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亚洲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下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2
  • 2月22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顺利下线,这是目前我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也是我国下线的首台13兆瓦风电机组。

    随着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宁宁,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鹏等领导共同启动运行指令,安放在试验平台的风电主机开始徐徐转动,额定功率稳定加载至13兆瓦,标志着东方电气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东方电气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彦军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这里下线,历时不到两年半时间,源于“东方”、成于福建的13兆瓦机组在此再次成功下线,将引领我国海上风电再获新突破、再上新台阶,铸就“大国重器”新的里程碑。东方电气集团将主动融入、服务福建省发展大局,树立央地合作新典范,打造清洁能源应用“示范者”;配强资源,打造海上风电新标杆,争做海上风电行业“领跑者”;发力资源合作新模式,携手成为风电行业“长跑者”,以打造“大国重器”、引领海上风电、服务“双碳”目标为己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而不懈奋斗。

    近年来,东方电气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肩负起实现“双碳”目标的央企使命,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和自主创新的步伐,通过跨代开发在国内率先研制出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了海上风电技术的“弯道超车”,历史性地将中国风电引入“两位数时代”,此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又相继开发出适用于广东、江苏沿海中低风速的7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和此次下线的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了大功率海上风电的技术迭代优化,受到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东方电气7兆瓦及以上等级海上风电机组已投运1.12吉瓦,占国内投运同等级机组的43%,居国内首位。我们已将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建华介绍说。

    据了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围绕“双碳”,基于最终实现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源结构转型和“海上平价”目标,东方电气集团坚持以创新驱动不断加快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国产化的步伐,自主研制的7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一级部件国产化率实现100%,整机国产化率超过96.2%。此次下线的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90%。

    此次下线的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针对福建、广东等I类风区,基于已批量投运、技术成熟的10兆瓦海上直驱平台开发,额定功率提升30%,叶轮直径从185米增大至211米,在10米/秒的平均风速下,可利用小时数超过4100小时。“以一个100万千瓦的项目测算,与10兆瓦机组相比,选用13兆瓦风电机组可减少机位23个,节约工程造价约5亿元,将有效降低度电成本,提高业主投资收益率,有力推动海上风电实现平价上网。”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大周介绍。

    据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赵伟介绍,该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东方电气集团定制化开发抗台风策略,可抵御77米/秒的超强台风,适用于我国98%的海域。与机组配套的叶片,首次采用碳纤拉挤工艺,突破了百米级超长柔性叶片研制的系列难题,单支长度达103米,刷新了我国风电叶片最长纪录;变桨系统采用行业首创的双驱电动变桨系统,具备冗余设计功能,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发电机容量覆盖范围广,风能利用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

    据了解,该13兆瓦风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达130米,风轮扫风面积3.5万平方米,在设计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电22.8度,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5000万度清洁电能,能满足25000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正常用电,可减少燃煤消耗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8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其投入应用,还可带动风电全产业链升级,促进大型国产吊装设备、安装运维等发展,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助推“双碳”宏伟目标实现。

    “从三峡工程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携手打造了一系列国之重器,从长江走向了蓝海,我们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目前已经稳定高效运行19个多月,我们将以13兆瓦机组下线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园区风机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创新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技术,加快推进福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增卷表示。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13兆瓦海上风电电机成功研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3
    • 12月30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13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完成各项测试试验,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认证,标志着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成功研制。 该型号风电电机可配套11.5至13.5兆瓦的海上平台,实现了我国大功率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自主研制能力的再突破,相比上一代10兆瓦机型,发电量可提升40%以上,具有风能利用率高、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年均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5000万度清洁电能,能满足25000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家庭正常用电,可减少燃煤消耗15250吨,二氧化碳排放38018吨。 近年来,东方电机持续探索风电电机尖端技术,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2019年,成功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当时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历史性将中国该机型单机容量引进“两位数时代”。时隔两年,东方电机再一次刷新了由自己创造的亚洲纪录。 2021年,单机容量亚洲最大13兆瓦海上直驱风电电机成功研制;单机容量国内最大6兆瓦陆上风电电机和全球机位海拔最高西藏措美县哲古分散式风电电机先后并网运行。东方电机风电电机先后创造海上最大、陆上最大、海拔最高三项纪录,交出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优异答卷。 创新能源未来,赋能美好生活。东方电机将一如既往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打造更多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不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推动清洁能源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德阳造”亚洲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7
    • 近日,由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风电”)研制的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并投入运行的单机容量亚洲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新纪录,对助推海上重大装备国产化,打造海上风电“大国重器”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该10MW风电机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采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向、变速变桨双驱调节、中压电气系统、外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流的总体方案,针对福建、广东等海域I类风区设计,机组的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风能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具备超强抗台风能力。 机组轮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约115米,近40层居民楼的高度,叶轮直径185米,相当于3台波音747并排的宽度,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7个标准化足球场。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以输送出40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20000个三口之家1年的家庭正常用电,可以减少燃煤消耗13000吨,二氧化碳排放35000吨。 10MW机组的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可大幅降低基础、征海、安装、海缆及后期运维成本,促进海上风电度电成本降低,也有利于减少风电场用海面积,提高海洋利用率,促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该机组在兴化湾二期项目通过试验验证后将进行批量化生产,并逐步在福建百万千瓦级风电场以及国内外更大范围的海上风电场中推广应用,助推国家能源变革,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