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靶向非经典PI3Kγ信号和天然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10
  • 2024年5月8日,哈佛医学院Andrew A. Lane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Targetable leukaemia dependency on noncanonical PI3Kγ signalling的文章,发现了急性白血病对天然免疫信号传导的关键参与者磷酸肌醇-3-激酶-γ(PI3Kγ)复合物的靶向依赖性。

    作者开始在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 , BPDCN)细胞中进行全基因组CRISPR干扰筛选,这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具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特征。这种方法鉴定了调节亚基PIK3R5的选择性依赖——PIK3R5与催化亚基PIK2CG一起形成PI3Kγ复合物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依赖性超出了BPDCN,扩展到更广泛的急性白血病亚群,包括AML和ALL病例。定义这一亚群的是PIK3R5的表达升高,这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AML患者的天然炎症信号增强和总体生存率下降有关。

    有趣的是,作者发现转录因子SPI1通过与其启动子区结合来调节PIK3R5的表达。此外,天然炎症途径的激活,如通过Toll样受体激动剂或炎症细胞因子,可以诱导PIK3R5的表达,并使白血病细胞对PI3Kγ的抑制敏感。作者对下游机制的调查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p21(RAC1)活化激酶1(PAK1)取代了经典的PI3K底物AKT,成为PI3Kγ依赖性的关键介质。PI3Kγ抑制导致PAK1在S144位点的去磷酸化,破坏了其与活性形式RAC1的相互作用。作者发现PAK1在该位点的磷酸化是原发性AML样本中对选择性PI3Kγ抑制剂eganelisib敏感性的有力预测因子。

    PI3Kγ抑制的显著效应之一是抑制白血病细胞中的氧化磷酸化(OXPHOS)。这一发现与已知的AML细胞对OXPHOS产生能量的依赖性一致,表明存在可用于治疗的潜在靶点。作者证明了靶向PI3Kγ在白血病治疗中的转化潜力。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模型中,特别是在PIK3R5表达升高的情况下,eganelisib(PI3Kγ 抑制剂)表现出强大的抗白血病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基线PIK3R5水平较低的白血病中,eganelisib与化疗剂阿糖胞苷(cytarabine)的组合也能协同延长生存期。作者假设这种协同作用可能归因于阿糖胞苷持续性对白血病细胞中G蛋白偶联的嘌呤能受体信号的激活,导致了PAK1磷酸化增加和对PI3Kγ抑制的敏感性。这一发现将PI3Kγ抑制剂的潜在临床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急性白血病亚群中。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在以天然炎症信号传导和PIK3R5表达升高为特征的急性白血病亚群中,由非经典底物PAK1介导的对PI3Kγ复合物的先前未被认识的依赖性。这些发现不仅为PI3Kγ抑制剂在该白血病亚群中的临床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为其与阿糖胞苷等传统化疗的潜在协同作用提供了见解。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10-3
相关报告
  • 《以PI3Kδ为靶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佟琦
    • 发布时间:2015-04-16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仍是不可治愈的白血病之一。早期化疗方法包括烷基化药物、嘌呤核苷衍生物和免疫治疗抗体。这些化疗方法的疗效有限,但副作用极大。近期,科研人员在调节B-CLL细胞存活和增殖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科研人员发现,磷酸肌醇3激酶δ(PI3Kδ)可以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靶点。Idelalisib为一种PI3Kδ选择性小分子药物。2014年7月,美国FDA加速批准Idelalisib上市。Idelalisib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复发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Idelalisib改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观念。已报道的PI3Kδ选择性抑制剂的数量非常有限,而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PI3Kδ抑制剂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尚未全面掌握PI3Kδ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对PI3Kδ抑制剂发挥作用的模式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进一步验证了PI3Kδ靶向治疗的有效性。这有助于人们确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生物标记物。
  • 《Haematologica:新型CAR T疗法治愈急性髓性白血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18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简称CAR T疗法)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评为2017年最大的研究突破。这种个性化基因疗法使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对抗癌症。目前FDA已经批准了CAR T细胞疗法产品治疗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以及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和年轻成年人患者。现在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将这项革命性的疗法扩展到其他癌症。 一种可能获益的疾病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这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超过一半的AML患者在化疗后会消退。但是也有很多患者残余的癌细胞可以耐受化疗并躲过免疫系统,因此会复发。一项新的1期临床试验(THerapeutic Immunotherapy with NKG2D,THINK)正在研究Celyad公司的新型CAR T疗法(CYAD-01,对免疫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化修饰使之表达天然杀伤细胞受体)靶向白血病的疗效。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在《Haematologica》上的案例研究,一个病人在接受CAD-01治疗后再进行骨髓移植,9个月之后仍然没有复发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CAR T疗法首次使AML病人病情消失。”该研究作者、莫菲特恶性血液瘤科副教授David Sallman说道。“这也是第一个CAR T疗法无需预先化疗就有效的案例。” 对CAR T细胞疗法而言,医生需要从病人血液中提取T细胞并将之送到实验室进行基因修饰,使之可以更好地找到并杀伤癌细胞。一旦新的细胞送到,病人需要进行预先的化疗以清除免疫系统,为新细胞提供空间。而这项THINK研究却并不需要预先的化疗。 “我们的案例研究表明CAR T疗法是AML患者的一个很好的选择。”Sallman说道。“我们现在需要学习本案例的经验并扩大临床试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