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洪涝灾害特性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5
  • 城市防洪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深圳洪涝灾害的特性,通过对致灾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防灾减灾对策。
  • 原文来源:http://www.cws.net.cn/Journal/cwr/200302/13.htm
相关报告
  • 《山洪灾害特性及其防治对策》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1
    • 本文通过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实例调查,分析了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的特性,总结了从降雨到灾害形成的5种途径:(1)集中暴雨诱发滑坡体的高速滑动,滑坡体堵塞溪流形成溃决泥石流;(2)集中暴雨诱发陡坡崩塌,崩塌土流动化形成泥石流;(3)溪流河床累积性淤积,水位抬高山洪漫溢;(4)长历时暴雨形成山洪,两岸崩塌后退;(5)人为弃渣或前期松散堆积物在暴雨过程中形成泥石流。由于山洪灾害形成过程不同,成灾范围及其严重性相差较大,必须采取与之对应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长江中游南部及下游今年洪涝灾害概率较高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7-31
    • 4月10日,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分析今年防汛形势认为长江中游南部及下游出现洪涝灾害概率较高。   据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分析,今年影响长江流域降水的气候因子特征主要表现为:东面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春末夏初转暖可能性较大; 西面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略多,南面东亚季风偏弱,北面欧亚积雪增量减小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交汇; 中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位置偏南。综合其他各种气象因素分析长江流域中游南部及下游降水偏多概率较高。   据预测,4月长江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上游; 5月,洞庭湖东部、下游干流区间南部和鄱阳湖流域,降水将偏多1至5成。6月至8月主汛期,降水中心位于长江中游以下及下游区域降水将偏多3成。其他大部降水偏少1至3成其中汉江流域上中游偏少2至3成。   长江防总要求流域内各级党委、政府做好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准备,早动员早部署,积极做好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防御应对工作; 密切关注长江中南部及下游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的发生,重点防范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及其造成的内涝、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