一流学科,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该学科排名为全国第1。 一流学科造就一流大学,学科水平与大学水平密切关联。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科水平模块的排名,能为判断高校的学科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