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保“绿岛”让中小企业“共享治污”》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wangyang
  • 发布时间:2020-12-29
  • 江苏推进建设106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基础设施,帮助3万多家中小企业破解“治污要赔、不治要停”困境

    炒饭、奶茶、炸鸡……在镇江市京口区象山街道东风步行街,100多家小吃店一字排开,小吃店人气很旺,但环境整洁有序,这里已是当地新晋网红打卡点。让东风步行街如此兴旺又保持环境整洁的,离不开江苏在全国的一项重大环保创新——“绿岛”政策。

    “东风步行街毗邻江苏大学,原来的小吃摊烟熏火燎,污水横流,街道曾想一关了之。但考虑涉及数百人就业,街道巧借‘绿岛’东风,获得‘环保贷’支持,统一铺设油烟净化管道,污水统一接管,小吃街再也不是‘蓬头垢面’。”镇江振华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华介绍,原来的小摊主们全部入驻新打造的步行街,既保住了就业,又守住了环保底线。

    疫情暴发以来,不少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生存艰难,面临“治污要赔、不治要停”的两难。今年以来,江苏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启动“绿岛”建设试点,建设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破解中小企业治污与发展难题。

相关报告
  • 《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6-04
    • 苏知发〔2018〕86号 各设区市知识产权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省知识产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5月25日 江苏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知识产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全面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指导意见》(国知发管字〔2016〕101号),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及战略运用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总体要求,以全面组织实施推进工程为抓手,以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引导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大幅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有力支持制造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激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 到2020年,全省中小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比2017年增长30%以上,有专利申请的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超过100件。 1.开展 “专利清零”行动。开展中小企业研发情况排查摸底,推动有研发投入但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加强与优质专利代理机构对接,引导服务机构深入企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开展专利挖掘。对重点中小企业首件发明专利的申请费和代理费给予一定补贴。 2.开展重点企业“专利倍增”行动。强化各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等项目对专利产出的导向,引导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专利布局,形成专利池,加大对专利大户的奖励力度。组织服务机构进园区、进企业,对中小企业专利申请、信息利用等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 3.深入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在重点产业、中小企业集聚区域,依托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专利导航研究推广中心,支持区域和企业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引导和支持企业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掌握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正确选定技术研发方向,找准区域产业定位,指导企业专利布局和创新路径,避免盲目研发,提升创新效率。 (二)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到2020年,全省中小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80%,累计超过5000件的高校院所专利转让或许可给中小企业,成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0家,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200亿元。 4.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充分发挥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中高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对知识产权资源和特色平台、运营机构的集聚功能,探索实施大型企业、高校院所“专利普惠计划”,利用交易平台将闲置专利低价向中小企业许可或转让。每年支持一批应用高校院所专利成果产业化显著的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共同运用知识产权成果,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和成果转化的群体优势。 5.积极推进专利质押融资。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融资“金惠行动”,把专利质押作为完善融资服务和担保体系的重要举措。会同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专精特新贷” “知识产权贷”等金融产品,依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确定授信放贷额度,解决专利质押评估难、放款慢的问题。大力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鼓励各地级以上市设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建立“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进一步畅通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 6.发展知识产权直接融资。引导上市企业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及知识产权等信息披露机制,鼓励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面向有核心专利、自主品牌的中小企业开展股权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 (三)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到2020年,全省10000家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5000家中小企业参与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遍参与;2000家中小企业通过标准认证或者绩效评价,其中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遍通过;100家行业“隐形冠军”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7.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推动中小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度建设和经费、人员投入,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以及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全过程。对通过贯标认证或省级绩效评价合格企业择优给予一定奖励。 8.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一批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中为园区内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使用、转让与许可、质押融资、侵权保护和维权等方面的服务。探索建立行业性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托管工作体系,实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业化管理。 9.开展“对标找差”行动。鼓励我省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瞄准行业内在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运用绩效、管理水平、保护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国内外先进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加强国内外专利申请与布局、专利与标准结合、企业品牌打造,综合运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实力和规模效益全面提档升级。支持行业“隐形冠军”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四)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到2020年,全省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结案率90%以上。1000家中小企业作出“正版正货”销售承诺,1000家中小企业通过标注相应标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主动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显著提升。 10.严格知识产权执法。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雷霆”等专项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易发、高发行业监管和整治力度,制定出台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指引,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热线功能,畅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违法举报渠道,鼓励权利人和社会各界积极举报专利违法行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1.完善维权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完善智力援助组织方式,扩大资金援助规模,提升维权援助质量和专业水平。支持各类维权援助机构探索开展诉调对接、仲裁调解等工作,整合多种纠纷解决途径,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有效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维权援助机制,推进常州、南京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构建面向特色优势产业、具有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功能的协同保护机制。 12.