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发布基于内存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美国IBM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研究人员实现了在内存计算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发明了一种可以运行在100万个相变内存(PCM)上的无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有望比传统计算机在计算速度和能耗利用效率方面提升200倍,非常适合实现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高密度、低功耗、大规模的并行计算系统。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内存计算或可计算储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概念,其原理是运用内存设备的物理特性同时进行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不采用传统上的内建缓存,并通过总线连接外部内存的阶层式架构,而是省略总线设计,直接把内存和 CPU 核心做在一起,尽最大的可能消除计算过程中因数据迁移所造成的延迟,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IBM此次设计的内存计算架构中使用的相变内存设备由两个电极包夹着一层锗锑碲复合材料构成,微弱的电流可以使其加热,复合材料内部状态随着温度上升而发生改变,从无定形态变成晶态,利用了结晶动力学原理进行运算。这与IBM公司2016年8月发布的人造神经元的工作原理相同。 未来,IBM可能继续将人造神经元与内存计算架构相结合,像大脑一样,使逻辑的产生以及信息的存储都在同一处发生,非常适合于人工智能计算。这一成果也是IBM创造“人工大脑”的又一最新进展。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0-14
    • 11日,在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 据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共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发展现状、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表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未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布白皮书的目的是在‘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提升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会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计算中心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不要盲目地重复建设和盲目地去抢占计算中心这样的基础资源,未来整体的全球经济可能不会迅速走出低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聚集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打造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发展的基础设施。”赵志耘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演进和变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重点工作是解决“自主化”的问题,让关键技术安全、可靠。 赵志耘表示,我国已经批复的人工智能试验区有13个,未来还将批复其他的人工智能试验区。选择第一个计算中心开工建设的实验区发布“白皮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将引领未来实验区的建设。 9月初,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据了解,目前,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
  • 《IBM宣布与AMD合作开发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架构》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8-28
    • 8月26日,IBM和 AMD共同宣布,计划合作开发基于量子计算机和高性能计算相结合的下一代计算架构,即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AMD 和 IBM 正在合作开发可扩展的开源平台,利用 IBM 在开发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量子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及 AMD 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加速器方面的领导地位,重新定义计算的未来。 量子计算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示和处理信息的方式。经典计算机使用的位只能是“0”或“1”,而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则根据自然量子力学定律表示信息。这些特性使计算空间更加丰富,可以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超出了仅靠经典计算的范围,包括药物发现、材料发现、优化和物流等领域。 “量子计算将模拟自然世界并以全新的方式表示信息,”IBM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说。“通过探索 IBM 的量子计算机和 AMD 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如何协同工作,我们将构建一个强大的混合模型,突破传统计算的极限。” “高性能计算是解决世界上最重要挑战的基础,”AMD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Lisa Su 博士说。“随着我们与 IBM 合作探索高性能计算和量子技术的融合,我们看到了加速发现和创新的巨大机会。” 在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架构中,量子计算机与强大的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协同工作,这些基础设施通常由 CPU、GPU 和其他计算引擎支持。在这种混合方法中,问题的不同组成部分由最适合解决它们的范式来处理。例如,未来量子计算机可以模拟原子和分子的行为,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经典超级计算机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分析。这些技术共同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AMD 和 IBM 正在探索如何将 AMD CPU、GPU 和 FPGA 与 IBM 量子计算机集成,以有效地加速一类新型新兴算法,这些算法目前超出了任何一种独立工作的范例的范围。拟议的努力还可以帮助推进 IBM 在本十年末提供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愿景。AMD 技术有望提供实时纠错功能,这是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要素。 这些团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初步演示,以展示 IBM 量子计算机如何与 AMD 技术协同工作以部署混合量子经典工作流程。两家公司还计划探索 Qiskit 等开源生态系统如何促进利用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的新算法的开发和采用。 IBM 已经开始迈向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无缝集成的愿景的第一步,包括最近与 RIKEN 合作,部署 IBM 的模块化量子计算机 IBM Quantum System Two,并将其与世界上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之一 Fugaku 连接起来;以及与克利夫兰诊所、巴斯克政府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行业领导者合作,展示如何将量子和经典资源结合起来可以为难题返回有价值的结果,而这超出了经典计算机本身所能做到的范围。 AMD CPU 和 GPU 为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 Frontier 提供动力,这是历史上第一台正式打破百亿亿次级障碍的超级计算机。如今,根据 TOP500 榜单,AMD EPYC? CPU 和 AMD Instinct? GPU 技术也推动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 El Capitan,使 AMD 成为世界上两台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提供动力。除了高性能计算之外,AMD CPU、GPU 和开源软件还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和云提供商提供众多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