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2-12
  • 黄勋, 冯录召, 杜小幸, 韩克军, 李家斌, 卢洪洲, 卢金星, 马小军, 彭质斌, 王大燕, 王一民, 肖永红, 徐金富, 曾玫, 张阳, 赵赛, 宗志勇, 吴安华, 李六亿, 刘运喜. 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3, 22(8): 871-885. HUANG Xun, FENG Lu-zhao, DU Xiao-xing, HAN Ke-jun, LI Jia-bin, LU Hong-zhou, LU Jin-xing, MA Xiao-jun, PENG Zhi-bin, WANG Da-yan, WANG Yi-min, XIAO Yong-hong, XU Jin-fu, ZENG Mei, ZHANG Yang, ZHAO Sai, ZONG Zhi-yong, WU An-hua, LI Liu-yi, LIU Yun-xi. Guideline on influenza vaccination for staff in Chinese medical institu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23, 22(8): 871-885.


    为了加强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意见,主要关注了7个临床相关问题,并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证据质量评估表对研究进行证据评级,最终形成推荐意见。指南强调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降低自身流感患病率可有效减少医院传播风险。本指南建议:如无禁忌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均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对感染传播风险极高的工作人员、高危人群和孕妇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另外,指南还提供了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及接种频次的建议。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且地区差异明显,本指南建议进一步加强关于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根据各个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多元化"方法,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接种活动。


  • 原文来源:http://www.zggrkz.com/CN/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4
相关报告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 来源专题:国家病毒资源库信息情报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2-11-04
    •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为尽可能降低流感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干扰,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8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22-2023年度接种建议。   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结合WHO立场文件及其关于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同时接种的建议,以及目前国际上发表的和我国已开展的有限的关于同时接种研究的初步结果,经审慎考虑,认为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   关于接种剂次,对于灭活流感疫苗,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减毒活流感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本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简称“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组 供稿   附件-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l.pdf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9-11-29
    •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19-2020年度接种建议。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本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简称“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接种疫苗可避免的疾病负担、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增加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19-2020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本指南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chinacdc.cn/jkzt/crb/bl/lxxgm/jszl_2251/201910/t20191016_20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