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油气工程标准化建设实现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1
  • 记者16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18.330,-0.28,-1.50%))获悉,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三座平台陆地建造全部完工,开创了国内海上油气田区域设施标准化新技术应用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工程标准化建设实现重要突破。

    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

    据了解,该油田由4-1、5-1、5-2、6-1、10-1北等一系列区块开发项目组成,包括11个导管架、11个组块平台共22个结构单体,总重量达5万吨,堪称一项“超级工程”。为尽早实现油田投产,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垦利6-1油田全部结构单体均采用标准化模式进行设计建造。

    “本次完工的三座平台包含一座生产辅助平台与两座无人井口平台,全部采用标准化设计建造,项目周期平均缩减两个月,为项目早日投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海油工程(4.370,0.00,0.00%)垦利6-1油田开发总包项目经理李茂林介绍说。

    与传统的海洋石油工程通常采用每个项目完全个性化设计的“量体裁衣”模式不同,标准化建设形象地说就是将海上油气设施划分为“S码”“M码”“L码”等不同系列,每个系列形成一套标准技术成果,从而通过“复制”大幅减少设计工作的重复性,推动海上油气工程的高效建造安装,并可通过系列化设备材料批量采办显著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文近来介绍,近年来中国海油通过对渤海油田40多年来已建工程项目的共同点、差异化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油气开发需求和最新建造工艺,经过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和深入的技术论证,形成一套覆盖导管架、组块、生活楼等工程设施的标准化技术方案,为国内海上油田工程建设标准化模式革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项目团队将通过科学规划,高效统筹优质资源,全力保障项目早日投产,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提供能源保障。

相关报告
  • 《我国海上油气年产量突破6500万吨,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6
    • 记者2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2020年我国海上油气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气当量,创历史新高,海上油气生产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增长极。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日前顺利完成第15次提油作业。投产3个月以来,原油外输量超过80万吨。   今年以来,我国国内海域11个油气开发新项目全部投产。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试验区顺利投产,创造了我国海上油气田建设周期最短纪录;我国海上最大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2气田的顺利投产,为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油在国内海域获得多个商业发现,在渤海莱州湾北部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储量大油田垦利6-1,打破了该区域40余年无商业油气发现的局面,为国内油气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中国海油共投入35座平台、2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用于国内油气田开发生产,新增产能超2000万吨,为实现产量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装备保障。
  • 《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中国造》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8-19
    • 当地时间6月25日下午6点25分,在距离巴西里约热内卢不远的外海,一座庞大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上喷射出熊熊火焰。对于中国海洋石油工程事业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意味着历经5年艰辛历程,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总承包的巴西石油公司(巴油)大型海上油气生产基地项目——FPSOP70和此前已经交付的P67两座“姊妹船”均实现投产。   FPSO是当今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能够对海上原油天然气进行初步加工、储存和外输,是集人员居住与生产指挥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海上油气生产基地,被称为“海上油气处理厂”。   作为世界级的“海上油气工厂”,由海油工程交付给巴油的FPSOP67和P70均服役于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最大排水量均达35万吨,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由于之前承建P67和P70的巴西承包商因故无法继续,2015年5月,海油工程与巴油签订转让合同,承接剩余约15%的设计、采办工作,约60%的建造工作,以及100%的集成、连接、调试和移交工作。   5年里,海油工程组织近千人的项目管理和技术团队,克服了集成化程度高、工程工作量大、项目周期紧张等困难,先后完成190多项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项目不难,但实践证明,由于缺乏接手‘二手项目’以及与巴油合作的经验,我们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海油工程巴油FPSO项目总经理陶付文说,后来经过不断互相熟悉、磨合,项目进展渐入佳境。 今年初,P70如期从国内造船厂抵达巴西,准备交付给巴油,却遇到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的突发状况,工程陷入停滞。为保障顺利交付,海油工程项目组采用分段运输方式,终于确保所需材料及时抵达现场。巴油P70项目负责人佩德罗萨说:“海油工程尽最大努力,在巴西暴发疫情之前,提前把材料运到巴西,为项目顺利复工和实现首油投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油工程总承包的巴油FPSO项目,是该企业在南美的破冰之旅,最终在南美市场成功打造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品牌。   海油工程董事长于毅表示:“海油工程作为国内海洋石油开发的主力军,将深水化、国际化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巴油的这两座FPSO与海油的战略不谋而合。”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P67、P70两座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的交付和投产,标志着中国在超大型FPSO领域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为中巴两国拓展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搭建了友谊桥梁,也为公司发力高端海洋工程建设、开拓国际海工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