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量子+5G”配网服务平台助力可靠供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2
  • 渝北区10KV光竹线智能馈线终端上的‘量子+5G’通信终端装置已完成检修,工作运行正常。”近日,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展了“量子+5G”配网服务平台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应用检修。该条线路自2022年量子化改造上线以来已累计完成上万次量子密钥的分发。


    重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长距离的配电线路使得故障排查的难度显著提升。以往需要通过人工花费数小时进行现场线路故障排查、开关控制操作等。应用“量子+5G”配网服务平台后,通过量子密钥分发,通信双方能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安全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消息,进而实现高安全性的保密通信,同时结合5G的快速传输,操作人员可在后台实现秒级控制操作。


    “量子+5G”配网服务平台由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在配电网主控系统和控制终端之间构建了极低通信延时的电力5G虚拟专网,并在控制终端上用量子密钥为业务数据提供安全防护,有效保障配电网操作的安全可靠,提升了配电网架空线路运行的资源调配、故障感知和故障处理能力。


    据介绍,“量子+5G”配网服务平台可面向电力行业企业提供高安全水平的业务加密、数据通信服务。在居民配电网中,应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操作指令在4G或5G公网中安全传输,相比光纤的通信方式,可在通信建设环节减少各类投资70%。


    近年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加快推进电力量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光纤通信、量子卫星、无线通信等不同方式下的电力量子应用体系,并深化到电力信息灾备、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音视频通信等10余项业务场景中。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6216.html
相关报告
  • 《国网湖北电力与中国电信成功搭建全国首张5G电力专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9
    • 10月23日,武汉汉口江滩风和日丽,一架白色的无人机在高空来回穿梭,对滨江配电示范区内的国家电网线路设施进行立体精准拍摄。另一边,无人机巡检现场画面正实时投射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大屏上,“大到各类金具、绝缘子等关键部位的疑似缺陷,小到电线杆上的螺丝松动脱落、锈蚀和温度异常等安全隐患,巡检视频都通过中国电信5G电力专网实时回传给后台进行AI识别”。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刘刚介绍:“中国电信5G电力专网的使用,让无人机巡检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与以往相比,检测的速度提高了两倍以上。此外,通过5G数据专网的短切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窃取数据。” 在武汉滨江配电示范区内,中国电信目前已搭建无人机巡检、智能安全帽、变电轨道机器人、差动保护、光伏发电、智慧营业厅、北斗杆塔监测等多个应用场景,涵盖输电、变电、配电、营销、后勤等专业。通过5G专网为各应用提供安全、稳定、可靠、实时的数据传输,大大提升了电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现阶段,电力智慧营销、无人机和机器人巡检、智能安全帽、人员轨迹、作业管控、移动办公等业务呈井喷式增长,但由于缺乏电力无线专网通信覆盖的支撑,数据流转环节多、时延长,直接影响系统功能、数据和网络安全。同时,随着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高耗能负荷等业务大量增长,分布式光伏调控、精准负荷控制、新型配网保护等各类控制类业务的通信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迫切需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实时、稳定、可靠、高效、分散分布、海量接入等特点的新型通信系统支撑。为此,中国电信与国网湖北电力共同搭建的融合电力5G短切片专网应运而生。 作为全国首张省域电力独立5G核心骨干网,该融合电力专网采用短切片模式,兼顾了电网数据安全、电网智能、电信企业专享频率、电网企业和电信企业共同的经济效能效益。 据介绍,配套安装的电力5G专用物联网卡通过“5G短切片”无线专网,实现业务控制信号和数据流的传输,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具有实时、稳定、可靠、高效、分散分布、海量接入等特点的新型通信系统支撑。以营配专业“5G﹢4G”台区通信﹢精准负控场景应用为例,该场景依托“5G短切片﹢4G短复用”的电力无线专网,分别通过5G、4G电力物联网卡,将台区配电智能融合终端以及全省32.6万台集中器、18.8万台负控终端数据传输至物联平台,解析并接入相应的主站系统,实现台区负荷精准控制、低压数据的统一采集和共享融合,为台区通信探索出高效、快捷、安全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构建融合电力5G短切片专网,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湖北电力搭建的融合电力5G短切片专网实现了对用户侧负荷毫秒级精准控制,极大地提高了需求侧响应能力;以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极大地增强了清洁能源消纳能力;通过源、网、荷、储的全环节监管,极大地提升了电网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随着5G﹢电力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5G专网的智能电网将涵盖电力发、输、变、配、用、综合各个环节,给电网业务带来全方位升级,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未来,基于5G专网的智能电网将充分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大功率电动智能机器等各种新型电器进入家庭、商业建筑、工厂和园区,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市场化的能源供应服务提供连接的桥梁。