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2年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大增24%至1904亿美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3-03
  • 当地时间3月1日,据调研机构IC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继2021年激增36%之后,预计2022年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大增24%,达到190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三年前的2019年增长86%。
    此外,如果2022年的资本支出增长≥10%,这意味着自1993-199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将首次出现连续三年的两位数支出增长。
    报告称,由于众多供应链在新冠疫情期间供应紧张或中断,电子行业在许多情况下对当前的需求反弹毫无准备。而旺盛的需求推动大多数制造设施的利用率远高于90%,甚至许多半导体代工厂的利用率为100%。
    基于如此强劲的利用率和持续的高需求预期,预计2021年和2022年的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3443亿美元。

    ICinsights调研了全球13家样本企业,并预测这些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增加≥40%。报告称,这13家公司去年总支出比2020年增长62%至606亿美元,预计今年支出将同比增长52%至91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内存供应商(即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没有上榜,而前三大纯晶圆厂(台积电、联电和格芯)则被列入名单。榜单的多样性显示,前五大模拟IC供应商中的四家(德州仪器、AnalogDevices、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计划在2022年大幅增加资本支出。

    目前,这13家公司的总资本支出预计将是两年前(2020年)的2.5倍。但这些半导体制造商中的大多数都是为了应对当前的需求激增。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多公司的资本支出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可能会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相关报告
  • 《IC Insights:今年半导体资本支出将增长34%,达到创纪录的1520亿美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12-17
    • 据调研机构ICInsights报道,预计今年代工厂将占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凸显了用于7/5/3nm工艺的新工厂和设备对代工商业模式的依赖日益加深。 报道称,2021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将激增34%,达到创纪录的1520亿美元,远超去年1131亿美元的最高纪录。这是自2017年(41%)以来最强劲的增长。 2021年,预计代工厂将占所有半导体资本支出的35%,从而成为主要产品/门类中资本支出的最大部分。随着行业对使用先进工艺技术节点制造的IC需求持续上升,代工厂的资本支出变得非常重要。2014年以来,只有2017年和2018年的产品/门类支出的最大部分不是代工厂(DRAM和闪存支出占比最高)。 在具体厂商方面,预计台积电今年将占所有代工厂支出(530亿美元)的57%。同时,三星在代工业务上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在努力劝说更多领先的fabless供应商远离台积电。 另外,预计今年中芯国际的资本支出将下降25%至43亿美元,仅占所有代工厂总支出的8%。 报道还称,2021年,预计所有半导体门类的资本支出都将出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其中代工和MPU/MCU的42%增幅最大,其次是模拟芯片/其它(41%)以及逻辑芯片(40%)。
  • 《IC Insights:半导体资本年支出将首次超过千亿美元,存储占比53%》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8-29
    • 据国外分析机构IC Insights预测,今年半导体资本支出总额将增至1020亿美元,这是该行业一年来第一次在资本支出上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1020亿美元的支出水平比2017年的933亿美元增长了9%,比2016年增长了38%。 如下图所示,超过一半的行业资本支出预计用于内存生产——主要是DRAM和闪存,这些支出包括了对现有晶圆厂线和全新制造设施的升级。总的来说,预计今年内存将占到半导体资本支出的53%。 数据显示,存储设备的资本支出份额在过去六年大幅增加,几乎翻了一番,从2013年的27%(14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行业资本支出总额的53%(540亿美元),也就是说存储产业的投资在2013-2018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0%。 IC Insights也表示,经过两年的资本支出大幅增加,一个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是,高水平的支出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降。 他们表示,存储市场的历史先例表明,过多的支出通常会导致产能过剩和随后的价格疲软。 但目前看来,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英特尔,东芝/西部数据/ SanDisk和XMC /长江存储技术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3D NAND闪存容量(以及更多中国新内存创业公司进入市场) 。 IC Insights认为,未来3D NAND闪存市场需求过高的风险正在高涨且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