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所顶尖高校发起!又一重磅大学联盟成立》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7-14
  • 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日前在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在线年会暨校长论坛上正式宣布成立。

    成立仪式上,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王帆教授代表联盟做了专题介绍。智慧校园联盟将致力于打造颇具湾区特色的高校信息化共同体,为粤港澳高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促进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的共建共享,为成员单位间的相互合作创建便携、快速、安全的信息化环境,拓宽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的视野以及提升其技术能力。联盟近期将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智慧校园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新技术应用交流学习、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科研课题合作研究等。

    发起单位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共十二所高校。秘书单位设在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

    正如粤港澳高校联盟年会中校长们所提到的,智慧校园联盟的成立顺应当前形势所需,将为后疫情时代粤港澳联盟高校的沟通合作带来更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平台,从而促动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发展,也将引领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合作。

相关报告
  • 《国际常见疾病联盟发起,旨在》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9-24
    • 来自学术界和行业的常见疾病遗传学社区的成员本周聚集在华盛顿特区,发起了国际常见疾病联盟(ICDA)。这项新的计划是经过一年多的计划启动的,旨在将国际科学界聚集在一起,以加深我们对人类基因组中遗传变异如何促进常见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和2型疾病)生物学的认识。糖尿病。 会议召集了来自六大洲19个国家的专家,他们代表了各种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学,疾病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药物发现。 ICDA社区将共同努力,提出有关项目,政策和活动的建议,这些建议将消除从遗传图谱到生物学机制再到常见疾病新药的快速发展的障碍。 牛津大学基因组内分泌学和代谢学教授塞西莉亚·林德格伦(Cecilia Lindgren)表示:“世界上有许多有希望的努力可以在遗传学和疾病生物学之间架起桥梁。” “ ICDA希望充当召集人,为讨论,启发并酌情协调各个项目提供一个场所。” Lindgren是ICDA组委会的联席主席,该委员会由代表15个国家和五大洲的33名成员组成。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产生人类的第一个序列以来,多年来,人类遗传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呈指数增长。结果,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与人类疾病成千上万的遗传联系。这些发现中的一些已经提高了我们对疾病生物学基础的理解,导致了明确的治疗假说,并实现了疾病风险的遗传预测。 现在,科学家寻求绘制一条路径,从绘制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区域到确定其生物学作用,并最终开发治疗剂。由于许多这些遗传变异都位于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组片段中,因此难以解释这些变异的功能。 与罕见的单基因疾病(单个罕见变体具有巨大影响)的情况不同,常见疾病通常源于数百种共同作用于多种生物途径的常见变体的组合或适度影响。科学家必须解开这种生物学,以揭示用于临床开发的治疗靶标。 为此,ICDA的成员旨在确定进步的障碍,提出解决方案(必要时包括新技术和科学方法),与资助者进行协调,并与国际科学界和公众互动。 “科学界正在一个关键时刻汇聚在一起,以加快对常见疾病的理解,”布罗德研究所所长兼创始主任,ICDA组委会联合主席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说。 “该联盟将汇集来自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的科学专家,以解决生物医学中的关键问题。” ICDA的工作组专注于特定领域,例如向同龄人学习; 开发将变体连接到基因,细胞途径和分子机制的一般方法; 推进针对疾病的方法论,以优先考虑药物开发目标; 并解决数据访问,安全性,共享和道德问题。
  • 《重磅!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公布,中国137所高校上榜!》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9-03
    • 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发布了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牛津大学连续五年位居榜首,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二,英美两国高校继续在前200强中占据主导地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位居第20名和第23名,包揽亚洲前两名。中国内地上榜的高校数量也大幅增加,从81个增加到91个。 中国137所高校上榜 今年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榜高校中,共有137所中国高校,包括91所内地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门高校和38所台湾高校。 今年中国内地共计有91所高校上榜。清华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从去年的第23名上升到今年的第20名,成为自2011年采用目前的研究方法以来第一所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位的亚洲大学 ;而北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上升了1个位次,位居第23名 。 中国内地共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强,和去年数量相等。除清北外,其他成功进入世界大学排名2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 。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兴大学再次在榜单中占据高位。2021年,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251-300位,位列中国高校第8。 总体而言,今年中国内地顶尖高校在引文影响力和研究收入方面得分较高,这或许反映出了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与世界大学前200强中的竞争对手相比,这些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指标方面继续表现良好,但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仍然落后,与去年的排名相比,这方面的进步甚微。 中国大陆今年有10所大学新加入排名。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排名位于501—600区间。西交利物浦大学是首次加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中外合作大学,表现不俗,排在600—800区间。排在801-1000区间的有华南师范大学和温州大学。其余5所新入榜大学排在1000+的区间,和去年相比,表现优异。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6所高校上榜,3所高校进入百强,表现强势。其中香港大学排名全球39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排名全球并列56名。中国台湾地区共有38所高校入围,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97名,而澳门地区共有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2所高校入围,其中排名最高的澳门科技大学排名全球2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