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宝为电动车市场开发创新隔热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19
  •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迅速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制造商推出功能更强大、充电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的电池,电池发热问题和起 火风险将更加突出。安全的重要性促使中国的监管机构加快颁布相关标准,以满足热防护和防火需求。当一家全球汽车制造商寻求科德宝为其电动汽车的电池外壳开发一种新材料,以满足中国严苛的易燃性标准时,科德宝的密封专家深知研发工作的起点:科德宝公司为航空航天工业开发的一系列耐热材料。

    科德宝对航空航天行业材料的引燃或燃烧特性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科德宝旗下的密封技术集团掌握成熟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能够防止火 灾蔓延,并在极端作业环境下提供热防护。通过不同行业之间技术的成功转移,科德宝密封技术集团在北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新型硅基材料,该材料符合国际易燃性标准。此标准要求材料在接触火焰后立即自动灭火。“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航空产品组合和技术专长,显著缩短了客户产品开发周期。”科德宝密封技术集团的业务开发经理托德·布莱尔(Todd Blair)表示:“ 随着新电动汽车安全法规的出台,业内将着力开发可满足电动汽车中电池以外部件的易燃性、热防护及防火要求的材料。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性能及安全标准。”

    为此,科德宝的材料专家已着手研发更先进的防火材料。此类材料现已进入现场测试阶段,不仅能够在接触火焰时控制火势,还能够在超过1000°C的温度条件下保护电池和周边零部件。这种新材料的配方经专门研发,符合最严格的易燃性测试标准,将助力汽车制造商提升热管理和乘客安全水平。比如,科德宝开发的一种先进材料,能够在长达15分钟内,防止火焰在车内蔓延。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在将两部现有标准合并为一部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该标准现预计将于2019年7月发布。“随着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日益担忧,加上安全法规越来越严格,中国的主机厂和电池系统供应商将更加重视电池热管理的性能。我们已做好准备,为客户提供基于我们领先材料专长的增值解决方案,”恩福(中国)战略业务开发总监兼新能源汽车部门经理李建文博士(Dr. Clemens Elliger)表示。恩福(中国)是科德宝密封技术集团和日本NOK株式会社出资组建,旨在为高速成长中的中国市场提供创新密封解决方案的联营公司。

    目前,恩福(中国)正在中国大力拓展电动汽车配套业务,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锂离子电池应用、电动动力总成应用以及燃料电池应用领域。恩福(中国)采用领先技术开发具有出色热管理性能的材料,耐受极端条件下的温度范围。基于科德宝密封技术集团在工程和材料领域的技术专长,恩福(中国)自2018年初起与全球汽车制造商及国际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电池隔热材料。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27054
相关报告
  • 《全球材料行业未来10大趋势和创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1-18
    • 工业4.0不断发展,能源、汽车、物流、制造、建筑及其它工业领域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变化带来对新材料的需求。 材料行业的趋势包括:可持续性,轻量化,3D打印和表面工程解决方案,智能材料的开发,纳米技术和具有增强特性的先进复合材料。此外,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数据管理实践的广泛采用使科学家们能够更快地探索和开发新型材料,从而将新材料技术市场化时间从几十年缩短到了几年。 树状图:行业趋势对材料行业的影响 树状图描述了十大材料行业趋势对企业2020年及其后的影响。新创企业现在正在开发可持续,智能、响应型材料以及对材料物理性能改善。例如,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热适应性织物或柔性显示器。包括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在内的新型配方为现有材料赋予了新的功能,同时扩大了创新范围。增材制造,先进复合材料和2D材料也促进了各种轻量化材料的发展。除了材料信息和管理,表面工程还影响到能源,汽车和建筑到生物技术,医疗保健和纺织等多个行业。 ●2020年及2020年以后材料行业10大趋势● 1.