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CRISPR操控表观基因组》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20-10-10
  •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基因开启及激活的时间。借助这一新技术研究人员可通过化学操控包装DNA的蛋白,来开启特异的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控制基因活性的基因组片段。

    研究人员说,拥有操控表观基因组的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探究特殊启动子和增强子在细胞命运或遗传病风险中所起的作用,并可能为基因治疗及引导干细胞分化提供一条新途径。

    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助理教授Charles Gersbach说:“除了实际的遗传序列,基因组的一切都与表观基因组联系在一起。在健康和疾病状况下,表观基因组和我们的DNA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决定了细胞的功能。你想想我们有200多种细胞类型,每个细胞类型中的DNA几乎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一点就显而易见了。表观基因组决定了每个细胞激活哪些基因以及基因激活的程度。”

    这样的遗传控制子是由组蛋白和一系列组蛋白或是DNA的化学修饰所构成——帮助决定了基因是否开启或关闭。

    而Gersbach研究小组并没有通过改变基因自身来实现控制。

    Gersbach说:“紧挨着每个基因都有一段称作为启动子的DNA序列,它控制了基因的活性。也有许多称作为增强子的其他基因组片段根本不靠近基因,但它们也同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了基因的活性。”

    在过去的十年里,杜克大学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助理教授Timothy Reddy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绘制整个人类基因组数百万这样的增强子的图谱上。然而一直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来确定每一个增强子的确切功能。一个增强子或许可以影响靠近的某个基因或是整个基因组的几个基因——或是根本不影响任何基因。

    为了激活这些增强子并了解它们的功能,Reddy想或许他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改变增强子处的组蛋白来开启它们。

    Reddy说:“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可以影响整个基因组增强子的药物,但这就像‘焦土’政策。我想开发一些工具能够在特定的位点插入及改变非常特异的表观遗传标记,从而阐明每个增强子的功能。”

    通过与杜克大学基因组和计算机生物学中心的Gersbach合作,Reddy找到了这种特异性。Gersbach专门研究称作为CRISPR的基因靶向系统。最初是作为细菌的一种天然抗病毒系统被发现,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劫持了这一CRISPR系统,现在它被应用来切割和粘贴人类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延伸阅读:清华大学Cell子刊发表CRISPR研究重要成果 )。

    为了实现这一表观基因组编辑应用,Gersbach沉默了CRISPR的DNA切割机制,仅利用它作为靶向系统传送一种乙酰转移酶到特异启动子和增强子处。

    “这就像我们使用CRISPR找到了一处遗传地址,因此我们可以在特异位点改变DNA的包装,”Reddy说。

    Gersbach和Reddy通过靶向少数几个充分研究的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对他们的一些人工表观遗传药物进行了测试。尽管很早以前这些组蛋白修饰就与基因活性联系在一起,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它们是否足以开启基因。虽然过去Gersbach和Reddy曾使用其他的技术激活了基因增强子,但却未能成功激活增强子。

    让二人感到极为惊喜的是,药物不仅激活了一些基因启动子,相比于以往的方法还更好地开启了邻近的基因。同样令人惊讶的是,它也对增强子起作用:通过靶向基因组遥远位点的一些增强子他们可以开启一个基因或甚至是一些基因家族——这是他们从前的基因活化剂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他们的研究结果真正令人兴奋之处在于,获得了一种新能力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数百万的潜在增强子。

    研究的第一作者、Gersbach实验室博士后研究人员Isaac Hilton说:“一些遗传疾病是简单明了的——如果一个特定基因发生突变,那么你就会罹患疾病。但像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有着更为复杂的遗传组成。基因组序列中许多不同的变异可以影响你的疾病风险,并且这样的遗传变异可能发生在Tim发现的这些增强子中,在那里它们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水平。有了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探究它们的确切功能以及它们与疾病或药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Gersbach补充说:“你不仅可以开始解答这些问题,或许还能够将这一技术用于基因治疗来激活通常沉默的基因,或是控制干细胞变为不同细胞类型的途经。这是未来我们将追寻的所有方向。”

