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移交控制权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重新升起乌克兰国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5
  • 当地时间4月2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展示核电站前升起的乌克兰国旗。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面表示,当地时间4月2日上午11时,核电站前再次升起乌克兰国旗,奏响乌克兰国歌。核电站的运行人员出席了升旗仪式。

    2月24日,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军队已失去对切尔诺贝利核设施的控制。俄军接管该地。

    当地时间3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证实,俄军已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控制权移交乌方,截至3月31日晚间,部署在该地区的俄军已全部离开。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5232.html
相关报告
  • 《36年后,阴影笼罩下的切尔诺贝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9
    • 每年的4月26日是“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当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及团队来到了这座核电站,对这里的辐射水平和运行状况进行了彻底评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因特大事故被世人关注。就在世纪劫难发生后的36年,俄乌冲突再度令切尔诺贝利笼罩在阴影下,频频登上媒体头条。 资料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 2月24日,俄罗斯开展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冲突一度波及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周边地区。辐射值变化、安全维修工作进展、监测系统通讯情况受到全球媒体的密切关注,社交媒体上更是热度不减。 受到全球关注的原因,莫过于36年前的灾难实在惨痛。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突然爆炸,导致31人当场死亡,放射性云层覆盖了当时苏联的大部分地区,近840万人受到辐射,约35万人被迫离开被严重污染的家园。 36年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没有任何一方希望灾难再次降临。 3月31日,俄军撤离已控制了5周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并以书面形式将核电站控制权移交乌方。4月10日,乌方进行了冲突以来第二次现场工作人员轮换,换下了连续值守数周的技术和警卫人员。 不过在这期间,双方围绕切尔诺贝利的舆论“攻防战”从未停止。乌方指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供电线路受损,已完全断电,有引发核辐射泄漏的危险。俄方则表示俄军方和乌克兰专家正在联合监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情况,当地辐射状态正常。 舆论战、信息战,阴影再次笼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空。 资料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 在今年的“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前夕,乌克兰民众点燃蜡烛、放置鲜花,悼念事故中的死难者。而在俄罗斯,各地都展开了纪念“清理者”的活动——这些人在灾后的数日至若干年间陆续进入禁区,为清理事故现场付出了极大代价。 纪念日当天,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格罗西也率团前往切尔诺贝利。他说,“在今天前往切尔诺贝利、回忆1986年的悲剧性事件令人情绪激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格罗西一行在访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带去了专门的安全设备,还向在36年前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中丧生的人致敬,并在纪念仪式上献了花圈。 如今,切尔诺贝利上空的阴云似乎已经散开,但俄乌冲突的阴影还要持续多久?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央乏燃料存储设施将于9月底完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26
    • 据外媒报道,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的中央乏燃料存储设施(CSFSF)的建筑工地的所有建造和安装工程预计将于9月底完成。该国的核电站运营商Energoatom在5月15日由其代理主席PetrKotin在切尔诺贝利禁区举行的会议上宣布了新的目标日期。 Energoatom和美国的Holtec国际公司于2017年开始建造该设施,它将储存乌克兰4座核电站中的3座使用过的燃料。该设施使用458个霍尔泰克(Holtec)的HI-STORM容器,能够储存16529个用过的燃料组件。 由于在3月初为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该项目被推迟了6个月。Energoatom还禁止其员工进行国际旅行,包括前往CSFSF承包商Holtecinternational总部所在的美国。政府于5月11日开始重新开放经济。 Energoatom表示,CSFSF将为公司节省1.4亿美元,目前该公司每年花费2亿美元用于将使用过的燃料运往俄罗斯进行再处理。2018年2月,公司安排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贷款2.5亿美元,并将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美元完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