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自有机遇可循,即便是 2020 年 —— 一个在席卷全球的疫情中充满变量的年份。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举办的 EmTech China 2020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再次发布了年度 “50 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单,于不确定性中预判科技产业最新走向。本届峰会由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联合主办。
11 月的相城气温宜人,同样宜人的还有产学研界人士和现场观众对新兴科技的热情。相城区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入驻了一批高端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迅速,这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核心关注的方向高度契合。
创立于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诞生起,就深刻洞察每个时代下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长期聚焦于创新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进程,不仅见证了百年岁月中跌宕起伏的产业变迁,也参与了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浪潮引发的时代变革。
自 2010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从全球万千科技公司中遴选出 “50 家聪明公司”,以此洞见未来科技版图的构成。例如 2010 年上榜的特斯拉、2012 年入榜的 SpaceX,当时尚名不见经传乃至频遇失败挫折,如今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商业航天领域的引领者。
值得关注的是,2013 年,TR50 榜单只有 2 家中国公司上榜,到了 2017 年,中国公司上榜数量增至 9 家。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编 Gideon Lichfield 曾提及一个趋势 :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创新重心之一。”
2018 年 11 月,TR50 榜单正式落地中国,着眼聚焦中国力量;2019 年,首次以 “中国支点” 为概念的 TR50 榜单引起广泛关注。站在届满 10 年且略显特殊的年份节点上,20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全球评审委员会在中国支点的概念之上,再次锁定 “中国聚力”。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美股震荡、贸易摩擦、技术禁令、中美脱钩、逆全球化事态、全球经济增速衰退等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令多个国家裹足不前,但中国却在种种挑战之下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和潜能,各领域新兴技术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快速回归正轨,这背后虽有政策与治理开路,但也得益于诸多优秀企业的创新力凝聚。
逆境未能扼杀中国市场对于未来新高度的攀爬与追求,新基建的提出开始重构基础生产力,在生命科学技术、创新药、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新材料、新能源、5G、物联网、量子计算、高性能芯片等多个赛道中,新崛起的 “聪明公司” 们已开始引领下一轮增长。
今年的这份 TR50 榜单特征尤为突出,犹如 2020 年发生的诸多大事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在全球疫情蔓延之际,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帮助科学家们实现对病毒样本的快速破解,大幅提升了对治疗方案、药物、疫苗的开发速率,不仅挽救了万千生命,也大大革新了疫情防控方式,实现最大化降损。
疫情引发的经济冲击波逐渐被创新的力量所抵消。我们可以明显察觉到,各国对生命科学、医疗科技、创新药、合成生物等领域的深入探索让市场再现活力,新一轮风口顺势而起。
市场经济回温过程中,新能源浪潮在疫情中逆势飙升,造车新势力的潜能让传统车企巨头不得不给予正视;先进半导体工艺、架构创新、光子科学等研究,正在延伸广义摩尔定律的未来,底层算力持续充沛;贸易摩擦、技术禁令的另一面,是替代技术的崛起,智能制造、AI 芯片、操作系统推陈出新,产业链重塑迎来全新时机;诸多互联网科技公司,在疫情中通过新的商业范式、产品创新,不仅维系着社会高效运转,也有力地承接着这个时代的矛盾与脉络、工作与生活。
让人充满期待的事情还有很多,当下自动驾驶、AI 能力等已步入发展深水区,或隐于无形,或触手可及;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已不再神秘,正在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用;商业航天开启太空探索新纪元,卫星星座、星际旅行、深空探索……
关于 TR50 榜单的评选,并不过于强调地域局限,它包含了中国的本土公司、国际公司以及中外合资公司,其中不仅有科技巨头的身影,也有规模尚小但是潜能巨大的科技创企,以及发展迅猛的新锐力量。简言之,这是一份对当前时代背景下聪明力量的凝聚汇总,上榜企业有望在未来 3-5 年继续保持技术引领,或是形成新的颠覆势能。
以下入榜企业排名顺序不分先后,创新重要程度不较高低,这份年度榜单的发布,旨在多元且客观地呈现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的年度图景,聚焦当下正在发生的重要创新,预见改变中国以及改变世界的创新力量。