可持续材料 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物迫使政府起草各种法规。如果从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内部流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挑战。建筑,汽车,包装和制造行业的公司正在将可持续材料整合到自身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并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其流程。最终,这些努力旨在减轻地球上的废弃物。可持续材料还为循环系统提供了动力,实施循环经济。Spectalite – 生物基材料印度初创公司Spectalite旨在协助汽车,物流,包装,酒店和消费品行业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pectalite基于农业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生产可生物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的化合物。这家初创公司的产品在保护自然沉积物和森林的同时,还确保了对现有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eCO2Blocks – 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葡萄牙初创公司eCO2Blocks 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制造可持续建筑材料。其主要产品为不含任何水泥的碳负路面砖——利用工业废物,非饮用水和二氧化碳吸收技术,不挪用自然资源。 2.智能材料 为了迎合某些特定行业项目的需求,企业正在开发具有特定应用特性的新型材料。材料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可以去创建具有可编程属性的智能材料,这些材料对自外部因素的刺激做出反应或者反馈动作。涌现大量公司致力于设计具有多种特性的材料和产品,如热致变色,电致变色,光致变色,压电性,形状记忆,自我修复和相变属性以及其他特征。Memetis –高性能执行器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技术,德国初创公司Memetis 制造了超紧凑的微型执行器。形状记忆效应能够让材料保持极端的变形,条件合适可以恢复为原始形状。因此,即使在狭小或密实的安装空间中,执行器可以照样工作。Memetis为消费电子,电信,光学技术,移动性和工业4.0领域提供解决方案。Sorex传感器–薄膜体声谐振器(FBAR)技术Sorex Sensors是一家英国初创公司,开发了一种硅晶片上的高灵敏度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使用的是薄膜压电材料。Sorex Sensors利用FBAR技术来产生压电效应,从而使其能够以飞克级精度准确检测温度和质量变化。这就让低功耗要求的小型设备可以对外部刺激做出响应。该解决方案的一些应用包括薄膜计量以及气体和颗粒物监测。 3.纳米科技 纳米级材料的特性显而易见。不断丰富的纳米材料家族,如纳米纤维,纳米管,同素异形体,量子点 (QD)和其他纳米结构为工业产品的性能增强带来无限可能。借助纳米颗粒的力量,同时期的公司可以确保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电子,能源,移动性和制造领域。Nanolumi –钙钛矿纳米晶体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初创公司Nanolumi 使用其可靠且安全的钙钛矿纳米晶体来克服电子显示器QD技术的弱点。这家初创公司结合了无镉原料,广泛的光谱覆盖范围,更纯净的色彩性能以及大批量量产适用性的优势。Nanolumi的产品还计划取代用于高级电子产品的常规钙钛矿纳米晶体和QD。BNNano –增强氮化硼纳米管总部位于美国的初创企业BNNano 生产具有超疏水性,高电绝缘性以及高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氮化硼纳米管。该公司提供粉末,中间合金,母料和定制混合物,以增强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和纺织应用以及辐射防护和热管理的性能。 4.增材制造 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正在奋力赶超传统的热塑性塑料,为材料的使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定制性和功能性和更少废料。3D打印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了金属,合金,陶瓷,纤维及其化合物的升级。增材制造技术促进全新的且耐用的聚合物长丝的性能改善,如导电性,熔融性,紫外线(UV)和耐化学性等特性。MAT3D –复合高分子材料意大利初创公司MAT3D 正致力于开发用于增材制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以增强其功能属性。该公司的目标是可替代金属3D打印的高性能塑料以及具有增强的电,磁,抗菌和热机械性能的各种树脂,以用于工业市场。彩色3D材料– 3D打印聚氨酯总部位于美国的初创公司Chromatic 3D Materials 生产了一组耐用的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用于3D打印,同时具有适应性和弹性。