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微腔内激子极化的电抽和调优》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7-27
  • 激子-极谱是一种混合的光物质粒子,它形成于一个强耦合的激子跃迁到空腔模式。作为玻色子,极化体可以形成与相干激光发射的冷凝物。对于有机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可获得光泵冷凝,但由于极化密度不足,电泵冷凝仍难以实现。这里我们将纯化的杰出的光学和电学性质,solution-processed半导体(6,5)单壁碳纳米管(SWCNTs)microcavity-integrated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在室温下实现有效的电子注入exciton-polaritons高电流密度(> 10 kA厘米−2)和近红外可调谐性(1060 nm - 1530 nm)。我们演示了SWCNT极化器的热化,激振-极化泵浦率比当前有机极化器件高104倍,通过应用栅极电压直接控制耦合强度(Rabi分裂),并在激子发射上增强极化率的十倍。这种强大的物质装置组合为以碳为基础的极光发射器和激光器提供了途径。

                                                                         ——文章发布于2017年7月17日

相关报告
  • 《一种调节碳纳米管性能的新技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8-06
    • 来自Skoltech光子学和量子材料中心(CPQM)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技术,通过在其表面上涂覆雾化掺杂剂溶液来微调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光电特性,从而铺设 新型SWCNT在光电子领域应用的途径。 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最近几个月,市场上出现了可折叠和可弯曲的屏幕,推动了独家材料的发展,并为下一代几乎所有尺寸和形状的产品开辟了道路。 使用先进解决方案SWCNT生产的透明导电膜(TCF)被视为柔性和透明电子器件的核心元件。 与常规的n型透明刚性导体(例如铝掺杂的氧化锌或锡掺杂的氧化铟)相比,柔性和可拉伸的SWCNT膜具有p型(空穴型)导电性。 然而,对SWCNT电子特性的微弱控制是其广泛工业应用的关键威慑力。 这对于光电应用尤其如此,其中通常需要对导电率和费米能级进行有效控制。 通常用掺杂剂处理碳纳米管。 由Albert Nasibulin教授指导的Skoltech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种新方法,保证了SWCNT的均匀,可控和易于重复的气溶胶掺杂。 使用新技术实现的性能引领了这一趋势,通过柔性和透明的电子设备激发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刚性透明金属氧化物导体的替代,并开发了基于极其导电透明薄膜的新应用。 “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时间控制的掺杂气溶胶粒子沉积来轻松调整SWCNT薄膜参数,”Alexey补充道。 项目科学家观察到,特别针对碳纳米管开发的新型微调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低维材料的电子结构。
  • 《用于捕获和记录电致细胞的3D微结构碳纳米管电极》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8-09
    • 电生理细胞如心肌细胞和神经元主要依靠电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已经开发了微电极阵列(MEA)用于长期记录细胞信号和在低细胞应激条件下刺激电生长细胞,为电生理细胞的行为和脑的运作提供新的见解。迄今为止,多边环境协定依靠扁平或针状电极表面,主要是由于光刻工艺的局限性。本文依赖于以前报道的弹性毛细管聚集过程来创建3D碳纳米管(CNT)MEA。这项研究表明,CNTs聚集在与心肌细胞相似大小的形状良好的结构中,对于MEA应用尤其有意义。这是因为i)直径较小的CNT微孔优先捕获单个心肌细胞,这有助于单细胞记录,而不需要钳制细胞或信号去卷积,以及ii)一旦细胞被捕获在CNT孔内,该3D CNT结构是用作围绕电池的电极,这增加了电池 - 电极接触面积。结果,本研究发现记录的输出电压显着增加(超过200%)。这个制造过程为将来研究电生物细胞和3D记录电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铺平了道路。 ——文章发布于2017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