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优秀,58家不合格!科技部公布一国家级平台考核评价结果》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28
  •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了《关于公布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评价结果的通知》(国科火字〔2020〕105号)。

    据悉,自2019年11月起,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评价工作。经材料初审、专家评审、分类计算等评价流程,确定45家机构考核结果为优秀(A);141家机构为良好(B);188家机构为合格(C);58家机构为不合格(D),其中6家机构连续两次考核评价结果不合格,取消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资格。

    据了解,全国总计432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参加了本次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中获评优秀的45家技术转移机构中有24家为高校相关机构。

    附件:2018年度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评价结果

相关报告
  • 《一批国家级研究基地公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3-30
    • 近日,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发文,公布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 据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首次由四部委联合设立的科研创新平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确定10家单位为研究基地,5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 10家研究基地中,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科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其中,广西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获得批准的地方高校。 5家研究培育基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可优先在国家级新区布局》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2-05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级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意见》明确,要打造若干竞争力强的创新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优先在新区设立科研中心、研发机构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优先在有条件的新区布局,鼓励建设主导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意见》要求,新区建设发展要实体为本,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刀刃向内,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主动对标,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尊重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 就加快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关键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竞争力强的创新平台,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强化攻关,力争在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上取得突破。完善创新激励和成果保护机制,打造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同时,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技人才按规定在新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 《意见》指出,加快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精准引进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区与东部地区建立精准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意见》明确的重点举措还有,持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推进建设管理。 比如,优化新区管理运营机制,创新完善新区管理机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经批准可实施聘任制、绩效考核制,允许实行兼职兼薪、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薪酬制度;探索高品质城市治理方式,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强化开发强度、投资强度、产出强度、人均用地指标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