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亿元 海优威光伏组件EVA封装胶膜项目落户泰州海陵》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07
  • 6月28日,2020海陵(上海)产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上海黄浦江畔隆重举行,现场集中签约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208亿元。据了解,本次签约项目涵盖5G、新材料、智慧能源、现代物流、高端商贸等领域,项目起点定位高、科技含量足、辐射带动强,对海陵加快集聚产业资源、构建产业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将起到重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在产业投资说明会上,一个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项目十分亮眼,这个项目来自上海海优威公司。据悉,泰州海优威光伏组件EVA胶膜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亿元。该项目落户园区成果转化中心12000平米标准厂房,主要从事光伏电池组件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隆基等龙头光伏企业配套。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薄膜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光伏组件用抗PID及抗蜗牛纹的高质量EVA胶膜方面,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现已成为光伏组件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封装材料供应商之一,目前拥有自建及合资封装胶膜产能15GW,并计划在一年内通过扩产实现合计产能超过20GW。

    近年来,海陵区全力做强新能源主导产业,良好的营商环境催生出 “最大” 投资。今年3月,隆基乐叶5GW光伏组件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隆基集团在海陵投资的第三个项目。此次海优威光伏组件EVA胶膜项目的落户,正是海陵 “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 的成功实践,对强化产业链配套,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高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泰州位列全国第18位。作为泰州主城区,海陵近年来立足 “壮大城市经济、建强中心城区” 目标定位,提出 “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建靓区” 三大发展战略。借力此次沪上产业投资说明会,海陵拿出 “一个政策包、一张热力图、一张服务网、一套组合拳”,与海内外客商展开深度融合、全面接轨,希冀共赢未来。

相关报告
  • 《定增募资13亿!绿康生化拟加码光伏胶膜等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04
    • 近日,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相关议案。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30,000.00 万元(含本数), 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   (一)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海市路35号。项目总投资为75,367.06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54,000.00万元。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16,000万平方米POE光伏胶膜、12,000万平方米EVA光伏胶膜和4,000万平方米EPE光伏胶膜产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光伏胶膜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业务转型步伐,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二)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江西省上饶市玉山轴承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为39,772.01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31,000.00万元。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3,000万平方米POE光伏胶膜、6,000万平方米EVA光伏胶膜和3,000万平方米EPE光伏胶膜产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光伏胶膜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业务转型步伐,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三)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海市路35号。项目总投资为7,957.26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7,0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公司胶膜业务研发能力,从而增强公司胶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绿康生化是一家专注于微生物发酵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兽药原料药、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2017年已在深交所上市。 2022年7月,绿康生化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向旺宏中心、王梅钧购买其持有的江西纬科100%股权,后者是一家以太阳能胶膜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型技术企业。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正式跨界光伏领域。 2023年1月,该公司拟斥资60亿元投建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并收购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财报方面,绿康生化于今年4月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 3.30亿元,同比下降9.22%;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364.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368.20%。 截止报告期末,该公司净资产为5.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99%,资产负债率为51.66%。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83.30万元、-1.37亿元、7076.38万元,同比下降125.11%、增长61.44%、下降68.39%。 在2022年,绿康生化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兽药占比69.22%,生物农药占比8.92%,热能占比7.98%,食品添加剂占比5.61%,其他占比5.56%。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约1亿元,同比增加5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01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元;上年同期营收约626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9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6元。
  • 《总投资50亿元的氮化镓芯片项目落户重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5
    • 11月13日,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在大足高新区举行,该项目以研发、生产全球半导体领域前沿的氮化镓外延片、芯片为主。这项拟投资50亿元的高科技芯片项目,有望突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关键材料和制作技术方面的瓶颈,形成自主制造能力。 聚力成半导体项目占地500亩,拟投资50亿元,将在大足打造集氮化镓外延片制造、晶圆制造、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产品应用设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2500个。此外,该企业还在大足建设中国区总部、科研及高管配套项目等。 据业内人士介绍,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硅和锗为代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近年来,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成为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因具备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大、电子饱和漂移速率高、抗辐射能力强等优越性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成为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在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全球拥有氮化镓全产业链的仅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少数几家企业。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研发方面起步并不算晚,但因为在关键材料和关键制作技术方面没有取得较好的突破,国内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制造能力。 聚力成公司在大足建设的基地,是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研发基地,将有望打破上述局面。该项目建成后,可为高铁、新能源汽车、5G通讯、雷达、机器人等行业的电力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的核心部件提供大量的氮化镓高功率半导体和高射频半导部件。 该项目前期由市台办搭桥引荐,得到了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台商协会等部门的大力助推,经双方多轮磋商及长达数月的调研、专家论证,企业引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作为资方,于今年9月与大足区成功签约。目前,该项目运营公司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核心成员已陆续入驻。 自签约以来,大足区与企业双方精诚合作,仅用65天就实现开工。聚力成半导体基地的建设,将对大足乃至重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布局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