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工厂已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成本降40%》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07
  •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上海浦东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看到,这里生产的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后底板总成系统,已经成功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实现快速铸型。

    据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结构与热管理系统经理崔海伦介绍,在特斯拉Model Y一体压铸的后底板车型上,原本散件被安装集成为一个零件,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相比传统方式,车身系统节省重量超10%。另外,成本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得益于优化的结构设计以及材料回收利用成果,车的后底板总成系统采用一体压铸方式后,成本降低了40%。

    据悉,特斯拉的一体压铸车身技术(gigacasting)有了突破性进展,可以改变现有电动汽车生产模式,帮助马斯克实现生产成本减半的目标。

    特斯拉研发了具有6000-9000吨夹紧压力的巨型压力机,一体压铸Model Y车型的前部和后部车架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知情人士认为本次一体压铸车身技术的突破,可以将传统汽车生产的大约400个零件,几乎所有复杂的电动汽车底部压铸成一个整体,构建出特斯拉新的技术护城河。

    报道称特斯拉在部署这项一体压铸车身技术之后,研发新车的时间可以缩短到18-24个月,而目前汽车厂商开发新车通常需要3-4年时间。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27098.shtml
相关报告
  • 《特斯拉启动史上最大单体铸造机,Model Y将一体成型不怕撞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8
    • 近日,有用户在拼多多拼到了特斯拉,官方却说不能卖,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特斯拉定位高端一直是拒绝‘拼’车的,马斯克表示,Model Y将不再采用Model 3的‘拼’车方式,要启动一个巨型铸造机一体成型! 你一般在拼多多上拼什么?吹风机,平底锅,有想过拼特斯拉吗? 拼多多上的一个团购特斯拉活动引发了车圈最大的瓜! 最近爆出消息,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Model3,消费者25万团购特斯拉的梦碎了一地。车子是好车子,但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拒绝交付的原因是拼多多上的商家自掏腰包把特斯拉model3的车价压到了251800元,特斯拉的交付专员声称这一活动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 特斯拉官方合同细则中明确写道,Tesla直接面向最终客户销售汽车。 拼多多就此事做出回应,‘不存在订单转卖,对此表示遗憾,会支持消费者维权’。 拼多多和特斯拉之所以产生这个纷争,主要是因为拼多多的行为打乱了特斯拉的定价体系,影响了特斯拉的直销策略。 对于特斯拉,它的定位在于高端产品,价格被拉的这么低,实在没面子。 其实,特斯拉一直讨厌‘拼’车。 特斯拉:我不拼我不拼,我要一体成型 8月5日,特斯拉的巨型 Model Y 铸造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工厂首次现身。 图片来源:TESMANIAN 据特斯拉8月13日的消息,弗里蒙特工厂马上就会启动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式铸造机,这个monster可以大幅度简化Model Y的制造过程,让大规模量产的特斯拉成本再度降低,‘价格屠夫’特斯拉诚如其名。 传统的汽车厂商建造四大车间--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通常要花费数年时间,而马斯克在遇到产能瓶颈时,直接搭了个棚子就开搞了。 这顶临时‘帐篷’,就是特斯拉的生产线。马斯克亲自驻守特斯拉弗莱蒙特工厂,24小时督战,喝拉撒都在里面,让特斯拉的周产能快速飙升至5000辆。 特斯拉‘魔鬼般’的生产速度,有目共睹。 单靠搭帐篷亲自督战,只能解燃眉之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马斯克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天天打地铺上,而是不断提升其制造工艺。 这不,特斯拉又推出了一款铸造‘神兽’,这次马斯克把焦点集中在了车身上。而Model Y将是被它‘压榨’的首款车型。 特斯拉这款‘神兽’使用了最新的铝铸工艺,它会将特斯拉Model Y的铸造零件从70个降为4个,然后再降到1个。 马斯克说:‘我们将采用铝铸件,而不是一系列冲压件。我们将从70个零件变成4个,然后是1个,减少重量,改进 MBH,降低成本,用于组装70个零件的机器人(15.450, 0.00, 0.00%)的资本支出将大幅下降’。 Model 3(上图)车身有70个组件,Model Y(下图)只有2个 特斯拉为Model Y 的生产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其中就包括这个巨大的新型铸造神器,可以一次性压铸大部分的 Model Y 车架。 Model Y拒绝折纸车身,不怕撞脸更不怕撞车 2019年夏天,特斯拉公司发布了‘汽车车架多向单体铸造机’专利,该专利公布了特斯拉用于 Y 型车的一种新型铸造机。 该铸造机的设计目的是‘减少建造时间、运营成本、制造成本、工厂运营成本、模具成本和/或设备数量’,对,你没看错,降低所有环节的成本! 特斯拉指出,这个铸造机可以减少铸造车架所需的铸造机数量,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完整或基本完成’的车架。 普通的一体式车架由几十个小的部件组成,它们在冲压机中被巨型模具折叠切割而成,然后由人或机器人用胶水或焊接的方式粘在一起,就好比一个巨大的折纸,如果遇到剧烈撞击,各部分散架的概率很高。 而特斯拉的多向单体铸造机结束了‘折叠’和‘粘合’的大部分工作。 这种压铸机可减少铸造完整或基本完整的车架所需的铸造机或实际铸件的数量,虽然主要想让它一体铸造Model Y的车架,但是想铸造其中的80%,60%也是可以的。 多向单体铸造机的部分剖视图 铸造时,首先使第一顶出模具部分沿第一方向第一轴线朝向盖模部分一侧平移,接着平移第二顶出模具,盖模部分固定地定位在中心毂上。 