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中国品牌如何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发展全球战略》

  • 来源专题: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情报监测平台
  • 发布时间:2022-10-21
  • 尼尔森:中国品牌如何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发展全球战略(附下载) . byxiaozhi_H Posted on 2022年 10月 19日 “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通路,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它将开辟全新的贸易走廊,让中国企业得以扩大视野,打造真正的全球品牌。“一带一路”倡议全部实现后,将覆盖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 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2017年,中国政府向“一带一路”走廊沿线国家投资共计144亿美元。在该倡议下,已经有75个经济及贸易合作区相继成立,吸引了近3500家企业,投资金额超过2700亿美元。合作与投资的增加,致使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7.8%。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带一路”为它们提供了将产品、服务和品牌带向新市场和新消费者的重大机遇。众多来自科技、汽车、电子商务和快消品等行业的企业纷纷紧跟趋势加入这一行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汽车出口超过64万...

相关报告
  •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发布时间:2016-06-12
    •   科技部6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报告建议,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的报告选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两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报告主要利用 2014年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生成了监测区域包含土地覆盖、植被生长状态、农情、海洋环境等在内的31个生态环境方面的遥感专题数据产品。   根据上述数据产品,专题报告就陆域7大区域、6个经济走廊及26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以及12个海区、13个近海海域和25个港口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系列监测结果。相关成果可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规划方案制定提供现势性和基础性的生态环境信息,还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估的基准。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报告还在区域、廊道与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主要基于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对2015年度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的气象条件、全球7个农业主产区及中国7个农业分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6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显示,受单产下降和种植结构调整双重影响,中国夏粮产量预计下降至12177万吨,降幅为2.9%。   目前,2015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同步公开发布,并提供网络在线服务,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和中国搜索门户网站可查阅。 报告简介地址:http://www.chinageoss.org/geoarc/2015/### 报告全文地址:http://www.chinageoss.org//geoarc/2015/pdf/ydyl2015.pdf
  • 《中国沼气产业发展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发布时间:2018-06-08
    • 该报告是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中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完成。 该报告对国内外沼气产业现状的系统分析,对沼气领域的原料、技术、市场、政策、制约因素做出了客观全面的阐述,针对中国的工业沼气和农业沼气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沼气工程的规模化开发、装备制造标准化和系列化、沼气技术关键工艺设备的国产化、沼气原料利用的多样化以及沼气作为天然气未来替代品开发等方面,提出中国沼气产业发展路线图。 1. 沼气资源状况: 中国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原料主要来自工农业排放的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该报告对国内可转化为沼气的主要原料的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调研。 工业有机废水中,轻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可转化为沼气的资源量为154.23亿m3。非轻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可转化为沼气的资源量为126.6亿m3。全国工业企业排放的(可转化为沼气)有机废水为43.67亿吨,废渣为9.4558亿吨,可转化为沼气的资源量为280.83亿m3。 农业沼气资源主要来自于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我国畜牧业近几年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畜禽养殖年排放粪便总量约为148732.592万吨,如果采取全部厌氧消化方式处理,可产沼气819.5亿m3/年。大中型畜禽养殖场量占全国养殖总量的8.11%,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年排放粪便总量为12062.2万吨,可产沼气资源量66.46亿m3。 在城市生活垃圾领域,生物沼气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填埋场沼气,另一方面是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目前我国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处于起步阶段,沼气利用主要集中在填埋气体利用。全国生活垃圾产沼气的理论资源量为157亿m3,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产沼气量约为9亿m3。 生活污泥,2009年我国排放干污泥约为594万吨,生活污泥沼气资源量约为11.88亿m3。 秸秆沼气,若考虑2.0亿吨/年秸秆作为开发沼气的资源量,则2010年可利用秸秆转化为沼气的资源量为800亿m3。 2. 沼气开发的主要障碍: 报告对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建议。特别是在沼气工程的标准检测认证方面亟待加强。 对于畜禽沼气工程,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工程缺乏规模效益,工程初始投资大,沼气工程市场混乱、监管不力,沼气用途单一,缺少技术、信息等的服务等;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沼气(填埋)工程,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填埋场建设成本高,填埋场气体收集率低 对于城市污泥处理沼气工程,主要障碍因素包括:投资高,工艺复杂,运维难度高,经济效益不佳。 3. 本路线图的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14800座(不包括中型畜禽沼气工程),沼气总产量达211.32亿m3,相当于标准煤1508.82万吨。届时每年可减排400万吨二氧化碳。到2020年大中型沼气工程将做到年处理工业废水(废渣)15亿m3,畜禽粪便2.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9亿吨、生活污水厂干污泥640万吨。随着激励政策的加强和障碍的克服,预计2020年前,可实现220万KW以上的装机容量。 实现上述目标,2010年到2020年期间需要投资1180亿元(近200亿美元),到2020年,沼气发电装机容量至少能达到220万KW,年发电132亿kWh以上。创造的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增加约10万个就业机会。 4. 本路线图的主要建议: 制定沼气工程的相关标准对沼气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2~5年内,应尽快制订国家级沼气产业相关标准,规范市场;加强沼气科技攻关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沼气产业专业化队伍建设;设置国家级专管机构,规范沼气产业管理,该建议主要考虑到构建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国心框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