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实施省“正版正货”承诺计划,引导企业承诺不生产、销售、使用侵犯知识产权产(商)品,不采取不正当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依托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公共服务平台,运用专利大数据和二维码技术,开展企业专利产品验证保护,引导企业将专利与产品有效结合,展示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优势。 (五)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到2020年,全省拥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2000家,培训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工程师、企业贯标内审员及经营管理人员30000名,聘任知识产权特派员500人,企业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团队100人。 13.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集聚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中介、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咨询等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发布、检索查询、专利转让、质押融资等多项服务。培育认定一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类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满足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服务需求。 14.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活动。将知识产权纳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咨询诊断内容,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方式,对重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咨询诊断。支持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保护、调解等服务活动。建立全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库,实施专利特派员制度,采取”一企一策”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创新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推动企业尽快熟悉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应对国内外竞争挑战。 15.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把知识产权培训作为省中小企业“百千万”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依托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组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工程师和企业贯标内审员培训,为中小企业培训知识产权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明白人。优先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总监、工程师评选国家、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骨干人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经信部门要加强协调互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统筹协调,形成知识产权服务合力。各设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抓好重点突破。南通市和张家港市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作用,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新举措、新模式,组织实施一批服务效果好、带动效应强的示范项目,在全省进行经验复制、学习推广; (三)加强绩效考核。省知识产权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建立战略推进工程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 《江苏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软件企业转型升级计划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7-26
    • 苏经信软件〔2018〕584号 省大数据发展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各设区市经信委,昆山、泰兴、沭阳经信委(局):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强化大数据引领推动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数动未来”专项行动),培育融合创新骨干企业,促进我省软件企业向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模式转型升级,现组织实施2018年软件企业转型升级计划(“腾云驾数” 转型升级计划),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推荐、优选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转型成效突出的软件企业,整理汇编示范案例,全面宣传、推广转型经验。推动地方、高校、园区和有关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开放已建平台、提供各类工具,为软件企业提供转型发展所需资源,重点培育平台类企业。分行业、分领域整理发布“腾云驾数”计划企业、产品、服务推荐目录,帮助对接国家和省级工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相关工程,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一)优选 1、优选转型升级成效突出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全省征选一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实现有效转型升级的优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及其提供的优质产品、平台、服务和解决方案,并汇编成册。 2、征集重点行业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需求。从我省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征集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需求,同时从省大数据办成员单位所辖行业中征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行业应用需求,并汇编成需求目录。 3、优选“腾云驾数”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在全省优选100个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进行融合创新发展的案例,汇编“江苏省‘腾云驾数’融合创新发展案例集”,并进行推广发布。 (二)宣传 1、在《江苏软件与服务》期刊开设的“热点聚焦”栏目,重点宣传100个融合创新发展案例。 2、在“江苏软件搜索网”上,发布“行业应用需求目录”。 3、在第十四届南京软博会中心展区,展示优选的“腾云驾数”转型升级企业、产品、平台、服务、解决方案目录和融合创新发展优秀案例。 4、在“江苏软件服务”微信公众号上,展示“腾云驾数”转型升级企业、产品、平台、服务、解决方案目录和融合创新发展优秀案例。 (三)对接 1、举办江苏省企业“腾云驾数”转型升级对接推介会,宣传推介“腾云驾数”转型升级企业、产品、平台、服务、解决方案目录和融合创新发展优秀案例,进一步营造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輿论氛围。 2、省大数据办各成员单位优先推荐“腾云驾数”入选企业与所辖行业应用单位进行对接。 (四)支持 1、对优选的“腾云驾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项目申报、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省“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等重要评审中,给予适当加分,并重点推荐。 2、面向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业务升级的中小企业发放“数动未来”升级券,面向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创新提升的社会治理单位发放“数动未来”创新券。升级券和创新券可以用来补助购买“腾云驾数”目录中的平台、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3、推动地方、高校、园区和有关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开放已建平台、提供各类工具,为“腾云驾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转型发展所需资源,重点培育平台类企业。 4、帮助“腾云驾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对接国家和省级工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相关工程,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二、阶段安排 7月25日前,完成“腾云驾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产品、平台、服务、解决方案征集,以及行业应用需求目录和“腾云驾数”融合发展案例征集工作。 8月上旬完成“腾云驾数”优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名录和产品、行业需求目录和“腾云驾数”融合发展案例的优选和汇编,启动线上宣传。 8月31日-9月3日,在南京软博会“中心展区”展示转型升级成效突出的“腾云驾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和部分优秀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9月-12月,举办江苏省“腾云驾数”转型升级企业线下对接推介活动。 三、工作分工 (一)宣传发动。省大数据发展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各地方经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工作分工,转发有关文件并组织相关行业应用单位和软件企业积极参与。 (二)推动落实。请各市经信部门指导相关软件企业填报“腾云驾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申报表(见附件1)、融合创新发展案例申报表(见附件2),省大数据发展办成员单位指导所辖行业应用单位填写行业应用需求征集表(见附件3),并于7月25日前,将相关表格发送至指定邮箱:573693453@qq.com。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省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 胡锦恒,025-69652627;省软件行业协会 何满怀,025—83344015、13851662078;夏冰莹,025-83344016,13913308713 附件: 1、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申报表.doc 2、融合创新发展案例申报表.doc 3、行业需求征集表.doc 江苏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大数据发展办公室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