相关报告
  • 《Nature | 通过表观基因组编辑在体内进行持久高效的基因沉默》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9
    • 2024年2月28日,意大利IRCCS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Durable and efficient gene silencing in vivo by hit-and-run epigenome editing的研究论文。 改变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望治疗人类疾病。基因组编辑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有人担心破坏DNA引入序列变化可能会导致不需要的变异或意料之外的脱靶活性。表观遗传编辑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它改变修饰DNA的化学组却不改变基因序列,但持续沉默目标基因仍难以实现。该研究显示,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水平下降。研究结果展示了表观遗传沉默治疗疾病的潜力。 PCSK9基因表达的PCSK9蛋白能够与与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使LDL-R降解,从而升高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当其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会在动脉壁上积累,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如果降低PCSK9基因的表达或抑制PCSK9蛋白与LDL-R的结合,就能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描述了一种方法以沉默小鼠Pcsk9基因,他们筛选了能识别目标基因的不同DNA结合平台,发现锌指蛋白效果最好。然后他们使用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表观遗传编系统到小鼠体内,脂质纳米颗粒进而循环到肝脏。一次注射表观遗传编辑器能实现有效、持续沉默小鼠的Pcsk9基因,几乎减半了循环PCSK9蛋白水平长达330天(实验结束时)。进一步改进他们的方法,可降低PCSK9水平达到传统基因编辑的水平(高达75%)。
  • 《Cell综述 |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3
    • 2024年2月29日,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RISPR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的综述论文。在这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研究和治疗方面的现状,强调了限制它们的局限性和近年来开发的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检查和总结了基因编辑在人类健康和治疗方面的当前应用情况。最后概述了未来可能影响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的潜在发展。 基因组编辑,即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精确和有针对性的修改,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进展之一。它具有深远的应用,从揭示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到推动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2023年底首次批准基于CRISPR疗法用于人类疾病治疗,CRISPR基因组编辑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该综述旨在提供CRISPR基因组编辑全景视角,强调其当前状态、潜在的未来发展以及必须克服的障碍,以充分实现其在人类医学中的承诺。 CRISPR-Cas核酸酶的可编程性使其能够产生位点特异性的DNA双链断裂,从而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基因组编辑技术。来自化脓链球菌的典型Cas9蛋白(SpCas9)是第一个被用于基因组编辑的Cas核酸酶,由于其固有的高活性和特异性,目前仍然是最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器。Cas12a是一种起源于V型CRISPR-Cas系统的Cas核酸酶,在Cas9之后几年被发现,同样被用于基因组编辑。与Cas9不同,Cas12a不需要tracerRNA进行激活,这一特点已被用于体内多重编辑。 CRISPR-Cas系统作为简单有效的可编程基因编辑工具的重新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许多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为开发靶向基因治疗和各种生物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然而,高度进化的生物防御系统的功能特征与精确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功能有所不同。因此,第一代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应用潜力受到几个关键因素的限制,主要包括特异性、靶向范围,以及依赖内源性DSB修复机制来实现基因组编辑,此外,CRISPR组分的递送受到递送载体和目标细胞或生物体的特定限制。 自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首次展示以来,该领域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于Cas9和Cas12a核酸酶的第一代DNA双链断裂依赖性基因组编辑器的功能已经通过不断创新得到增强,这些创新不仅增加了这些工具的多功能性,还提高了它们的精度并最小化了非预期编辑后果。然而,对于它们安全性的担忧仍然存在,这既是因为脱靶编辑活性,也由于靶向DNA双链断裂的潜在基因毒性效应。为了减少非预期编辑的发生,已经探索了多种方法来精确地控制CRISPR基因组编辑器。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显著潜力的应用,从基础研究的进步到新治疗方法的开发。首先,CRISPR已经改变了遗传学研究,使科学家能够在各种实验模型中模拟致病突变,创建大规模的全基因组筛查方法,并开发合成基因记录设备来研究正常发育和疾病进展。CRISPR系统还被被用于开发分子诊断,使病毒DNA或RNA的检测变得特异、快速和灵敏。其次,CRISPR技术还被用于建立消除病毒或细菌人类病原体的策略,后者是通过开发工程噬菌体实现的。限制病原体传播的一个具体例子是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其中引入特定的抑制性特征(例如雌性不育),以摧毁携带病原体的昆虫种群(主要是传播疟疾等疾病的蚊子)。最后,过去十年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遗传病的方法,其中一些已经从基于细胞和动物模型的临床前研究进入了人类临床试验。这包括体内和体外治疗纠正策略。