未来还会更好吗?在这里,或许你能得到一个答案。
20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 家聪明公司” 榜单入选公司与上榜理由如下:
1、BeiGene(百济神州)
上榜理由:所布局的超过 30 款抗肿瘤新药中 11 款为自主研发的新药。拥有首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原创抗癌新药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实现了中国本土原研抗癌新药出海 “零的突破”。
2、HUAWEI(华为)
上榜理由:自被禁止使用安卓底层软件服务框架 GMS(谷歌移动服务)以来,华为从 0 到 1 打造的自有服务框架 HMS(华为终端云服务)已跃居全球第三大移动生态,聚集 180 万开发者,集成 9.6 万个应用,拥有活跃用户 4.9 亿。
3、NVIDIA(英伟达)
上榜理由:NVIDIA 正在加速从芯片到 CPU 和 GPU 的连接方式,再到整个软件堆栈,以及最终跨整个数据中心的性能提升。NVIDIA 发布了首款基于安培架构 GPU——A100,以及与之配套的 AI 系统 DGX A100,拥有 “开箱即用” 的快速部署能力。
4、Genetron Health(泛生子)
上榜理由:基于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的肝细胞癌早筛液体活检产品获美国 FDA “突破性医疗器械” 认定,对肝癌的早筛可实现 92% 的灵敏度、93% 的特异性,而肝癌如在早期阶段就能被发现,治愈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
5、TSMC(台积电)
上榜理由:无论在 7 纳米等先进制程还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方面都一骑绝尘。5 纳米技术于今年开始量产,3 纳米制程预计明年试产,2 纳米技术研发中心即将落户;以全球一半的 EUV 光刻机数量,稳坐全球晶圆代工头把交椅。
6、COSMOPlat(卡奥斯平台)
上榜理由:背靠海尔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今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征集的助力复工复产、疫情防护的工业 APP 中,卡奥斯 COSMOPlat 贡献 35 个,占比 15%,总占比为行业最高。
7、Tesla(特斯拉)
上榜理由:特斯拉演绎 “中国速度” 的上海超级工厂贡献巨大,其 Model 3 产能提升至每年 25 万辆,与此同时,本地采购比例约为 40% ,扩产、降成本的进程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
8、Alibaba Cloud(阿里云)
上榜理由:新冠疫情期间,阿里云先后向全球机构免费开放 AI 算力及 AI 诊断技术,帮助医疗及研究机构节省资源。
9、MGI(华大智造)
上榜理由: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三家公司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华大智造为中国唯一一家。凭借自研 DNBSEQ™ 测序技术,为国产测序仪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10、Xiaomi Corporation(小米集团)
上榜理由:小米智能工厂实现无人操作,24 小时不停产,该智能工厂 92% 来自小米和其投资的公司的自研。目前拥有包括自研板测系统、中央调度控制平台、自动标定视觉算法、自研整测系统、并行软件系统、智能控制中心等多项核心自研技术。
11、Meituan(美团)
上榜理由:在疫情周期中,美团为维系民众生活做出贡献,也为缓解疫情期间的就业压力提供了大量岗位,这推动了美团经营业绩,其第二季度总营收为 247 亿元,同比增长 8.9%;净利润 22.1 亿元,同比大增 95.5%。
12、SMIC(中芯国际)
上榜理由: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其成功开发了 0.35 微米至 14 纳米的多种技术节点,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 14 纳米 FinFET 量产的晶圆代工企业。
13、Graphcore
上榜理由:Graphcore 专注于新型 AI 处理器架构,专门适用于算力密集型的机器学习任务。这家英国 AI 芯片独角兽正在打入中国 AI 生态圈,为一些颇有建树的中国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帮助中国 AI 创新者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14、Galactic Energy(星河动力航天)
上榜理由:2020 年 11 月 7 日,星河动力自主研制的 “谷神星一号” 固体运载火箭完成首次发射任务,成功把国电高科天启星座十一星精确送入 5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并同步研发可回收的大中型液体运载火箭。
15、Innovent Biologics(信达生物制药)
上榜理由:拥有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的 PD-1 单抗药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推动肿瘤免疫疗法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16、UNISOC(紫光展锐)
上榜理由:目前全球能够提供 5G 基带芯片的企业仅有五家,中国大陆仅紫光展锐面向公开市场销售。2020 年 2 月,紫光展锐推出全球首款采用 6 纳米 EUV 工艺的 5G SoC 虎贲 T7520。
17、Burning Rock(燃石医学)
上榜理由:专注于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 NGS 服务,拥有里程碑式的首个在中国获批的肿瘤 NGS 检测试剂盒。自主研发的高敏感度多癌种早检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提供 13 种 NGS 检测产品,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
