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与Ennis 孵化中心合作建设湿地以处理污水》

  • 来源专题:水体修复
  • 编译者: 邹丽雪
  • 发布时间:2017-08-23
  • 蒙大拿州立大学研究生Jack Wallis于2017年6月19日在Ennis国家鱼类孵化中心利用水泵将污水抽送至水处理系统以为鱼类开辟了一条通道。蒙大拿州立大学照片由Adrian Sanchez-Gonzalez提供。

    ENNIS-在六月的某天,当大雪徘徊在迈德森山脉顶峰时,Jack Wallis手里拿着的并不是钓鱼竿而是八英尺长的PVC管,并插入一个宽嘴真空吸嘴。

    当健壮的虹鳟鱼游荡在Ennis国家鱼类孵化中心狭长的混凝土池时,Wallis娴熟的利用真空吸尘器将格栅附近的鱼类食物和粪便抽吸上来。

    “当我投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激动,”Wallis说道。在他没有获得蒙大拿州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位时仅仅是个造访蒙大拿阿尔皮斯湖的普通钓鱼者。正是由于这个工程,他能够在完成水处理领域事业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对鱼类的热爱。

    在真空管道中,含有污泥的水通过管道,阀门以及水箱到达系统中的最关键部位:处理污水的湿地。在人工湿地的底部是砂砾,更下一层是排水管以及不透水层,莎草的根以及灯芯草能够赋存微生物并利用淤泥来净化水质。

    “我们正使用与污水厂相同的微生物过程”Wallis说到。“只不过是以湿地的形式代替了原来的机械系统。”

    Wallis是蒙大拿州立大学环境学院与负责运营Ennis孵化中心的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服务中心合作的研究团队中的一员,主要学习湿地的运行,美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很少。

    “这是联邦鱼类孵化中心第一个类似的项目,”负责管理Ennis孵化中心的Connie Keeler-Foster说道,我们很多工程师正密切的关注该项目。如果该项目获得成功,将利用于其他孵化中心。

    该项目的动因来源于几年前,严格的排放标准促使美国野生鱼类与生物管理局考虑为Ennis孵化中心配备新的处理系统,该孵化中心每年生产2千万个红鲟鱼鱼卵。

    同时,蒙大拿土木工程教授otto stein利用处理湿地开展其研究,欧洲普遍利用处理湿地来处理污水。

    “我们正处于处理湿地系统广泛应用的前期,”Stein说道。与其他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处理湿地能够获得同等甚至更好的效果。

    Stein正寻找方法来验证他的假设,他发现处理孵化中心的出水与处理污水相似。在比较众多选择后,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管理处决定与蒙大拿州立大学合作尝试低成本的开发方式。

    “有时候复杂的并不是最好的,”Keeler-Foster说道。“大自然的自我净化已经持续了上百年。”

    2015年夏季,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处设备操作员在Stein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实施了很多建设工程,包括挖掘三英尺深、10英尺宽,100英尺长的沟渠。蒙大拿州立大学团队随后放置了橡皮膜,以防止出水渗透进入土壤,随后放入排水管,厚实的砂砾,以及后续植被的种植。

    在2016年9月,孵化中心开始使用该系统来处理污泥,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管理处员工每周会对鱼池进行清淤。

    湿地工程是Ennis孵化中心入选2016年年度孵化奖的主要原因之一,Keeler-Foster说道。

    作为完成其硕士学位的一部分,Wallis编制了计算机系统以控制阀门以及水泵。他也设计了一个过滤系统,用来去除湿地系统无法大量去除的元素-磷。

    6月,蒙大拿州立大学团队在湿地的10个单元中种植额外的植物,每个单元大约100平方英尺。每个单元能够使研究者能够控制出水流速,监控其对植物生长以及水质的影响。并且能够帮助孵化中心优化系统,提高未来类似湿地建设水平。