马斯克表示,这种一体成型的方法优点颇多,从节省生产资源到改善车辆性能,这种一体化设计将显著减轻车身的重量,从而提高电池的经济性、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ーー以及安全性,因为一体化车身可以在事故中更好地吸收撞击能量。 铸造神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特斯拉的智造革命早已开始 除了这款巨大的单体铸造机,特斯拉在去年就提出了配套的布线解决方案。 传统的汽车布线是非常繁杂的。不同的线束将每个不同的电子元件连接到一个中央电源,多个线束之间也要进行通信。在传统车内,线束的总长度可以达到数公里。即使是特斯拉的高端车型Model S,线束总长也达到了3公里。 这些线束通常由多个柔性的导线组成,这些线束缺乏刚性,需要用人手将其组装到车上,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需要照明、空气调节、电动车窗等等,设备越多,需要布的线就越多,慢慢地,整车的电子线束变的臃肿不堪。 所以特斯拉提出了一种新的布线方案。 在这种新的布线结构中,子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被包装并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门组件可能包含一个控制器(或集线器) ,控制多个设备,如锁定组件、照明组件、音频组件等。 除了减少所需的配线数量和长度,创建这些组件并将其连接到主架构的设计,将减少总装的时间,对于提高车辆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是非常理想的。 一体铸造及一体布线等方案的启动,将显著提高 Model Y 的质量以及生产速度,同时降低成本。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特斯拉Model 3已经登顶国内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销量榜首,这款铸造神器一旦发动,特斯拉和国内汽车厂商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会颤抖吗?
  • 《制氢加氢一体化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近日,上海市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记者了解到,制氢加氢一体化被视为推动氢气利用降本、解决部分地区用氢荒问题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我国在制氢加氢一体化的标准制定和实际落地方面均有突破。 “目前,加氢站所用氢源一般都是采用长管拖车运输。由于氢气密度小,导致其运输成本高,引发其终端售价高,这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瓶颈之一。以氢气售价40元/千克为例,其中制氢成本约为20元/千克,运输成本约为10元/千克,加氢站约为10元/千克。如果将制氢加氢结合起来,将减少约10元/千克的运输成本,制氢成本也将减少约5元/千克,极大地解决了氢气储运带来的成本偏高的问题。”四川博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雪峰表示,建设车用制氢加氢一体站,可以实现氢气自给自足,有效降低车用加氢站氢源成本,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价格。 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应用领域大规模增长,大幅推动了用氢需求,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迎来更多机遇。彭雪峰表示,以四川省为例,根据该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将达6000辆,建成多种类型加氢站60座,按此规模氢气需求将达到6万千克/天,目前全省能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的产能为5000千克/天。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制氢加氢一体化列为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全国多省区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 记者了解到,2021年,广东省共有两座制氢加氢一体站投入运行,分别为佛山市南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和韶关制氢加氢一体站,深圳也开始在妈湾电厂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 在标准方面,2020年9月,四川省经信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探索加氢站商业模式示范工程,开展制氢加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设。2月28日,广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征求《制氢加氢一体站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作为全国首份关于制氢加氢一体站安全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或将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广东省在制氢加氢站建设上走了一条‘先行先试’的道路,在政策审批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彭雪峰介绍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正在建设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站,也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模式进行审批。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车用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属于“资源类和为其他行业配套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不受“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以便制氢加氢一体化更快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