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消失的生态学效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2-16
  • 每年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会在夏季结束时9月达到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但去年北极进入秋季时,本应回升的海冰面积却远不及往年,这是因为环绕北极的气流减弱,本该被“圈”住的冷空气南流到了西伯利亚,而暖气流入侵北极,造成气温异常,甚至一度升温20摄氏度,进一步影响海冰面积。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气候变化重塑北极的鲜明例子,并担心至2030年,北极进入夏天最高温时,所有海冰都可能消失,这将彻底改变北极生态系统,破坏北极生物群落。

    研究人员也在根据北极海冰变化的情况,了解北方居民的养殖以及北极区域动物所面临的风险。对北极动物来讲,生存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北极熊狩猎、繁殖均将遭遇严重考验。海冰继续衰减,将导致未来北极熊数量减少30%。但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未来能够扭转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那么海冰有可能重新再生长。目前是北极海冰衰落的时期,人们必须要为了海冰面积快速回升做出响应。

    北极海冰衰退将直接影响北极400万居民,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许多人将被迫迁移,格陵兰岛的居民将很难再冰面行走,西伯利亚的居民无法再保障饲养的驯鹿等。事实上,北极冰对全球气候都有巨大的影响,海冰可以反射阳光防止北冰洋吸收热量,格陵兰大的冰川阻止海平面上升有巨大贡献。如果海冰持续消退,北极生态系统无疑将遭受最大打击,大量海象在楚科奇海海岸上岸就是鲜明的例子,生命周期与海冰相关的物种将遭遇严重挑战。

    目前距离“北极夏季无冰”还有多远?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不管从政治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保住北冰洋夏季的海冰都不会简单。石油天然气巨头们早已对海冰之下的资源虎视眈眈,更容易进入的北极也意味着渔业、旅游业的可能性和更好看的经济数据。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气候变化的质疑让去年生效的《巴黎气候协议》变数横生,而让海冰重新“结”回来所需要的全球减排力度,却远在巴黎协定之上。即便人来努力减排使北极海冰回来,但其如何工作尚属未知。

    (鲁景亮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nature.com/news/arctic-2-0-what-happens-after-all-the-ice-goes-1.21431
相关报告
  • 《英国发布《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冰的影响》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0-18
    • 英国气象局、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与英国海洋气候变化影响伙伴关系发布了《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冰的影响》(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rctic Sea Ice)报告。报告指出,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北极地区持续面临海水快速变暖和海冰减少的压力。卫星数据显示,1979-2022年,海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7.9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观测数据中,超过50%损失可直接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报告预示未来:(1)北极很可能在2050年出现至少一次季节性无冰状态,降低北极温度可以有效改善。(2)北极地区快速变暖降低了低纬度地区温度梯度,影响了急流路线和欧洲西北部气候。(3)北极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流入北大西洋影响了低纬度地区。这些淡水的流入改变了北大西洋亚极地海洋环流和海面温度,同时也会对大尺度环流和气候产生影响。(4)海冰覆盖率减少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产生未知影响。(熊萍 编译)
  • 《北极“海冰管理”能否应对气候变化?》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2-31
    • 根据一个备受争议的地球工程方法,使用数百万台在海冰中漂流的风力泵,可以减缓海冰的消退和全球变暖的速度,以促进北极冬季的结冰。尽管这种方法可能会将无冰的北极夏季推迟几十年,但在北极以外的地区,大规模的运动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降温效果。 分布在北极地区的1000万台风力泵旨在促进冬季海冰的形成。他们会不断地把海水推到海冰冰面上,之后冰面就会结冰。现在较厚的冰层在夏季融化的时间会持续很长,因此反射太阳光的时间也变长,而较暗的海洋表面很容易吸收太阳的暖化光线。这不仅可以减缓北极海冰的流失,还可以减轻遥远的影响,甚至是低纬度地区的变暖。从纯物理的角度来看,夏季海冰几乎完全消失的情况,可能会在本世纪中叶出现,实际上可能会被推迟到本世纪末。然而,这一宽限期不会给欧洲或全球气候带来任何显著降温。 这种对北极海冰的操纵是否能在纯物理意义上起作用,以及它会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通常情况下,冰的生长受到以下事实的限制:当冰变厚时,冰越来越使海洋免受冬季寒冷的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现冰的总厚度超过几米。但是这些泵并没有消除这种限制效应,因为新的冰层是从原来冰的上面添加的。最初的模拟是基于泵将海水搅动到整个北极的冰上,结果显示:年复一年,冰的厚度将增加1~2米。根据气候模型,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直到本世纪末才结束这种增长。对气候的影响呢?正如前人研究的那样,北极的夏季变暖实际上会减少几摄氏度。然而,抽取相对温暖的(-1.8°C)水也会改变冬季的海水流动,从而导致北极在冬季的显著变暖。这种热能也会被输送到中纬度地区并储存在那里的海洋中。 在下一步中,研究人员进行了更为逼真的模拟,其中泵只在冰厚度不到两米的地方部署。两米厚的冰在夏季融化的情况下已经有了最好的生存机会,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泵的分布,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和相当大的冬季变暖。在这种情况下,中纬度地区的额外变暖事实上是可以避免的,但该计划对缓解气候变化仍然没有什么作用。尽管北极地区夏季的变暖将减少大约1摄氏度,海冰的消失可能会推迟大约60年,但增加的阳光反射不足以减缓北极以外的气候变化。 相关论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19EF001230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