    Wallis结束孵化池的清理后,该团队利用大型工业计算机上的触摸屏启动了地下管道。污水随后涌入湿地的植物中。

    “这是一个科技含量较低的解决方案,因为其包含了很多通俗的科技,”Chris Allen说道,他是土木工程系的兼职讲师,在获得蒙大拿大学博士学位的同时帮助Ennis推进项目。

    关于湿地中的植物是如何利用微生物作用并净化污水,Allen表示也并不完全理解其表面发生的反应机制,这是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

    八月,来自世界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将访问Ennis孵化中心,作为第七届国际湿地污染物动力以及控制研讨会的一部分,该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关于湿地处理的知名会议,将于8月21-25日在Big Sky 度假村举办,该次会议在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帮助下于美国第一次举行。

相关报告
  • 《蒙大拿州立大学探索藻类的潜在突破》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3-04
    • 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从藻类生产生物燃料的潜在突破。 由美国能源部300万美元的赠款,托莱多大学的研究团队包括科学家和大学北卡是在早期阶段的一项为期三年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生物燃料过程可能绕过限制,长期以来阻碍了行业,根据罗宾Gerlach,化学和生物工程系教授Asbjornson工程学院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标准。 “这可能会改变藻类生物燃料行业,”该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格拉赫说。 与大豆、骆驼和其他作物一样,藻类含有油性物质,可以提取并提炼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不同于发酵生产的乙醇和其他以酒精为基础的液体燃料。通常,藻类是在大水箱中培养的,在那里注入二氧化碳以刺激微小的光合生物的生长。 人们对藻类生物燃料的兴趣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短缺期间达到顶峰,此后随着油价的上涨而起伏不定。但Gerlach说,从燃煤电厂等来源向藻类提供补充二氧化碳的成本阻碍了商业生产。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最近发现的一种藻类只需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培育出来。 “我们对此非常兴奋,”布伦特佩顿(Brent Peyton)说。Peyton和Gerlach等人一起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海藻生物燃料已经有十多年了。 这种名为SLA-04的藻类是由托莱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华盛顿东部的一个湖泊中发现的,该湖泊中含有大量类似小苏打的碳酸盐矿物质。佩顿说,在湖泊独特的环境中,这些藻类可以非常有效地代谢周围的二氧化碳。 Peyton说:“在过去,我们发现了一些藻类,并尝试用它们来制造生物燃料。”“现在我们正在使用最先进的工具来推进这项技术。这对于藻类生物燃料项目来说是非常先进的。 例如,该团队将对藻类的DNA进行测序,然后使用一种称为代谢映射的过程来识别哪些基因与藻类在各种条件下的生化策略相对应。 “最终,我们希望优化这些生物燃料生产策略,”化学和生物工程教授Ross Carlson说。例如,这些结果可以用来微调添加到培养槽中的碳酸盐矿物的数量。 MSU农业学院和文理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副教授Blake Wiedenheft将利用代谢模型,探索利用名为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提高藻类生产生物燃料所需油脂的能力。 Wiedenheft说:“能成为这样一个有成就的研究团队的一员,我感到很幸运。”他补充说,该项目还可以为藻类生物学提供深入的见解,因为关于水生生物的基因组,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 项目成员马修·菲尔兹(Matthew Fields)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膜工程中心(Center for Biofilm Engineering)主任,也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 他表示:“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方法,我们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挑战,我们有动力为解决方案做出贡献。” MSU的部分资金为130万美元。 ——文章发布于2019年2月19日
  •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4
    • Deliberate contamination or disruption of the nation's food supply represents a distinct vulnerability, one requiring effective, coordinated strategies to guard against and respond to threats or incidents of bioterrorism. Critical capabilities includ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contaminants, accurate and credible risk-communication messaging to the public, and swift implementation of an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Perhaps in no other area is collaboration among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more crucial. CIDRAP's biosecurity effort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NTI, have focused on three key areas: bringing together the many parties involved in farm-to-table food delivery to identify unmet needs and devis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Web-based information; and delivering targeted biosecurity training 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