这不仅能够大幅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管理效率,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扩展电网应用场景,降本增效,助力电网公司向数字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为用户、社会提供更好的数字化电力综合服务。
  • 《LTE与5G助力超互联物联网发展》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rk
    • 发布时间:2017-01-19
    • 作为业内贸易组织和美洲5G与LTE的发声者,5G美洲今日发布LTE与5G技术助力物联网发展报告。该报告旨在研究3GPP全球标准机构所规定的关键无线技术,为物联网(IoT)创建强有力的生态系统,与LTE共建起潜力无限的全球移动宽带市场。 物理世界的各种物体正以史无前例的方式与人们、其他物体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为了描述其未来发展前景,人们创造了物联网(或者万联网)这个词汇。被LTE和未来的5G技术解决的物联网案例均有以下特征:大规模或者是极个别。当然,也有很多非极端的案例,其中许多都已经运行在当今的2G、3G和4G移动无线连接网络上了。 5G美洲主席Chris Pearson表示:“行业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了,全球各地都已经开始了发展的步伐,包括互联网的持续爆炸式增长、对移动设备的大量利用以及迸发出的无数创新提议。我们对物联网的设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即任何受益于互联网的行业都会开始转型,物联网首当其冲。这种转型属于自然发展规律。” 该报告详解了3GPP的一些发展成果,包括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和窄带物联网(NB-IoT),这些技术都将为广泛的物联网案例提供绝佳平台。利用3GPP规定的LTE增强型技术,例如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窄带物联网(NB-IoT)和动力管理机制,可以利用已经成型的全球生态系统和LTE规模经济。由于GSM是被最多部署的蜂窝技术,而世界范围内大部分机对机通信(M2M)移动互联都使用的是2G M2M,因此报告还强调了3GPP针对GSM网络的物联网创新,即增强覆盖GSM物联网(EC-GSM-IoT)。 物联网的主要目标,即降低设备复杂性和成本、扩展覆盖范围以支持室内和远程应用、实现灵活性部署、增加容量、延长电池寿命等,将通过蜂窝连接实现。未来物联网的关键发展方向包括: 安全。与现有LTE网络类似,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和窄带物联网(NB-IoT)支持最先进的3GPP安全性,同时具有认证,信令保护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可扩展性。蜂窝网络可用于处理大量移动宽带流量,而来自大多数物联网应用的流量将相对较小并且容易被吸收。运营商能够从启动阶段为物联网应用提供连接,并在总体拥有成本(TCO)较低、额外投资有限时实现业务增长。在许可频谱中的操作还提供可预测和受控的干扰,使得使用频谱来支持大量设备的操作卓有成效。 多样性。蜂窝连接提供了多样性,可在单一网络中满足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蜂窝网络可以解决大规模到极个别物联网案例中的一切需求。 连接要求。为了满足新兴大规模物联网段的新连接要求,3GPP在网络侧和设备侧采取了渐进的步骤。在3GPP第13版本中解决的关键改进领域是:设备成本、电池寿命、覆盖和对大量IoT连接的支持。 许可频谱。在许可频谱中的操作还提供可预测和受控的干扰,能够有效地使用频谱来支持大量设备。 成熟生态系统。蜂窝移动行业代表着一个庞大而成熟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芯片组、设备和网络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应用提供商和许多其他公司以及3GPP标准化论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广泛的行业支持。 本文中还特别做出了比较研究,针对两种未授权的物联网技术与3GPP指定的用于GSM与LTE物联网的技术,此外还探讨了5G未来的路径。 爱立信无线接入网络业务开发副总裁兼白皮书联合负责人Andreea Timberlake向我们透露出了工作组的结论:“3GPP无线技术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该优势将继续提高LTE基础设施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大规模物联网市场,5G加入物联网市场将指日可待。 在第14、15及其后版本中,3GPP标准旨在解决所有业务瓶颈,实现5G和大规模IoT市场的愿景,数十亿设备和传感器遍布市场,现实世界将由这些数字设备所代表。而这一切都是以低成本的设备、足够长的电池寿命、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和创新型业务应用程序所驱动的。5G承诺,具体物联网的应用是有可能的,只要实时控制和自动化各种领域的动态过程,如车对车(V2V),车对基础设施(V2I),高速运动和过程控制。启用所需性能的关键在于低于毫秒的网络延迟和超高的可靠性。两者都是3GPP在定义5G、NR新型无线接口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而5G网络架构就旨在满足这两种物联网场景。 5G美洲通信部主管Vicki Livingston补充说:“总之,3GPP标准旨在将创新引入现有的4G网络,并将其纳入5G的初始过程,以便在短期内将更多的物联网服务推向市场,而不需要先大规模开展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