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未成熟病毒衣壳产生或有望开发出新型HIV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04
  • 日前,来自特拉华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制动器”机制,或能有效干扰HIV转化成为感染性因子的过程,这种机制能有效抑制病毒表面衣壳蛋白的形成,先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本文研究结果基于研究人员对生命周期早晚期HIV结构和动态学的详细研究而得,研究人员能通过实验方法对病毒的分子运动轨迹进行检测。

    Tatyana Polenova教授表示,研究者们通常习惯于研究病毒的固定结构,但病毒并不是像岩石一样不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核磁共振(NMR)光谱学技术鉴别出了HIV结构中每一个原子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些原子是如何进行运动的。诸如HIV等病毒和其组成蛋白、核酸分子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其会发生持续的扩张和收缩,而这些运动就像是呼吸。

    随着HIV开始发育,一系列级联事件就会发生,其会影响病毒的结构和感染的能力,通过将固态和液态的NMR技术、高尖端计算机模拟技术及低温电子显微检查技术进行整合,研究人员深度解析了HIV病毒成熟的最终步骤,在该过程中,非感染性的未成熟病毒粒子会转化成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SP1(spacer peptide 1,间隔肽1)的肽类分子会以一种高度运动性的结构存在,并被病毒的蛋白酶所切割;在研究人员模拟过程中,这种肽类就类似于一种吸附在固定螺旋丝带上的细线,其总会在病毒成熟的最终阶段存在,一旦SP1被切割,HIV就会形成保护性的衣壳,同时具有感染性。那么如何有效阻断该过程呢?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感染SP1肽类分子就能有效抑制HIV保护性衣壳的产生。

    随后研究者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开发潜在的药物来通过感染病毒成熟的过程来有效阻断感染性HIV的产生。研究者Perilla说道,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短暂的分子波动过程、肽类切割机病毒衣壳产生的过程,为了添加一种衣壳抑制剂来阻断HIV的成熟,我们就必须不断研究来探讨到底如何用药才能够有效阻断病毒衣壳的产生,进而抑制感染性HIV的产生。

