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披露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内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4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21日披露了俄乌日前就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达成的原则性协议的内容。

    俄罗斯通讯社援引俄气总裁米勒的话报道说,俄气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乌油气)约定将签署俄方通过乌克兰向欧盟供应天然气的5年期协议,其中2020年将供应650亿立方米天然气,2021年至2024年间每年供应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双方约定,俄气将在12月29日前按照斯德哥尔摩仲裁法庭裁定向乌油气支付包括滞纳金在内共29亿美元,之后双方撤销针对对方的所有诉讼,乌方同时放弃查封俄气在乌资产。

    乌克兰是俄罗斯向欧盟出口天然气最重要的过境国,俄乌两国天然气过境协议即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两国之前在欧盟斡旋下进行了多轮谈判,均未取得进展。12月1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在柏林就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达成原则性协议。

相关报告
  • 《中俄能源合作再进一步,签署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06
    •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再进一步。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等。 此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公司)签署的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继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供气后,双方在管道天然气贸易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2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企业签署的《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保障。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之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2014年5月,中石油集团和俄气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合同约定总供气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为30年。中俄东线的气源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维克金、恰扬金等气田,经由俄境内“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河市中俄边境,末站位于上海市,途经9个省份,首期按每年50亿立方米供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供气量。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输气量逐年增长。 新签署的协议意味着俄气向中石油的年供气量将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业内预计,天然气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这令中国成为全球各大天然气供应商最为重视的市场。 俄气公司2月4日公告披露,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两国签署的第二份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经由“远东管道”输气。该线路达产后,俄气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加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届时对华供气总量将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 俄气同时表示,已于2022年1月完成Soyuz Vostok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Soyuz Vostok管道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在蒙古国境内的延长线,该项目计划过境蒙古国向中国输气,若最终成行,俄气每年将向中国再增加50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供应。 环球时报1月下旬援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分析称,彼时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以下几个:一是被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管道,即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管道。二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天然气来源地为萨哈林。三是中俄西线管道,从俄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这条管道双方2006年之后进行过长期谈判,但至今没有开始建设。俄后来在西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四是“东线增供”,即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这个不属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 2月4日,中石油集团还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中石油表示,截至2022年1月,中石油累计自俄罗斯进口管道原油超过3亿吨,天然气超过150亿方。上述合作文件的签署,将进一步夯实中国东北和西北能源通道,为深化中俄油气领域长期合作筑牢根基。 俄石油公司称,当天与中石油签署了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原油的协议,为期10年。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工厂将对原油进行加工,以满足国家对石油产品的需求。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除了油气贸易外,中俄企业近年来还在北极地区亚马尔、北极LNG 2两大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展开合作。 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中俄核电大项目合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21年5月,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正式开工。这四台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 《俄乌达成管输过境新协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2-30
    •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一项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过境协议之后,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在欧盟进口天然气领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的 12 月 17 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关于 2020 财年国防预算的法案。法案要求政府对俄罗斯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和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12 月 11 日,众议院投票通过了这一法案。美国总统特朗普 20 日签署该法案,法案已经生效。俄罗斯、德国等利益相关方先后表态反对此法案并将继续铺设管道。同时,来自道琼斯 12 月 22 日消息透露,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了紧急谈判并达成一项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过境协议。新合同将于 2020 年 1 月 1 日生效,取代一项为期 10 年、将于 12 月 31 日到期的合约。俄罗斯通讯社援引俄气总裁米勒的话报道说,俄气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 ( 乌油气 ) 约定将签署俄方通过乌克兰向欧盟供应天然气的 5 年期协议,其中 2020 年将供应 650 亿立方米天然气,2021 年至 2024 年间每年供应 4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双方约定,俄气将在 12 月 29 日前按照斯德哥尔摩仲裁法庭裁定向乌油气支付包括滞纳金在内共 29 亿美元,之后双方撤销针对对方的所有诉讼,乌方同时放弃查封俄气在乌资产。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今年欧盟整体进口液化天然气量呈现上升趋势。第二季度,欧盟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同比增长了 102% 。从第二季度开始,卡塔尔向欧盟输出液化天然气所占份额约为 30% ,俄罗斯为 19% ,尼日利亚达到了 14% ,美国降至 12% 。第三季度,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的 15% ,仅次于卡塔尔的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