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种新冠疫苗才能降低病毒载量,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Nat Med重磅研究答疑》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由于Delta突变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以色列的报告显示,Omicron突变株的传染性可能是Delta突变株的1.3倍,也由此造成了更大的恐慌。

    Delta突变株如何达到了原始毒株2倍的传染性?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这主要是由于:Delta突变株感染后的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高1,260倍。

    Delta突变株感染后病毒载量是原始新冠病毒的1000多倍!

    疫苗接种目前是预防感染COVID-19的关键手段,但之前对于“疫苗接种是否能够降低突破性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一直没有定论,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上传于medRxiv的一项研究,是否接种疫苗不影响感染者病毒载量。

    但这些研究有着类似的不足:只是简单区分接种疫苗与否,而未考虑接种了何种疫苗、接种状况和接种时间如何。

    而更多的证据显示:不同疫苗、是否完全接种、接种后时间延长,都影响着疫苗的有效性。

    以色列研究者在Nat Med发表了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研究,结果显示:完全接种BNT162b2及加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疫苗接种显着降低了Delta突变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

    本研究在测序时区分了三种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E, N和RdRp,并对其循环阈值(Ct,Ct值越低说明病毒载量越高)做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的参数包括:感染时的疫苗接种后时间段、是否加强接种;并以性别、年龄等做了校正。

    结果显示,完全接种BNT162b2 mRNA疫苗后,接种者的Ct值显着增高;在接种两个月后开始减弱,并在接种6个月时几乎降低到未接种者的水平。

    但加强接种后,接种者的Ct值再次增高。

    作者通过图1更清楚地展示了Ct值随着接种时间及接种状态而变化的趋势。并且这种变化在不同病毒基因测序、不同年龄段、患者是否重症等情况下均观察到了一致的结果。

    由此,研究者认为,完全接种BNT162b2 mRNA疫苗,不仅可以预防感染COVID-19,在完全接种初期,疫苗可有效降低Delta突变株的病毒载量,降幅约为10倍。

    疫苗接种降低突破性感染者病毒载量的效果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并在接种约6个月时几乎降低到未接种疫苗者水平。但是,加强接种BNT162b2可以再次降低突破性感染者病毒载量。

    这项研究首次解决了疫苗差异、接种状态及时间等因素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对“确定疫苗接种能够降低病毒载量”的结论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不同,所以该研究结果仅适用于新冠mRNA疫苗BNT162b2。

    另外,尽管病毒载量是检测感染的常见指标,但PCR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活病毒,所以病毒载量与传染之间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3946.html
相关报告
  • 《大型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接种新冠疫苗比自然免疫更有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12-21
    • 新冠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防止感染和感染后的重症及死亡风险,而感染新冠病毒后诱导的自然免疫同样可以防止再次感染。那么,接种新冠疫苗与自然免疫相比,在预防感染,以及对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防护方面,哪个效果更好呢?   2022年12月14日,雷根斯特里夫研究所、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和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期刊发表了题为:SARS-CoV-2 Infection, Hospitalization, and Death in Vaccinated and Infected Individuals by Age Groups in Indiana, 2021?2022 的研究论文。 这项首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比较了新冠疫苗与自然免疫在预防因任何原因(包括COVID)死亡、住院和急诊科就诊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的人从疫苗接种中受益明显大于从新冠感染中获得的自然免疫力,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死亡率较低,这在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尤其突出。 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的全因死亡率和住院率比因感染新冠病毒获得自然免疫力的人低37%。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因各种原因到急诊室的概率比因感染新冠病毒获得自然免疫力的人低24%。 这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应该鼓励接种新冠疫苗,而不是依赖自然免疫。这项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的新冠感染率高于之前感染过新冠后的再次感染率,但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比自然免疫更好。 研究团队将整个印第安纳州的新冠检测和免疫数据与新冠患者病历相结合,比较了至少接受过1剂新冠疫苗的人与先前感染过新冠的人的感染累积发生率、全因急诊科就诊、住院和死亡率。 该研究得出结论,相比因感染新冠病毒而获得自然免疫力,接种mRNA新冠疫苗者的全因急诊科就诊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突出了疫苗接种在真实世界中的好处。这些数据提示了我们——在安全有效的疫苗可用的情况下,不应依赖自然免疫。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为之前的研究调查了新冠特定的急诊、住院和死亡率,但没有包括非新冠相关病例。而这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证实,mRNA新冠疫苗使人们远离重症和住院,并降低了全因死亡风险,而这在各个年龄组都看到了这种模式。
  • 《国内首个!石药集团新冠mRNA疫苗获紧急使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3-22
    • 3月22日,石药集团(1093.HK)公告,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石药集团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 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mRNA疫苗产品,证明了石药集团核酸平台的研发实力。 SYS6006为石药集团自主研发涵盖Omicron BA.5突变株核心突变位点的mRNA疫苗,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应急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已在中国完成I、II期和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通过超过5500人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SYS6006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主要不良事件为发热、注射部位疼痛,且主要为1、2级。相比于成年组,老年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大幅降低,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更好的风险获益比。加强接种1剂SYS6006后,14天的针对Omicron BA.5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36,是加强接种前的83倍。在灭活疫苗2剂或3剂基础上接种1剂SYS6006的序贯加强免疫,SYS6006显示出对Omicron BA.5、BF.7、BQ.1.1、XBB.1.5、CH.1.1毒株有很好的交叉中和作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基础免疫,还是序贯加强免疫,SYS6006都可以持续诱导针对野生株、Delta、Omicron BA.2和BA.5株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水平,且针对不同毒株的细胞免疫强度大致相当。 在疫情期间(2022年12月10日-2023年1月18日)开展的4000例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研究编号:SYS6006-008)中,以重组蛋白疫苗为对照,观察加强接种后7-28天,SYS6006的保护效力为70.2%(95% CI:53.6%-80.9%);观察加强接种后14-28天, SYS6006的保护效力为85.3%(95% CI:56.9%-95.0%)。 该产品采用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具有生产能力更强,工艺重现性更好,容易实现放大和规模化生产的优点。该产品质量一致性好,所有送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批次样品检验结果均合格;且产品稳定性好,可在2-8°C长期贮藏。 石药集团将充分考虑当前新冠病毒变异特性,预测未来毒株的变异趋势,推进针对新变异株的迭代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并积极推动该平台上其他产品的开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