    后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将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开发新型药物抑制感染性HIV的产生,从而为有效治疗HIV患者提供新型疗法。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76596
相关报告
  • 《PNA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阻断人类拉沙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26
    • 拉沙热(Lassa fever)是一种在西非地区非常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尽管在严重病例中其死亡率为15%,但在孕妇中的死亡率高达90%,而且拉沙热还会导致四分之一患者失聪,目前并没有疫苗或抗病毒药物来帮助预防拉沙热。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Proximity interactome analysis of Lassa polymerase reveals eRF3a/GSPT1 as a druggable target for host-directed antivira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La Jolla免疫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拉沙病毒(Lassa virus)在人类宿主机体中复制的分子机制。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关键的拉沙病毒蛋白(聚合酶)如何通过操控人类宿主机体的细胞蛋白来驱动感染的发生,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靶向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从而治疗拉沙热患者。研究者Jingru Fang说道,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拉沙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这就是为何对于研究人员而言识别出该病毒的潜在可药物作用靶点来抵御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原因了。 拉沙病毒仅能编码四种病毒蛋白,其中名为聚合酶的特殊蛋白能指导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及基因表达过程,从而产生病毒需要扩散到新宿主细胞中所需的材料,如果能找到阻断病毒聚合酶的药物或许就能阻断拉沙病毒的感染。随后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开始搜索能扮演拉沙病毒聚合酶伴侣的宿主细胞蛋白。研究者Fang及其同事对拉沙病毒聚合酶进行了工程化改造来使其携带酶标签,其能利用一种特殊的化学手柄标记到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上,随后研究者将这些携带化学手柄的宿主蛋白“捞”起来,并利用质谱技术识别能与拉沙病毒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这就好像定义了拉沙病毒的聚合酶社交网络,从而就能帮助研究人员寻找其合作伙伴了,研究人员利用活的拉沙病毒进行了功能性的筛查,结果发现,其中一种宿主蛋白对于拉沙病毒的感染非常重要,在42个能与拉沙病毒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中,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一个可药物靶向作用的靶点,即GSPT1,其与拉沙病毒聚合酶存在物理和功能上的关联,其能促进拉沙病毒的感染。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拉沙病毒聚合酶和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分子交联作用,然而,这也是有史以来科学家们第二次将宿主蛋白GSPT1与病毒感染关联起来的研究,此前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埃博拉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的聚合酶能拦截宿主机体的GSPT1蛋白。 如果研究人员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干扰GSPT1和拉沙病毒聚合酶之间的关联,或者如果能简单地移除GSPT1蛋白,那么或许就有望阻断拉沙病毒的感染。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他们关注了一种名为CC-90009的候选药物,其能破坏GSPT1蛋白,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其正在被作为一种癌症疗法进行相关测试。为了观察是否其能重新定向当前的GSPT1抑制剂来抵御拉沙病毒感染,研究人员在高级别实验室中将CC-90009加入到拉沙病毒感染的人类活细胞中,结果发现,CC-90009疗法能明显抑制拉沙病毒的生长且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研究者表示,这种相同的小分子药物作为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疗法或许是可行的,而且CC-90009还能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后期时间点降低病毒的滴度;研究者Fang说道,将这一研究发现转化为治疗干预措施或许仍然需要时间,目前研究人员需要证实CC-90009能抑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拉沙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复制,但至少他们已经有了一个起点了。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近乎蛋白质组学技术来阐明并描述尚未定义的宿主-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组的可行性,这或许就为揭示新的生物学以及寻找新型靶点来开发抵御高致病性RNA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制制剂。 原始出处: Jingru Fang et al, Proximity interactome analysis of Lassa polymerase reveals eRF3a/GSPT1 as a druggable target for host-directed antivira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2). DOI: 10.1073/pnas.2201208119 Jingru Fang et al, Functional interactomes of the Ebola virus polymerase identified by proximity proteomics in the context of viral replication, Cell Reports (2022). DOI: 10.1016/j.celrep.2022.110544
  • 《PLoS ONE:新研究提出HIV-1病毒外壳的新结构,有可能开发出新的HIV治疗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8
    • HIV-1是两种HIV毒株---HIV-1和HIV-2---中传播最广、毒性最强的一种,如果不加以治疗,它会引起HIV感染并最终导致艾滋病(AIDS)。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HIV-1病毒的外壳可能具有与以前认为的不同的形状。这对理解这种病毒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thematical determination of the HIV-1 matrix shell structure and its impact on the biology of HIV-1”。 这项研究表明HIV-1病毒位于一种球形基质外壳(spherical matrix shell)内部。当它感染健康细胞时,它的外壳融合到靶细胞的外面上,然后在它攻击这种细胞的地方将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释放到细胞内部。 论文共同作者Sean Graves说,“我们提出的新型HIV-1病毒结构具有非常奇特的形状,几乎像一朵花的花瓣。对这种基质外壳结构的更好了解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融合和感染过程。”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以前用于描述HIV-1基质外壳结构的模型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并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模型。这些研究人员已将这种新模型在线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学家。尽管现在预测这种模型能否为全球将近3800万人HIV感染者提供新的疗法还为时过早,但他们表示,它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HIV-1病毒的行为。 论文通讯作者、阿尔伯塔大学内分泌学家Marcelo Marcet-Palacios补充道,“我们的贡献是利用数学原理来帮助指导科学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随后就可以开始研究我们是否能够阻断或干扰这种病毒进入机制,比如,通过使用一种药物将这种HIV-1基质外壳结构中的‘花瓣’交联在一起,以阻止HIV-1病毒颗粒裂开进而阻止它的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中。” 论文第一作者Weijie Sun说,“不同学科的合作使得我们有可能提出一种与先前观察到的证据相一致的新模型,并且允许我们能够开发出一种可在线免费访问的计算机程序,这样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学家都可以使用这种计算机程序来重建我们的研究工作并进一步优化这种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