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条件下等离子体电解液化生物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11-26
  •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等离子体电解液化生物质的排放特性、参数、含水量和机理。与酸性条件下木屑的液化相比,放电过程由电晕过渡到火花放电,液化时间稍长(8min),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生物油的氢pondus Hydrogenii (pH)为7.54。采用单因素法对木屑液化的最优参数进行了分析,发现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最优参数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液化机理不同造成的。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液化速率保持不变,因此含水率延长了处理时间,但不影响液化速率和产品质量。为分析碱性条件下液化纤维素生物质的普遍性,分别对玉米芯、稻草和棉花进行液化。我们发现,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液化时间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等离子体电解液化高效加热溶液,高效催化生物质液化,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质转化技术。

相关报告
  • 《石墨烯等离子体的基本极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29
    • 等离子体极谱是光和移动电子的混合激发,可以限制长波长辐射在纳米尺度上的能量。等离子体极化子可能使许多高深莫测的量子效应,包括激光,拓扑保护2,3和偶极禁止吸收。实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长时间的等离子体生存期,这是众所周知的难以实现的高度受限的modes5。等离子体极谱法在狄拉克准粒子和红外光子的石墨烯-杂化体中提供了一种研究纳米尺度上的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平台。然而,石墨烯中的等离子体耗散是实体化的,其基本极限仍未确定。本文利用纳米尺度红外成像技术,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高迁移率的石墨烯在高迁移率下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等离子体极化的传播主要受到封装层的介电损耗的限制,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微小贡献。在液氮温度下,固有的等离子体传播长度可以超过10微米,或50个等离子体波长,从而为高度受限和可调的极化子模式创造了记录。我们的纳米尺度成像结果揭示了等离子体耗散的物理性质,并将有助于减少异质结构工程应用中的损失。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3日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生物活性植物化学成分含量》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韩宇静
    • 发布时间:2019-07-09
    • 对6个泰国发芽糙米品种(Germinated brown rice, 简称GBR)与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发芽糙米品种(cold plasma-treated germinated brown rice, 简称PGBR)的生物活性植物化学成分变化进行了比较。在最佳等离子条件下处理后,最敏感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根长和苗高分别提高了84%、57%和69%。对所有水稻品种而言,发芽糙米和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发芽糙米的抗氧化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相反,2天的发芽期中,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发芽糙米组的γ-谷维素含量高于发芽糙米组。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发芽糙米组某些品种的总酚类化合物、总维生素E、某些简单酚类、植物甾醇、三萜类和花青素的含量比发芽糙米组的含量高出一天的量。相比之下,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发芽糙米和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发芽糙米样本中2-乙酰-1-吡咯啉的浓度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