18、4Paradigm(第四范式)
上榜理由:第四范式今年发布 AI 操作系统 Sage AIOS,指向 AI 领域的“Windows 系统”,意在降低用户使用 AI 的门槛,并成为 AI 落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19、WeDoctor(微医集团)
上榜理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组织了超过 7 万名医生面向中国用户提供线上服务,高峰时一天完成了 28 万人次。在疫情高峰期,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承担了武汉 97% 的慢病在线复诊量。
20、Momenta(初速度科技)
上榜理由:搭载了完全无人驾驶技术 MSD 的 Momenta GO 于今年发布,只用常规团队 1/10 的规模,在半年内做到了城区开放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全程无接管。
21、Li Auto(理想汽车)
上榜理由:理想汽车专注单一车型理想 ONE,2020 年 1 月 - 10 月,累计交付量达 21852 辆,稳坐中国新能源中大型 SUV 累计销量榜单第一名。
22、Xbiome(未知君)
上榜理由:作为中国首家肠道微生物 AI 制药公司,未知君通过以肠道微生物为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对于肿瘤患者接受 PD-1 治疗的预测精度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23、AInnovation(创新奇智)
上榜理由:在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占据头部份额。旗下 ManuVision 工业视觉平台智能在高科技 / 3C、汽车装配、面板半导体、工程建筑、仓储物流、钢铁冶金等细分领域得到应用。
24、Ribo Life Science(瑞博生物)
上榜理由:中国少有的拥有完善的小核酸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的药物研发公司,是中国小核酸技术和小核酸制药产业的主要开拓者,已建立涵盖心脑血管、肿瘤、代谢、病毒性感染、视神经病变等多个疾病领域的小核酸药物研发管线。
25、YUANFUDAO(猿辅导)
上榜理由:中国最大的在线辅导平台,疫情期间,猿辅导在线教育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猿辅导以直播 + 互动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融入 AI 技术,及时反馈学生反应,推出个性化辅导方案。
26、Bota Biosciences(恩和生物)
上榜理由:拥有全球领先的计算驱动生物铸造厂,结合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计算对?物体进行系统性?程化的编辑,为化?、?品、农业和制药等行业提供创新产品研发与大规模生产解决方案。
27、Baidu(百度)
上榜理由:百度是以 AI 力量参与对抗新冠疫情的技术公司典型,现在研发费用已占到收入的 19%,百度全球 AI 专利申请量已超万件,其中国内专利 7000 多件,位列中国第一,并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自动驾驶四个细分领域排名国内第一。
28、EdiGene, Inc.(博雅辑因)
上榜理由:具有变革意义的基因编辑疗法领军企业,致力于将基因编辑技术高质量转化为创新疗法,今年递交了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的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申请。
29、Pinduoduo Inc.(拼多多)
上榜理由: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有效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的转型升级,让农产品从源头直达消费者。
30、Innorna(深信生物)
上榜理由:与国际 mRNA 药物研发三巨头(Moderna / BioNTech / CureVac)在研发方法、递送路径等方面保持同步,独有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脂质纳米粒(LNP)递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1、NIO(蔚来)
上榜理由:蔚来汽车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了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汽车企业,100 度电池包上市更是让蔚来汽车成为中国首家电池技术更进一步的汽车企业。
32、BrainCo(强脑科技)
上榜理由:可通过肌肉神经信号直接操控的 BrainRobotics 是目前世界上操作最精准、实现活动维度最多的智能仿生手,可完成攀岩与弹钢琴的复杂操作。
33、PingCAP(平凯星辰)
上榜理由:业界领先的企业级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厂商,中国唯一专注于开源 HTAP 领域的团队。PingCAP 核心产品 TiDB 致力于解决数据库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的关系型数据库水平扩展的世界级难题,专注于实现高性能、在线弹性扩容和分布式事务特性。
34、Yunji Technology(云迹科技)
上榜理由:开创酒店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该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疫情时期,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在酒店、楼宇、政务大厅等场景下使用机器人送客需、送外卖、送快递,承担常规业务咨询,在分担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减少人员间接触,避免二次传播。
