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研究利用胆管类器官修复受损人类肝脏》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1-03-08
  •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技术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胆管类器官(bile duct organoids),也称为胆管微型器官,并发现这种胆管类器官可用于修复受损的人类肝脏。这是这种技术首次用于人体器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这项研究为治疗肝脏疾病的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在实验室中培育胆管类器官作为替代部件,可以用来恢复患者自身的肝脏健康或修复受损的供者肝脏,这样它们仍然可以用于移植。
    胆管作为肝脏的废物处理系统发挥作用,而胆管功能失常导致三分之一的成人和70%的儿童需要接受肝脏移植,没有其他治疗方法,而目前肝脏供者短缺,迫切需要器官供应或提供全器官移植的替代方法。基于细胞的疗法可能提供一种有利的替代方案。然而,在开始临床试验之前,这些新疗法的开发往往因缺乏测试它们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适当模型而受到阻碍和延迟。
    如今,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利用最近的“灌注系统”将捐赠的器官在体外进行维持。利用这种技术,他们首次证实可以将实验室中培养的胆管细胞移植到受损的人类肝脏中进行修复。作为他们方法的原则性证明,他们修复了由于胆管损伤而被认为不适合移植的肝脏。这种方法可能能够应用于多种器官和疾病,以加速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
    信息摘编自https://www.bioon.com/article/6784381.html
    原文标题:Science论文解读!首次揭示胆管类器官可以修复受损的人类肝脏
    原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1/839

相关报告
  • 《英国科学家将体外培养的胆管类器官注入人体,成功修复受损肝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21-03-08
    • 2021年2月19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技术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胆管类器官,也称为胆管微型器官,并发现这种胆管类器官可用于修复受损的人类肝脏。这是这种技术首次用于人体器官。科学家使用该技术将实验室培养的胆管类器官注射到人类肝脏中,首次证明了植入的类器官能修复人类肝脏中的受损导管并恢复其功能。该技术首次用于人体器官,为开发治疗肝脏疾病的细胞疗法铺平道路,未来可应用于多种器官和疾病,以加速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提供一种为修复受损供者肝脏使其适合用于移植的潜在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 《确定新冠重症潜在病因 成功培育胆管“类器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1-11
    • 在新冠抗疫相关检测方面,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名免疫抑制患者在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同时出现了新冠病毒的不同变异株。接受血浆治疗后,占主导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含有英国发现的变异株B.1.1.7上的一个缺失突变。研究结果提示了一种可能性——当免疫抑制患者出现长期病毒复制时,他们体内的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生演化。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新模型,可以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追溯病毒的年龄。借助该模型,他们首次再现了冠状病毒变异速率衰减的模式,推断出冠状病毒在2.1万年前首次暴发。   英国肯特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和歌德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确定了导致重症新冠肺炎的潜在因素。他们发现,高水平的CD47蛋白会阻止人体有效的免疫反应,增加与疾病相关的组织和器官损伤,或导致新冠肺炎严重程度较高。   在再生医学研究方面,英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利用最新技术,成功培育出胆管“类器官”,可用于修复人体受损肝脏。这是首次证明使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可以增强或修复人类的肝脏,同时这一技术为开发治疗肝脏疾病的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未来有望缓解器官移植面临的困境。   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纳米测序的新方法,能以迄今最高的准确率研究人类组织中的基因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项成果代表着癌症和衰老研究的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