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需扩建石油管道来提升竞争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20
  • 加拿大石油生产商协会(CAPP)在最新一期的年度原油、市场和运输报告中表示:加拿大原油产量在增长,但管道容量并没有随之增大,这会削弱该国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CAPP预计,到2035年,加拿大原油日产量将上升到560万桶,其中大部分来自砂油田。这一数据要比油砂生产商目前所开采的原油量多出了140多万桶,但目前,加拿大已经出现了管道容量不足的问题。

相关报告
  • 《Permian管道竞争升温》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1-06
    • 2020年1月3日,5条新的输油管道将开通在佩尔米安盆地到2021年,扩大产量和外向能力之间的差距。到2021年,佩尔米安盆地将开通5条新的输油管道,从而扩大产量和外向能力之间的差距,这已经刺激了中游的减产,并可能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据Rystad能源公司(RystadEnergyAS)称,西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油田的生产商每天的原油日输送约为472万桶。相比之下,随着新管道的上线计划,未来两年,近600万桶的管道产能将增加约350万桶。这些计划项目大多是在Permian的年增长率为每天超过100万桶时宣布的。现在,一些分析师认为,年增长率放缓至每天65万桶,老油井产量减少,石油公司准备今年限制支出,以提高投资者的回报。晨星公司研究主管桑迪?菲尔登(Sandy Fielden)表示,竞争将加剧,尤其是寻求续签即将到期的长期托运合同的管道公司,包括那些寻求进行新管道项目的公司。"有些项目有可能被取消或合并,这将取决于托运人的承诺。"此外,去年,沿海地区原油价格与彼米安的米德兰(Midland)之间的差价大幅下降,使托运人支付管道费后更难赚钱。石油区传统管道的运营商去年已经开始削减关税,以保留或诱使托运人保持其系统满负荷。8月,能源转移合作伙伴LP降低了其Permian快递系统部分用户的价格,而麦哲伦中游LP为其Bridgetex管道上的大批量托运人发放了奖励费率。Epic管道公司在线路投入使用前将运输费率降低了一半。产油国警告称,他们准备今年抑制支出,以提高投资者的回报。ESAI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析师伊丽莎白·墨菲(Elisabeth Murphy)表示:"Permian确实在放缓。" 旧井的下降超过了新井,而且没有足够的钻机来抵消传统油井的下降。"项目运营商容量 ('000 b/d) 路线开始时间米德兰到ECHO 4企业产品合作伙伴 450 米德兰-ECHO,德克萨斯州东南部 2021EPIC EPIC 中流 600 Orla, 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 1Q 2Q 2020 Jupiter 管道 木星 1,000 珀米安盆地-布朗斯维尔, 得克萨斯州 1Q 2Q21 米德兰-到 ECHO 3 企业产品合作伙伴 450 米德兰-ECHO, 得克萨斯州东南部 3Q 2020 Wink 到 韦伯斯特埃克森美孚 1,000 Wink, 得克萨斯州 1H 2021 海马高草能源 800 库欣, 俄克拉荷马州- 路易斯安那州 2021 年中游 600 路易斯安那-LOOP 1H 2020旅行者管道麦哲伦, Navigator Energy 250 Oklahoma 到德克萨斯州 4Q 2020 Red Oak 管道菲利普斯 66 400 俄克拉荷马州到得克萨斯州 2020 年 1季度红河管道平原,Delek 85 Oklahoma 到德克萨斯州 2020 年"新管道启动,如仙人掌 II 启动和史诗在夏天启动,使我们在容量上超过顶部,"约翰·奥尔斯,能源顾问特纳梅森公司执行副总裁说,"现在,有多余的容量。对于仍处于提案阶段的管道,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和休斯敦之间的价差从一年前的每桶10多美元缩小到2.50美元左右,这无济于事。这意味着从彼米安开往海湾的运输成本将不得不更加便宜,使利润率紧张。菲尔德恩说,最终,只有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司启动的项目才有机会成功。
  • 《深圳:4个1000亿助力民企提升竞争力》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2-06
    • 深圳大手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最新出台的政策提出:减负降成本、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实现新增民营企业发债等均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记者获悉,深圳市政府制定的《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昨日正式印发,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五条举措条条都是“干货”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包括五条举措。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落实税收优惠、降低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费、加大工会费返还、降低用房用地成本、清理供电加价、整治“二房东”等方面为企业降负减成本。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从扩大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推动小微企业还本续贷无缝对接、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民营企业发债支持等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建立长效平稳发展机制。在缓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工作基础上,扩大基金规模,将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加强民营企业重大危机及民营企业家市外纠纷应急协调处理。 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对民营企业实施梯度培育,加大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的引进、培育和支持力度,支持百强企业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在深圳投产落地,促进重点民营企业扎根深圳,推动民营企业上云。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权利,完善行政执法,加强企业信用修复,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历史问题,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 “四个千亿”支持力度大 《若干措施》重点内容可概括为“四四三二”,即四个千亿、四个计划、三个机制、二个平台。 