35、Fosun Pharma(复星医药)
上榜理由:首款候选 mRNA 新冠疫苗产品 BNT162b2 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一款全球合作、基于德国 BioNTech 的 mRNA 技术平台开发的新冠疫苗产品,复星医药拥有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权益。
36、Hesai Technology(禾赛科技)
上榜理由:今年,禾赛发布了 Pandar128 - 准图相级高线数和 PandarXT 低线数激光雷达。在美国加州 DMV 公布的 66 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50% 使用了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
37、I-MAB(天境生物)
上榜理由:自研创新型 CD47 抗体 lemzoparlimab(TJC4)能够减少与正常红细胞的结合,避免临床试验中常见的严重贫血等毒副作用,并初现临床疗效。此外还拥有全球首个长效人重组白介素 7、临床上最领先的人源化 B7-H3 抗体 Enoblituzumab 等共 18 条在研管线。
38、Origin Quantum Computing(本源量子计算)
上榜理由:本源量子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 “悟源”,从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量子云、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量子计算软件系统均为自主研发。
39、CODEMAO(编程猫)
上榜理由:编程教育正在成为下一个基础学科,编程猫选择自研底层算法,契合中国学生的特点,推出一系列编程教育工具,其通过自研深入公立教育体系,逐步打造了一整套公立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40、QitanTech(齐碳科技)
上榜理由:国内第一家成功自主研发第四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并稳定获得测序数据的高科技公司,填补了国内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领域的空白,让即时检测的基因测序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41、Pony.ai(小马智行)
上榜理由:规模化生产将加速自动驾驶系统降低成本,加速商业化进程。新系统 PonyAlpha X 的生产流程包含 40 多道工序,1000 多件装配器件,最终再经历 200 多项质检项目才得以下产线。
42、Fosun Kite(复星凯特)
上榜理由:作为复星医药与美国 Kite Pharma 的合营企业,复星凯特在 3 年里不仅迅速推进全球首款获批治疗大 B 细胞淋巴瘤的 CAR-T 疗法 Yescarta 在中国的技术转移和注册临床试验,并且建成 GMP 商业化生产基地,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
43、Kwai Tech(快手科技)
上榜理由:依靠流量变现、接地气的定位和强大的产品表现力,快手击中多元市场的内容消费和表达需求,形成了强势的带货力量,培养大批主播、MCN 机构和电商产业链,推动农村脱贫事业的进展。
44、Tencent(腾讯)
上榜理由:“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腾讯已从专注互联网转变为不断探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的企业,加码基础科学领域投入。腾讯以科学 WE 大会、医学 ME 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X-Talk 四场大会为核心触发点,打造全球性科学探索盛事。
45、Lightelligence(曦智科技)
上榜理由:全球首家光子 AI 芯片企业,2019 年 4 月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2020 年,与光子芯片配套的新型算法更是展现光子计算软硬结合更多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46、Mindray(迈瑞医疗)
上榜理由:迈瑞医疗的持续增长源于在危机时期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其自主研发能力,截至今年 6 月底,迈瑞医疗共计获专利授权 2939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468 件。专利数高居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榜首,被誉为医疗器械领域 “小华为”。
47、JD(京东)
上榜理由:抗击疫情期间表现突出。京东构建了领先的智能供应链开平台,零售“下沉”到社区,实现了仓配一体与“无接触”配送,坚持运营不停摆,为数亿消费者提供不间断服务,开辟免费物资运输通道。
48、GalaxySpace(银河航天)
上榜理由:中国本土星链计划践行者。作为对于地面基站网络的补充,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已成为大国竞逐的重要布局,频段和轨道资源占领情况日趋紧俏,银河航天代表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力量迈出了一小步。
49、XtalPi(晶泰科技)
上榜理由:掌握全球最高准确度的工业级别晶型预测算法,C 轮 3.188 亿美元融资创全球 AI 药物研发领域融资额的最高纪录。目前已为全球 70 余家先锋药企提供服务。
50、AMD
上榜理由:今年正式推出锐龙 5000 系列台式机处理器,采用全新“Zen 3”核心架构,这是自 AMD 2017 年推出 “Zen” 处理器以来提升最大的一次,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