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COVID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比流感更致命》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6-27
  • 两项新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比流感更致命,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2022-23年秋冬两季因奥密克戎住院的美国退伍军人的死亡率比住院的流感患者高61%,另一项研究显示,与2021-22年流感季节因奥密克戎住院的以色列成年人相比,以色列成年人在30天内死亡的可能性低55%。
    在昨天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封研究信函中,退伍军人事务部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的调查人员研究了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因新冠肺炎入院的8996名退伍军人和因流感入院的2403名退伍军人的死亡率。患者平均年龄73岁。
    在8996名新冠肺炎患者中,538名(5.98%)在30天内死亡,相比之下,2403名流感患者中有76名(3.16%)死亡。新冠肺炎和流感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5.97%和3.75%,超额死亡率为2.23%。与流感住院治疗相比,新冠肺炎入院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有关(风险比[HR],1.61)。
    死亡风险随着新冠肺炎接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未接种和已接种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P=.009;未接种和加强免疫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P<.001)。
    作者指出,在研究期间,美国因新冠肺炎住院的人数是流感的两到三倍。“然而,自疫情初期以来,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死亡率差异似乎有所下降;2020年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死亡率为17%至21%,而本研究为6%;而2020年因流感住院的死亡率为3.8%,而本研究为3.7%。”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死亡风险也随之下降。
    研究人员说,住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变异的进化,接种疫苗和以前感染的免疫水平提高,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好的临床护理。
    他们写道:“与接种疫苗或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人死亡风险增加更大--这一发现突显了接种疫苗在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方面的重要性。”
    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率为26%,而流感死亡率为9%。
    在一项将于4月15日至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大会上公布的观察性研究中,以色列贝里尼森医院拉宾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比较了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因流感而住院的167名新冠肺炎患者和221名流感患者的结果。作者指出,那个流感季节比正常情况下要温和。
    新冠肺炎和流感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71岁和65岁。新冠肺炎患者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几率更高,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需要更多帮助,而流感患者更有可能患有哮喘。
    新冠肺炎患者比流感患者更需要补充氧气、有创机械通气和血管增压剂来提高血压。多因素分析显示,流感患者的30天死亡率为9%,而新冠肺炎患者为26%,相对差异为55%(HR,0.45)。
    作者写道:“与原始毒株相比,奥密克戎被认为是一种毒性较低的变种,病死率较低,即使住院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死亡率仍高于季节性流感患者。”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潜在的共病、病毒的致病性、群体免疫和宿主对感染的反应的不同。
相关报告
  • 《研究表明梳理基因可以保护蜜蜂免受致命螨的侵害》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Guelph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显示,蜜蜂体内的一种梳理基因可能是保护蜜蜂免受致命的蜂蜜蟹螨伤害的关键。环境科学学院(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恩勒斯特·古茨曼(Ernesto Guzman)教授带领来自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科学家进行了此项研究。 蜂蜜蟹螨常依附于蜜蜂的身体并以饮食蜜蜂的血为生。受感染的蜜蜂的寿命只有正常蜜蜂的一半,它们通常会死于失血过多或螨传播的致命病毒。古斯曼教授说:“大约85%的蜜蜂群都存在螨虫,所以几乎不可能将它们根除。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维持低水平的螨虫数量。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方法就是培育对螨虫有抵抗力的蜜蜂,而抵抗力的机制之一就是蜜蜂的梳理行为。” 螨虫身形扁平,藏匿在蜜蜂腹部的区块间,蜜蜂很难能触碰到它们。为了清除螨虫,蜜蜂需要用2、3条腿大力抓挠,同时长时间晃动身体。虽然所有的蜜蜂都有梳理基因,但只有当梳理基因呈现高显性表达时,蜜蜂才会激烈地挠抓身体,才会去除身体上的蜂蜜蟹螨,对他们产生抵抗力。那些基因呈低显性表达的蜜蜂,有些不会抓挠,有些一开始会轻轻地抓,然后就放弃了。 为了将基因与蜜蜂的螨虫抗性联系起来,古茨曼研究团队必须证明激烈的抓挠行为会使一些蜜蜂更具有抗螨效力。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古茨曼发现,具有抗螨性的俄罗斯蜜蜂的梳理行为比不具有抗性的安大略蜜蜂激烈得多。古茨曼说:“俄罗斯蜜蜂是第一批接触蜂蜜蟹螨的蜜蜂,并且产生了抗螨性。但是我们想确定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抗性。”为了确定激烈的梳理行为是否与遗传学有关,研究人员在引入蜂蜜蟹螨后比较了蜜蜂的核糖核酸(RNA)。研究发现具有激烈梳理行为的蜜蜂显示出了高显性轴突蛋白1基因,并已知该基因与重复运动有关。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行为遗传学(Behavior Genetics)》杂志上。 古斯曼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研究重点是确定高显性轴突蛋白1基因的表达水平是否可以遗传。如果能证实这种基因具有可遗传性,便可进一步筛选基因表达强的工蜂用于育种。 (编译 梁晓贺)
  • 《土壤中的秘密——新的研究表明,土壤细菌“鸡尾酒”可以保护水稻植株免受致命袭击》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11-24
    • 最近,英国研究小组首次证实,土壤有益微生物集合体可以用于受感染的植物,增强其自然防御力,对抗植株受到的多种威胁,包括东南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水和土壤中有毒砷浓度的增加以及稻瘟病真菌病。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该研究提供了把多种微生物放在一起共同保护植物压力的“生物口袋”的新证据。该研究一个天然的、非化学的方法来保护超过世界人口一半依赖食物来源的作物。 特拉华大学团队确定了当植物受到攻击时的2种水稻救援细菌。这两种微生物本身就居住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根际。荧光假单胞菌EA105可以触发一个系统范围内的防御稻瘟病菌,这一病菌破坏的大米每年可供养约6000万人。EA105抑制真菌攻击机制的形成,附着胞像攻城槌一样,对植物叶施加压力,直到它被刺穿。第二个微生物EA106,像铁板或盾牌一样,当砷出现时,开始在水稻植株的根部积累,有效阻断毒物吸收。 在实验室的水培水稻种植研究中,特拉华大学团队用砷处理植物,然后再用EA105和EA106进行处理。七天后,他们让同一种植物感染了稻瘟病菌。按这一思路,他们研究了砷、有益细菌和真菌病被纳入时的整体遗传反应。产生的数据清楚地表明,“微生物鸡尾酒”可以加强植物防御砷和水稻稻瘟病菌。稻瘟菌耐受砷的能力是一个直接进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真菌越来越具有抗砷的能力。有益微生物如EA105和EA106怎样才能保护水稻?研究人员认为种子处理或微生物包衣是制定经济、有效的产品时最实用的路线。 现在的植物正经受气候变化驱动下的多重胁迫。研究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人员继续探寻这些“微生物”提高植物健康的途径。下一代可持续农业的真正机会将是这些植物的“益生菌”,利用土壤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保护主要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