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介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方经验》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4-25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24日在联大“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理念上,中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其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路径上,中方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推进;在方法上,中方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戴兵说,当前人类社会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很多国家在经济复苏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下艰难取舍,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进展不容乐观。中方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方也将继续积极同各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共建“倡议为契机,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 原文来源:http://www.gov.cn/yaowen/2023-04/25/content_5753085.htm
相关报告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日本出席G20峰会期间表示,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条件》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7-31
    • 古特雷斯对两国的“气候行动”,和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方式表示感谢。他说,这对去年12月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201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4)的成功“绝对至关重要”。然而,他指出,最近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会议没有取得成功。他表示,由于“世界某些地区的政治失败”,当前的现实“更加困难”。这位联合国秘书长断言:“我们需要增强政治意愿。”“我非常依赖中法两国在《巴黎协定》、气候行动和多边主义方面的决心,以使我们有能力克服目前的困难。” 秘书长谈到即将到来的气候行动峰会,他今年9月在纽约举办“提高野心,以确保我们能够提交明确实施的决定,是在巴黎每年1000亿美元“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减缓和适应能力。与此同时,他希望这些资源能够用于改革和补充绿色气候基金,他将该机制描述为“为气候行动融资所必需的”。 古特雷斯在会上表示,联合国秘书处“正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密切合作,他称IPCC最近发布的报告为“红色预警”,但也被视为“强有力的行动刺激”。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困难和问题”,并对法国和中国的决心表示感谢,“他们决心增强雄心,并确保国际社会的政治意愿以多边方式与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匹配”。“我非常依赖你的确定两国确保峰会取得成功,全国的审查决定的贡献将会是一个成功,其他人更不情愿,更多的问题,最后会觉得他们是参与”,结论是秘书长。
  • 《人与自然和谐的水需求——生态水文学新途径》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2-03-14
    • 此书是一部有关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主要涉及与水相关的、且发挥不同作用的4个主要方面:生活和生产供水、植物生产用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中涉及到的水要素、干旱。作者围绕水循环、植物生产、雨水等重要概念,分析全球尺度的淡水资源,对很多与人类和生态系统有关的水的功能及角色进行了分类,解释了对不同地区的雨水进行“绿”水(气体)和“蓝’水(液体)的分类及水资源利用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模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水资源的新的生态学方法。全书共10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五章)讨论了水的功能及不同功能中水流的一些生态水文学概况;第二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应用生态水文学观点详细分析了稀树草原地区关于人口增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第三部分(第九章至第十章)阐述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平衡,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土地/水/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此书可供水文、水利、生态、地理、环境、农林牧业、经济等有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使用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