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中学教育能够降低HIV感染风险》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07-08
  • 近来,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指出,接受更长时间的中学教育能够大大降低HIV的感染风险,尤其对于女孩子而言,而且这也是一个成本效益非常高的阻止病毒传播的途径。在博茨瓦纳开展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上中学时间每多一年,学生在10年后的HIV感染风险降低8%(从25%下降到17%)。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一个二十多年来一直被激烈讨论的问题,即中学教育是HIV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决定因素,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本研究的第一作者Jan-Walter De Neve表示。

    本研究于2015年6月28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医学期刊上。

    如今,HIV感染仍然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每年都有210万新发感染病例出现。虽然有人认为,基于正式教育能使人们更多地接受HIV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认知去作出复杂的决定等,它就像一支“社会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HIV的感染与传播,但迄今为止的研究仍未对这种因果关系形成统一的结论。

相关报告
  • 《降低HIV感染风险咨询对于高危性行为干预的有效性》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2-05
    • 20世纪80年代以后,HIV咨询检测就成为了HIV干预措施之一。简短HIV感染咨询(RRC)对于降低性行为的有效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中心RCT研究数据分析了滥用药物者亚人群中RRC对降低高危性行为的有效性。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某些亚人群中,咨询对于性伴数量发挥积极影响(p<0.0028)。本研究证实,RRC对于某些亚人群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其效果还需在更大的样本中进行验证。
  • 《更多证据表明疫苗接种可降低长新冠的风险》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3
    • 一项来自英国、西班牙和爱沙尼亚的大型分阶段队列研究发现,COVID-19疫苗接种持续降低了长新冠症状的风险。这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上。 该研究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COVID后症状或长新冠的定义,即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新的或持续的症状,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WHO认可了25种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劳、气促和认知功能障碍。 总共比较了来自三个国家和四个数据库的1000多万接种疫苗的人和1000多万未接种疫苗的人,评估了ChAdOx1(阿斯利康)和BNT162b2(辉瑞-联德)疫苗的有效性。 “对于每个数据库和国家,创建了四个研究队列,每个队列表示了国家疫苗接种活动特定阶段的情况,”作者解释道。“我们将长新冠定义为在SARS-CoV-2感染的PCR检测阳性日期或临床诊断COVID-19后90至365天内至少有一种预定义症状的记录,且在SARS-CoV-2感染前180天没有该症状的记录。” 长效COVID的疫苗有效率(VE)在29%至52%之间。 在所有三个国家的四个错开的队列中,接种疫苗与患长新冠的风险降低相关。作者表示,第一剂BNT162b2的预防效果比ChAdOx1更强。 接种第一剂COVID-19疫苗的人患长新冠症状的风险比(HR)为0.54(95%置信区间[CI],0.44至0.67),在英国队列中为0.48(0.34至0.68)。在西班牙,HR为0.71(0.55至0.91),在爱沙尼亚,HR为0.59(0.40至0.87)。 最近的几项研究显示COVID-19疫苗对长新冠的有效率不同,包括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使用三剂疫苗时的有效率为69%。 在瑞士的其他长新冠研究中,首次感染SARS-CoV-2并留在门诊的人中,女性报告长效COVID症状的频率比男性更高(40.5%对25.5%)。 然而,在需要住院的长新冠患者中,两性之间没有不同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