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若干措施》在降低税费、用地成本、用电成本、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基础上,提出新增“三降一缓一返还”,即至2019年底阶段性降低企业医疗保险费率1个百分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0.5个百分点,降低工伤保险费率30%;亏损满1年的民营企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同意,可以申请缓交住房公积金;提高工会费对小微企业工会的返还比例,由60%提高到70%。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实现2018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超过1000亿元。 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深圳将“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由20亿元扩大到50亿元,覆盖对象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非法人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据悉,资金池资金对银行机构为深圳上述经济主体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提高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容忍度,撬动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实现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用好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参照央行信用背书中债增模式,安排100亿元发债增信资金,为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资金支持,建立多方风险分担机制,增强投资者对担保债券的信心,降低民营企业债券发售难度和发行成本,推动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帮助我市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发债融资。 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前不久,深圳及时出台《关于促进我市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安排150亿元资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通过债权(100亿元)、股权(50亿元放大至200亿元规模的基金)两种方式缓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截至11月2日,共已决策为25家上市公司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为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纾困力度,《若干措施》提出由市政府安排一定资金出资引导,通过制定让利措施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组建总规模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据悉,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重点用于解决深圳优质民营上市企业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优质上市公司流动性紧缺问题,以及对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救助或资金支持。 培育更多500强企业 《若干措施》提出四个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百千万培育计划。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说,深圳民营企业量大面广,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有“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服务需求差异巨大。《若干措施》提出对民营企业实施梯度培育:第一,2018年完成“小升规”工业企业1000家,对首次升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第二,以市场化择优遴选机制为主,以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新三板企业、中小微基金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为基础,建立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库,3年内实现入库企业10000家,给予重点培育、优先扶持,力争培育出一批上市企业、领军骨干企业;第三,认定100家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在用地和重大项目上给予保障,力争培育若干中国民营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 百强企业稳增长行动计划。旨在把深圳市、区百强企业符合产业导向的投资项目留在深圳。深圳有关部门将及时了解掌握百强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投资计划,根据其发展需求合理配置资源,给予优先保障,支持其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项目在深圳投资扩产,为全市产业及工业投资增长提供支撑。 优质企业扎根行动计划。据悉,深圳上市公司众多,但产业空间瓶颈十分突出。《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建设上市企业总部大厦,并由各区政府优先通过牵头建设上市企业联合总部大厦等方式,解决辖区上市企业总部空间问题;一定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由市政府统筹协调解决,为包括上市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扎根深圳留足空间。 推出中小微企业上云计划。按照工信部今年出台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的要求,深圳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并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让利、企业团购”方式,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争取到2020年实现上云企业达到10万家。 《若干措施》同时提出,建立民营企业重大危机预警救助机制、深圳民营企业家市外纠纷应急协调处理机制、民营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服务机制等三个机制,开通与设立企业投诉受理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两个平台,千方百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