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采矿业因审批慢不满,特朗普政府介入带来转机》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三月中旬,夏威夷土著Solomon Kaho ohalahala飞抵牙买加,参加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会议。会上,他代表着土著人民呼吁各国代表重视其群体在深海采矿行业中的建议。此前,经过三年的努力,土著社区的建议并未被采纳,令Kaho ohalahala感到失望。然而,在这次会议上,许多国家代表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 国际海底管理局最终决定给予他和其它土著倡导者至2026年的时间来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此外,管理局还拒绝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请求,不会在新规出台前开展评估其海底采矿申请的进程,重申了先制定采矿规章再进行采矿的承诺。这一系列进展让Kaho ohalahala感到欣慰和充满希望。 然而,就在Kaho ohalahala离开牙买加不久后,加拿大The Metals公司宣布正与特朗普政府合作,试图规避国际监管,这一举动可能给刚刚取得进展的土著权益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 原文来源:https://grist.org/global-indigenous-affairs-desk/the-deep-sea-mining-industry-got-tired-of-waiting-for-international-approval-enter-trump/
相关报告
  • 《特朗普政府推动美国铜资源本土面临多重挑战,但矿业新政或为长期搁置项目带来转机》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7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开始时提出“在美国生产更多”的倡议,特别聚焦于铜及其他关键矿产的本土化生产。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铜资源,其储量占全球约5%,但目前30%的铜供应依赖进口,主要受地缘政治风险驱动。拜登政府尝试在推动铜供应本土化的同时兼顾环保和社会信誉,而特朗普政府则强调在联邦土地上优先矿产生产。从国内来看,美国铜储量约为4700万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以斑岩型铜矿为主。亚利桑那州是美国最大的铜资源产区,占全国产量70%。虽然美国有大量未勘探的资源,但因环保成本高、审批复杂、采矿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导致矿产开发缓慢。美国平均铜矿品位低于智利,开采成本较高,这是本土铜矿开发滞后的原因之一。从全球维度看,美国通过跨国矿业巨头控制大量全球优质铜矿资源。过去五年,美国以48.7%的全球铜产量居首,但国内铜矿开发仍滞后,优先开发国外低成本矿产。全球铜资源被分成五个控制范围:美国、中国、俄罗斯、自愿联盟和未开发。美国资本控制的矿业集团倾向于开发全球具有成本竞争力的项目。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国,年消费量约180万吨,主要用于建筑、电气和电子产品、运输设备等领域。2024年美国铜矿山产量为110万吨,精炼铜产量为89万吨,但国内冶炼加工能力不足,每年需进口81万吨精炼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铜出口国,每年出口近百万吨至中国加工。总之,美国铜供应格局受到资源开发缓慢、环境保护、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迅速扭转依赖进口的局面。
  • 《格陵兰呼吁欧美尽快投资其采矿业》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6-03
    • 格陵兰自治政府商业和矿产资源部长纳亚·纳萨尼尔森近日表示,希望美国和欧盟国家尽快投资其采矿业,否则将考虑同中国等其他国家合作。格陵兰拥有大量稀土等战略矿产,对于西方大国非常重要。特朗普总统期间曾签署支持格陵兰矿产开发的备忘录,但拜登政府未能续签。纳萨尼尔森批评了特朗普关于美国可能接管格陵兰的言论。她透露中国在格陵兰矿业投资很少,目前仅有两家企业持有少量股份。 在坦布里兹项目的竞争中,中国曾被排除在外,该项目最终卖给了美国的克里蒂卡尔金属公司。面对美国的威胁,格陵兰寻求与欧盟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并强调希望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盟友合作。四党联盟执政的格陵兰现政府将发展放在优先地位,愿意同欧盟深化合作。 然而,纳萨尼尔森对美国投资背后的意图表示担忧,认为同欧盟和丹麦的对话进展更为顺利。最近,格陵兰政府向一家丹麦-法国企业联合体颁发了首个采矿许可证,项目预计在明年开工建设,并有望在五年内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