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建首家重稀土加工厂 至少2、3年才能投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6-05
  • 据美国媒体报道,6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蓝线公司与澳大利亚莱纳斯(Lynas)矿业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在美国成立一家稀土分离厂。

    蓝线公司CEO乔恩·布卢门撒尔对福克斯新闻网商业频道说,这将是中国以外唯一一家能够小批量分离重稀土的设施。据布卢门撒尔介绍,该厂建成投产至少还需要2、3年的时间。

    路透社分析认为,美国企业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挑战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目前在筹建稀土加工工厂方面的努力尚处于初期阶段,国内也缺乏加工设施,并且缺乏来自国会和特朗普政府的统一支持。因此中国将保持在稀土精炼加工领域接近垄断的地位,并在贸易谈判中握有强大筹码。

    据报道,除了上述最新在德州动工的稀土分离厂,目前至少有3家总部在美国的公司旗下的稀土加工厂处于兴建、或者规划阶段。

    据悉,其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的加工厂定于明年投产,届时将成为美国境内唯一运营的稀土加工厂,预定年产约5000吨两种热门的稀土元素。另外两座加工厂预计最快要到2022年才有可能开张。

    芒廷帕斯地区拥有美国唯一的稀土矿。但美中贸易摩擦也给芒廷帕斯矿区企业带来压力。拥有芒廷帕斯矿场的私人持股公司MP Materials每年将大约5万吨稀土精矿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中国海关对芒廷帕斯矿石征收的关税已从6月1日起从原来的10%增加到了25%。

    美国的稀土进口高度依赖中国。2004年到2017年,美国进口的稀土80%来自中国。美国业界担忧,一旦中国对美国实行稀土禁运,将对美国科技产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打击。

    稀土是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在制造业中用途十分广泛,既用于生产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也用于制造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卫星和激光设备等军事设备。

    5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表态说:“如果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美国已将中国稀土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中国矿产排除在近期的关税行动之外。

相关报告
  • 《越南计划2024年重启该国最大稀土矿》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0-08
    • 据路透社网站9月25日消息,越南计划2024年重启该国最大的稀土矿东保矿(Dong Pao)以及其他矿山,该项目由西方国家支持,或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之一。澳大利亚黑石矿业公司(Blackstone Minerals)高管泰莎·库彻(Tessa Kutscher)表示,越南政府打算在2023年年底前对其东保矿的多个区块进行招标,黑石矿业公司计划竞标至少一个区块的特许权。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越南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藏,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开发,其最大稀土矿东保矿已经闲置了至少7年,若对东保矿进行有效开采将使越南跻身世界顶级稀土生产国之列。除东保矿外,越南还计划开发更多的矿山,以达到今年7月越南政府制定的到2030年每年生产6万吨稀土氧化物(REO)的目标。 来自全球技术地图
  • 《比稀土还稀有的气体,价格是稀土的10倍,美国掌握了全球的8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01
    •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在稀有金属方面,有些种类还排在世界前列,甚至可以左右世界市场。比如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占到了全世界总量的80%!稀土资源现如今十分重要,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直以“白菜价”把重要的稀土资源贱卖给了美国等西方国家。 你也许会问吸土有啥作用呢?稀土资源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制造手机,还是汽车,乃至军队中的很多高科技武器都离不开它。 稀土是一种稀有的资源,而氦气则是一种稀有的气体,他无色无味,具有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的特性,真是因为氦气的这些特性它才被广泛应用于超导体、航天、导弹、半导体等行业,由此可见这些关乎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中,都需要氦气。你也许会问:氦气究竟是来自于哪里呢? 氦气作为在世界上科技行业应用作为广泛的惰性气体,它可不是从空气中直接分离出来的,而是从天然气中得到的。事实上在咱们地球的空气只能够也含有微量的氦气,只不过太小了,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在常温干燥的空气中氦气的含量差不多只有百万分之五,但是在天然气中却有7.5%的含量。这样一种重要的资源却几乎都被美国掌控了,美国现在生产的氦气占到了全世界总量的80%,当然中国使用的氦气也大多数要从美国进口。 要说缺乏氦气最严重的后果,即严重阻碍低温技术的应用,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低温超导技术了。现在已知所有的超导材料都要在-130°C以下的低温中才能表现出超导特性,其中应用最广泛的那几种(比如Nb3Sn)更是需要比液氢的沸点还低的转变温度,这时候只有液氦能比较简便地实现这样的极低温。虽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办法实现同样的低温,但都不如液氦实惠。所以,氦气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对于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节约成本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