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Geotechnica:生物改性砂土通用热力学模型—理论与分析》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7-08
  • 生物矿化技术在增强砂土强度与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然而,目前用于预测生物改性砂土力学行为的系统性理论模型仍相对缺乏。

    重庆大学刘汉龙院士团队基于颗粒热力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可精确预测生物改性砂土的力学响应,并深入揭示其内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压缩与剪切刚度的各向异性分别与应力状态和偏弹性势能相关;生物改性可降低这种各向异性,显著提升砂土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通过利用弹性势能Hessian矩阵行列式,构建了考虑加载方向依赖性的极限状态面,揭示出生物改性在砂粒体系中的加固效应。硬化指数用于描述强度演化——剪切早期由弹性应变累积主导,后期则受塑性流动控制。胶结退化与硬化指数对颗粒温度和能量耗散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胶结程度和硬化指数能够抑制颗粒热运动并增加能量耗散。

    该理论模型为预测和理解生物改性砂土的力学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cta

    Geotechnica》[1]。






    [1] A General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Biotreated

    Sand:Theory and Analysis



  • 原文来源:https://doi.org/10.1007/s11440-025-02689-6
相关报告
  • 《硫化氢水合物溶解度及热力学模型构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11-29
    • 近日,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室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and thermodynamic modeling of the hydrogen sulfide hydrate solubility in wa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测量了H2S水合物溶解度,并给出了热力学预测模型。 H2S水合物溶解度是与H2S水合物处于相平衡时水溶液中的H2S溶解量,它是维持水合物稳定所需的最低H2S浓度,在含硫天然气流动保障和H2S分离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高压可视反应腔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测量了273.15-301.15K和相应温度下的三相平衡压力到100MPa范围内的H2S水合物溶解度,并基于van der Waals–Platteeuw理论建立了热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相应温压条件下的H2S水合物溶解度。 上述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经费支持,论文第一作者为吴传军助理研究员和陈姜智副研究员,两位分别负责实验研究以及热力学模型构建,蒋磊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s.2023.119474.
  • 《热电模块热电支腿布置的热力学分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10-28
    • 热电(TE)模块受温度差异的影响会产生明显的热应力和变形,从而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这项工作主要研究TE模块的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 TE模块沿水平方向(X和Y方向)延伸,并通过ANSYS Workbench执行模块的应力-应变分析。 结果表明,TE模块的内应力沿Y方向逐渐增大。 当Y方向上的TE腿数为12时,平均应力最小。当沿X方向排列的腿数为14时,模块的平均内应力可以最小化。在TE模块的设计中,X 模块的Y方向和Y方向可以分别设置为12组和14组,可以使模块的平均应力最小化,有效提高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