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前9个月新增装机1510.44万千瓦 71.5%为清洁能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0
  • 截至9月底,国家电投今年新增装机1510.44万千瓦,创历史新造,其中71.5%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这使得集团公司的清洁能源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2.9%,增强了集团公司盈利能力,也为集团公司向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报告
  • 《国家电投前9个月新增装机1510.44万千瓦,71.5%为清洁能源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从国家电投了解到,清洁能源装机增量是国家电投瞄准“2035一流战略”,打好“增量牌”的一个缩影。截至9月底,国家电投今年新增装机1510.4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71.5%为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这使得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2.9%,增强了国家电投盈利能力,也为国家电投向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电投党组汇聚众智,研究确定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不断谋划清洁能源项目增量,加强清洁能源投资,推动国家电投从传统能源企业向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转变。截至目前,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装机与2018年初比增加了3851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提高近8个百分点,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太阳能发电新增产能644.75万千瓦。主要有黄河公司在青海海南州建设7个光伏电站共240万千瓦,该项目为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点项目,也是国家电投“三个一批”首个保电价项目,如期在“930”前投产。中国电力在辽宁朝阳建设的全国首批单体容量最大的平价光伏示范项目,项目利用2.2万余亩岩石荒山建设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不仅解决了当地3260余人的就业,还有效改善了荒山的植被生长环境。海外业务方面,国家电投在越南收购的3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落地。 风电新增产能390.51万千瓦。主要有黄河公司在青海海南州建设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165万千瓦风电项目,江苏公司和能源工程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数字化、智慧化海上风电——江苏滨海南H3海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中国电力在扎纳塔斯投资建设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10万千瓦)首批风机于国庆前并网,获得哈萨克斯坦人民的赞赏。同时集团公司在新疆的木垒风电三期顺利并网。广西公司于7月份建成华南最大高山风电场群,全部装机60万千瓦。 综合智慧能源方面,4月,国家电投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湖北分公司荆门天然气多联供项目1号机组投产;9月,中国电力在广东东莞立沙岛建设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该项目是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和珠三角几何中心的重要电源点。除投产项目外,目前有贵州金元威宁百万新能源基地(二期)87万千瓦、黑龙江公司安达市(二期)20万千瓦光伏平价项目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在建风电规模接近1000万千瓦,包括江苏海上风电H4、H7项目(80万千瓦)等,已经开工的综合智慧能源有海南洋浦港口岸电、吉林经济开发区项目等。
  • 《前2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2349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3
    • 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2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49万千瓦,相当于1个多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比上年同期增加790万千瓦。其中,水电194万千瓦、火电473万千瓦(包含燃煤、燃气、生物质发电等)、风电57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86万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9万、217万和761万千瓦,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95万和115万千瓦。 “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80%,显示我国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抽水蓄能发电投产装机规模也在逐渐增多,1—2月,抽水蓄能发电新投产60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在建规模已经超过了常规水电站,针对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要求,抽水蓄能电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水电投产的主力。 截至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9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22.7%。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占到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7%左右。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情况方面,1—2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9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小时。其中,核电119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8小时;风电32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96小时;太阳能发电18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小时。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电力系统分析室主任元博分析,1—2月,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气候因素影响下的正常波动,整体新能源利用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从发电量看,1—2月电力生产由降转升,全国发电量13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上年12月为下降2.1%;除风电外,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不同程度增长。“全国电力运行平稳有序,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元博说。 电力投资完成情况方面,1—2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71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火电70亿元,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94亿元,同比增长153.7%。元博认为,火电完成投资同比有所增长,有利于提高电力安全供应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