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发展:新进展、新趋势》

  • 来源专题: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
  • 发布时间:2021-01-05
  • 神经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大脑,加速推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手段和策略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神经科学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还将推动类脑智能的发展。该文基于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方向预测及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对神经科学和类脑智能国内外发展态势的系统总结,进一步分析了各国脑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化;总结了近几年脑图谱绘制、脑区神经环路解析、脑疾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以及相关技术进展;梳理了国内外神经技术企业的重点研发方向和投融资情况,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潜在影响。

相关报告
  • 《脑科学发展态势及技术预见》

    • 来源专题: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
    • 发布时间:2021-01-05
    • 脑科学研究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领域,孕育众多颠覆性技术。在21世纪第2个10年,脑研究领域迎来"第二次浪潮"。本文梳理了对全球神经科学和类脑智能的发展趋势、重大科技突破与战略布局,分析了中国在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了神经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预见和战略路线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开展的脑科学技术预见相关工作。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白皮书》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发布时间:2023-06-09
    •      一、应用价值   通过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为科技创新、产品转化和科学监管等提供数据支撑。      二、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是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战略新型产业,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当前,在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应用场景持续创新,商业进程不断加速,发展环境逐渐优化。但产业整体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多方面挑战与困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此阶段,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智能化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作组联合行业代表企业,共同编制发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为业界厂商、政府机构等相关方提供有益思考,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完成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乐普医学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脉得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朗开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骨圣元化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普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凯沃尔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海迩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科尚易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康未病医学有限公司      四、成果概况    成果: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白皮书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白皮书》第一章介绍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背景,包括发展意义、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政策战略。第二章从产业生态、典型模式、商业进程、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态势。第三章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第四章进一步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五类产品进行归纳,并分别给出典型的产品案例供产业界参考。第五章和第六章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难点,并给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五、下一步工作    计划持续监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针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各细分应用场景和技术领域开展细分研究,定期撰写发布相关白皮书、研究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