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具来保护妇女免受艾滋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4-18
  • 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具来保护妇女免受艾滋病毒感染。

    该工具是一种阴道植入物,可以减少HIV病毒在女性生殖道内的目标细胞数量。与传统的艾滋病毒预防方法(如避孕套或抗艾滋病药物)不同,植入物利用了一些人对病毒的天然免疫。

    当病毒进入一个人的身体时,由免疫系统动员的T细胞会感染HIV病毒。当T细胞处于休息状态,不试图对抗病毒时,它们就不会被感染,HIV病毒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T细胞处于静止状态时,它被称为免疫静止。

    “我们知道,一些药物口服都没能进入阴道,所以这个植入物可以提供一个更可靠的方式鼓励T细胞不应对预防传播的感染,因此更可靠和便宜,”Emmanuel Ho教授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是,这是否可以成为预防艾滋病毒传播的一个独立选择,或者它是否最好与其他预防策略结合使用。”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回答这些问题。

    Ho的植入灵感来自于之前在肯尼亚的性工作者的研究。在肯尼亚,Ho和Manitoba大学的研究伙伴Keith Fowke观察到,许多与HIV阳性患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他们后来发现,这些妇女拥有自然免疫的T细胞。

    他说:“观察这一点,我们问自己,是否有可能在药理学上引起免疫抑制,而药物更有可能达到感染的程度。”“我们希望通过在需要的地方提供药物,增加诱导免疫平静的机会。”

    植入物由一个空心管和两个柔软的手臂组成,以固定它。它含有羟基氯喹(HCQ),它通过管道的多孔材料缓慢传播,并被阴道壁吸收。

    这些植入物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测试,研究小组观察到T细胞的激活显着减少,这意味着阴道显示出一种免疫静止状态。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0770.html
相关报告
  • 《武汉大学科学家发现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新细胞》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1-15
    • 武汉大学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作用。9月12日,记者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侯炜教授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工作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国际美国著名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侯炜教授介绍,这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一类“桥梁细胞”,它既具有自然杀伤的功能,又能起到自我保护的功能,它是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占5%~15%,而肠道和肝脏中的50%免疫细胞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但就是这种细胞,以前研究往往只被发现在抗肿瘤和抗肝炎病毒感染中起到作用,而没有发现它在抗艾滋病病毒感染有较强作用。   侯炜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霍文哲教授团队的研究,历经3年多时间,首次发现,这种“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并且这种活性具有广谱性,既可抑制实验室保存的艾滋病病毒病毒株,也可抑制临床上分离得到的艾滋病病毒病毒株。在研究“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抑制艾滋病病毒效应的机制过程中,该研究团队发现,虽然“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对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协同受体影响甚微,但其分泌物可增强干扰素调节因子的作用,从而引起巨噬细胞发挥作用,“抗击”艾滋病病毒。此外,“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增强细胞内一种新发现的抗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因子的作用
  • 《科学家发现一种艾滋病病毒抗体》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1-11-08
    • 科学家发现一种艾滋病病毒抗体 或有望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在一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身上识别出一种艾滋病病毒抗体,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研究人员在分析100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血液样本时发现,这些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体内能够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促使人体免疫系统找到并攻击艾滋病病毒,从而不会发病。 领导这项研究的墨尔本大学教授斯蒂芬·肯特介绍说,这种抗体不能起到治愈艾滋病的效果,但如果人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前获得这种抗体,则可能起到预防效果。 肯特表示,他们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研发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相关研究报告已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