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EMA MPR技术的“Alimpet”工艺的安全性评估,用于将消费后PET转化为食品接触材料》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7-06-21
  • 欧洲联合食品小组小组审查了提供的挑战测试结果后得出结论,连续反应器步骤是决定过程净化效率的关键步骤。控制其性能的操作参数定义良好,包括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得出结论:当用于热塑性托盘的挤出PET片材和用高达100%回收的消费后PET制成的容器时,从该方法获得的回收PET不是安全的,并且用于与包装水以外的所有类型的食品接触,用于在室温下长期储存。热成型托盘不适用于微波炉和普通烤箱。

相关报告
  • 《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了消费后PET回收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工艺安全性》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4-10-24
    • 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了消费后PET回收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工艺安全性 2024年7月26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国龙基于EREMA Basic技术(欧盟注册号RECYC323)将使用后PET容器回收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工艺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其中原料来源于收集的使用后PET容器,经过热苛性碱清洗和干燥的聚酯片。评估的原则是将回收技术或工艺的去污技术应用于使用后回收的PET,再评估其污染水平,最大残留值为3mg/kg。结论表明,从这一过程中获得的回收PET在用于制造与包括饮用水在内的所有类型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并在室温或以下长期储存,有或没有热填充时,不存在安全问题[1]。 [1] 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2903/j.efsa.2024.8918
  • 《孟加拉国石化公司基于Vacurema Prime技术的过程安全性评估,该技术用于将消费后的PET回收为食品接触材料》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2-12-01
    • 食品安全管理局食品接触材料、酶和加工助剂小组(CEP小组)评估了孟加拉国石化公司(欧盟注册号RECYC246)使用Vacurema Prime技术的回收过程的安全性。输入材料是热腐蚀性洗涤和干燥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薄片,来自收集的消费后PET容器,包括不超过5%的非食品应用的PET。在挤压成颗粒之前,薄片在间歇式反应器(步骤2)中加热,然后在连续式反应器(步骤3)中加热。在审查了所提供的挑战试验后,小组的结论是,第2步和第3步对确定该工艺的去污效率至关重要。控制这些步骤性能的操作参数是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专家小组的结论是,这一回收过程能够确保潜在的未知污染物进入食品的迁移水平低于0.1 μg/kg食品的保守模型迁移水平。因此,从这一过程中获得的回收PET不存在安全问题,当用于制造与所有类型的食品接触的材料和物品时,在室温下长期储存,使用或不使用热填料。由这种回收的PET制成的最终产品不打算用于微波炉和传统烤箱,这类用途不包括在本次评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