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动保护长江生态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9-28
  •  本报武汉9月21日电 (记者程远州)记者从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湖北已初步建立总投资过万亿元项目库,并将实施九大治本工程,以期在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文化创新高地和绿色发展增长极。

      据介绍,湖北出台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初步建立了总投资1.14万亿元的项目库。湖北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融资融智合作,共同编制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目前,长江经济带国家储备林、污水处理厂等首批32个项目已获得1208亿元融资支持。

      据介绍,今年8月,《湖北省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方案》出台,明确实施森林、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园区改造,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水质提升等九大治本工程,力争在3到5年内显著改善长江湖北段生态环境。

      湖北还将长江生态保护工作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扎实推动长江大保护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环保专项督察、专项整治之下,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关闭取缔长江、汉江沿线的571个非法码头和1189家“十小”企业;拆除围栏围网网箱112.8万亩,取缔27.4万亩投肥养殖和4.35万亩珍珠养殖,关停搬迁养殖场3723个。

      严管污染的同时,湖北积极探索构建生态保护共治格局,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全省5公里以上4230条河流和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755个湖泊,实现河湖长全覆盖,落实河湖长12008人。湖北还建立了长江沿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定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重化工园区,不再审批新建重污染项目。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2日 13 版)(责编:胡挹工、吴晓琴).

相关报告
  • 《 湖北九大行动保护长江生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9-25
    • 2017-09-22 17:11:53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刘宝红 责编:陈晨   人民日报讯:记者从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湖北已初步建立总投资过万亿元项目库,并将实施九大治本工程,以期在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文化创新高地和绿色发展增长极。   据介绍,湖北出台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初步建立了总投资1.14万亿元的项目库。湖北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融资融智合作,共同编制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目前,长江经济带国家储备林、污水处理厂等首批32个项目已获得1208亿元融资支持。   据介绍,今年8月,《湖北省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方案》出台,明确实施森林、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和产业园区改造,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水质提升等九大治本工程,力争在3到5年内显著改善长江湖北段生态环境。   湖北还将长江生态保护工作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扎实推动长江大保护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环保专项督察、专项整治之下,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关闭取缔长江、汉江沿线的571个非法码头和1189家“十小”企业;拆除围栏围网网箱112.8万亩,取缔27.4万亩投肥养殖和4.35万亩珍珠养殖,关停搬迁养殖场3723个。   严管污染的同时,湖北积极探索构建生态保护共治格局,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全省5公里以上4230条河流和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755个湖泊,实现河湖长全覆盖,落实河湖长12008人。湖北还建立了长江沿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定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重化工园区,不再审批新建重污染项目。(记者 程远州)
  • 《宜昌以空前力度保护长江生态引来江豚群回归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4-13
    • 三峡晚报讯 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 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发展 开门红,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今年在全省部署实施“投资建设早春行、用工保障早春行、金融对接早春行、服务保障早春行和汇报衔接早春行”这五大行动。三峡晚报今起开设“五大早春行”专栏,充分展现宜昌新气象新作为。 4月3日上午,在至喜长江大桥下江段,一头江豚跃出水面。 湖北日报记者刘曙松摄 (记者李仁玺)4月3日上午,在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下的江段,数头江豚在江中嬉戏,它们时而跃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时而甩尾潜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摄影师拍下的生动照片在第一时间刷爆朋友圈。这也是宜昌以最大力度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最新例证。 3月29日,在长江中华鲟保护区核心区胭脂坝沙洲上,点军区艾家镇政府和区城管局等开展联合行动,对12个长期搭建的钢架及木质棚屋进行了集中拆除,目前沙洲上的养牛户已搬离完毕。从去年以来,拥有36.9公里长江岸线的点军,大力实施长江生态修复,先后关停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500余家,依法取缔11家砂石码头和1家浮船码头,启动长江岸坡点军段综合整治项目,打造长达21.5公里的长江岸线“绿丝带”。 为保护长江生态,宜昌痛下决心,用三年时间将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全部拆除,目前多个“关转搬”企业正在加速推进。在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宜昌田田化工厂区,专业拆除施工队正在对总估值近2亿元的300多套生产装置进行拆除作业,预计在4月底全部拆完。在宜都香溪化工公司,拆除工作进展顺利,预计6月中旬前清场完成。在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年产7万吨草甘膦项目也在筹划搬迁。 “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和追求。”宜昌市委市政府表示,要按期实现沿江一公里化工装置“清零”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在化工产业“关转搬”转型升级的同时,宜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势头正旺,今年以来,年产20万辆整车的广汽乘用车项目落户宜昌、南玻0.2毫米及以下厚度超薄中铝玻璃光电生产线正式点火、东阳光公司150个创新药仿制药项目正式动工…… “壮士断腕”之后,宜昌正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