体内治疗纠正方法涉及将基因编辑组件输送到人体内部受影响的组织。相比之下,体外方法涉及从患者身上收集细胞,在实验室中编辑它们,然后将编辑后的细胞移植回患者体内。此外,体外CRISPR编辑还使自体和异体基因组修饰的细胞疗法的产生成为可能,主要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随着当前CRISPR技术的局限性在过去十年中变得越来越明显,新的方法和方法学不断发展和优化,以解决这些限制并提高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的效率和多样性。这些新兴的第三代工具和技术,包括最近发现的紧凑型RNA引导核酸酶类,这些核酸酶已被用于基于DNA双链断裂的编辑,并可作为其他基因组编辑器(例如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的RNA引导的DNA结合平台。 在基因组编辑领域,向宿主基因组中插入大片篇的DNA序列,特别是在缺乏同源定向修复(HDR)的非分裂细胞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未满足需求。在这种背景下,CRISPR引导的重组酶和转座子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和潜在强大的途径来填补这一技术缺口。基于逆转录转座子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和编辑RNA转录本的新方法也已经出现。最后,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创建继续与递送方法的发展相伴而行,这对治疗应用构成了重大挑战。 总的来说,这些进步反映了快速发展的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动态,其中每种新方法都提供了互补的优势,以解决基因操作的各种需求和挑战。 此外,对于DNA双链断裂的基因毒性以及同源定向修复(HDR)低效率的担忧进一步推动了“第二代”CRISPR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在不依赖于DNA双链断裂形成和HDR的情况下介导基因组编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BE)和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or,PE)。目前可用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主要包括CRISPR-Cas9、CRISPR-Cas12a、碱基编辑、先导编辑、转录调控、RNA编辑,这为基因组编辑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特定技术特别适合某些类型的编辑或递送模式。但虽然这些基因组编辑工具包的新增内容对解决与规范化CRISPR基因组编辑相关的许多限制做出了显著贡献,但它们在编辑活性、特异性和递送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过去十年,基因组编辑领域从一个新兴的科学追求转变为一种变革性的生物技术力量。第一代CRISPR技术主要基于内源性修复或位点特异性DNA双链断裂(DSB),已被第二代技术,例如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所补充,这些技术可以在不产生DSB的情况下直接靶向DNA修饰,通常被认为更安全,并产生更可预测的编辑结果。新兴第三代CRISPR技术正在开发中,以解决该领域中两个主要未满足的需求:实现大片段DNA序列的精确插入,以及通过表观基因组工程实现在没有任何基因组编辑的情况下进行基因调控。这些和其他技术的持续进步是由两种方法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挖掘宏基因组来发现新的分子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支持的分子工程。 基因组编辑的现状最好地体现在不断扩展的新技术和方法的组合中,这些技术和方法主要基于源自CRISPR-Cas系统的RNA引导分子工具,彻底改变了我们精确和轻松地操纵遗传物质的能力。当前的发展趋势表明,这些技术将继续得到改进,在特异性、效率和传递机制方面逐步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将包括开发更具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递送载体、减少脱靶效应以及增强对编辑结果的控制,从而提高基因组编辑的准确性和精度。展望未来,与纯粹基于蛋白质的技术相比,核酸引导系统可能仍然是基因组编辑的核心,因为它们具有简单的可编程性和适应性。然而,它们的应用模式可能会演变,可能会转向更瞬时性的编辑方法,以最小化意外长期基因变化的风险,或者通过瞬时递送来最小化基因组的破坏和免疫反应。 随着第一代CRISPR技术已经通过体外编辑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镰状细胞病(SCD)和β-地中海贫血等疾病,以及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的出现,限制未来广泛的基因组导向的治疗发展的瓶颈将不再是缺乏安全、高效或精确的基因组编辑器。主要挑战将在于递送方法,特别是对于血液和肝脏以外的器官以及某些体外细胞类型。体内递送方法的进步,例如mRNA疫苗开发中所见,可能会显著促进CRISPR技术的应用。此外,即使是目前可用的CRISPR方法编辑的组织和细胞,也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确定安全的编辑靶点。因此,随着新传递载体的开发以及致病变异及其纠正策略的表征,可以通过CRISPR治疗的疾病范围将不断扩大。预计CRISPR领域外的进展将有助于推动这些技术向新的方向发展,增强其功能。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AI)的兴起将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模拟复杂的基因组编辑场景,预测靶向和非靶向编辑结果,并设计更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器,从而加快实施安全治疗方法的步伐。 伦理和社会影响,特别是涉及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组修改的问题,将继续成为基因组编辑讨论的前沿。随着人类体细胞编辑成为现实,治疗性和非治疗性生殖细胞编辑的前景,以及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可遗传改变的潜力,提出了深刻的伦理问题,全球社会必须加以解决。由于人类胚胎的研究表明,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用于生殖目的的生殖细胞编辑方面不够安全或有效。此外,生殖细胞编辑的治疗效用有限,可能只对少数人有益。然而,对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治理和负责任的管理,国际共识的紧迫性不能被夸大,特别是考虑到其快速发展、不断改进和广泛采用。 总的来说,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挑战,但CRISPR基因编辑的未来是光明的。它不仅有潜力推动研究突破和革命人类医学,还有潜力提高农业生产和应对气候生态挑战,从而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