Chromatic 3D Materials提供很高的定制性空间以及与添加剂的兼容性,同时还确保了最终产品的质量。Chromatic 3D Materials的产品可满足汽车,制造和消费品市场等需求。 5.轻量化 从航空航天到汽车的各个行业,都在寻找创新的方法来减轻多余的重量,从而提供出色的燃油效率和操控性。这推动了对铝,镁和钛等材料以及高强度塑料和碳纤维的研究。这些材料减轻因其较重零件而引起的环境和运营负担。轻量化还提供了与同类产品相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TxV Aero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制造总部位于美国的初创公司TxV Aero 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定制层压材料和复合材料成品,用于商业航空航天领域,包括电动垂直起降(eVTOL)工具。该公司使用先进的技术制造具有定制功能的轻质热塑性塑料组件,包括层定向,垫层,近最终形状等。此外,TxV Aero致力于改装航空应用,以提高整体生产率。Fibratech –复合材料汽车车轮波兰初创公司Fibratech 希望去克服铝汽车领域的性能局限。因此开发了碳纤维增强的复合金属混合物汽车轮毂。与锻造铝轮毂相比,Fibratech的材料可实现总体质量的减轻,刚度的提高和设计的可定制化。 6.材料信息学 如今,大公司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处理材料,信息学、计算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原理技术更强化这种变化。这样材料数据可以被精心编排和模型化。此外,除了从复杂的材料数据中可靠的优选出科学见解的能力外,信息还加快了研发(R&D)的时间表,节省了以前耗时且耗力的过程。Kebotix –自动驾驶材料发现实验室美国初创公司Kebotix 开发了一种自主运行实验室解决方案用于材料研究,以加快对新材料的探索。这家初创公司利用大数据管理,基于AI的决策,专用机器人和便利的交互界面来简化科学家的周期往复的工作。该公司对应对可持续性,公共卫生和有害工业物质方面的挑战特别感兴趣。Matelligence –基于AI的材料筛选加拿大初创公司Matelligence 计划为材料科学专家提供数据驱动的材料工具用来探索新材料。他们的解决方案包括具有专利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技术,以减少科学实验次数并加快筛选程序。Matellligence的平台针对清洁能源,电子,制造等领域。 7.先进复合材料 工业应用的迅速增加也带动了多种复合或混合材料的发展。为了提高性能和符合法规,降低成本并结合客户的喜好,新创公司计划在树脂,纤维,基材,基体和饰面材料方面进行创新,以制造定制复合材料。这些解决方案提供了针对特定用户的高级应用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工业4.0和移动性市场。AMP Industrial –螺旋桨用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总部位于美国的新创公司AMP Industrial 制造用于无人机系统(UAS)的先进复合材料。这家公司在工程单向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方面拥有技术专长。AMP Industrial的复合材料的优势在于其高的比强度和材料韧性,以及为高性能应用方面的可定制化设计。ARCEON –耐高温复合材料(HTRC)荷兰初创公司ARCEON 为卫星,火箭和发动机零件提供创新的耐高温复合材料(HTRC)。他们的产品可承受超过1000摄氏度的温度,保持低热膨胀系数,包含轻质材料,具有增强机械强度和耐用性。 8.石墨烯和2D材料 纳米技术的突破使材料科学公司能够为2D或单层材料布置路径。二维材料固有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可为工业应用提供增强的功能。但是,除石墨烯之外,大多数2D材料(例如锗烯,硅烯,锡烯和磷烯)仍在开发中。作为首个实现商业化的2D材料,石墨烯可在众多商业化市场中提高拉伸强度,片内强度,表面耐久性,电子迁移率,柔韧性和耐热性。这些领域涵盖电子显示器,超级电容器,汽车,建筑涂料和塑料制造。离子工业–石墨烯材料澳大利亚初创公司Ionic Industries 希望弥合石墨烯研究与开发其商业应用之间的差距。该公司融合了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制造的专业知识和专利工艺。Ionic Industries专门从事用于水处理和纳滤以及储能的石墨烯添加剂。碳水–液态石墨烯应用法国初创公司Carbon Waters 专注于各种市场的液体石墨烯应用。该初创公司的石墨烯分散体为工业表面和机械装置提供了隔离涂层,润滑和抗腐蚀性能。此外,该解决方案还改善了电子和半导体的热管理以及制造和消费类设备的导电性。 9.表面工程 暴露于持续的磨损,腐蚀,紫外线和其他有害因素的环境下,工业表面需要具有更好耐久性的涂料。这对于保护汽车,工业,农业,船舶和制造资产以及提高生产率至关重要。此外,工程创新还为赋予表面疏水性和全疏水性,自清洁和平滑性提供了可能性。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表面工程师致力于掌握抗菌剂,以在工业和非工业场所提供更可靠的保护。SolCold –反斯托克斯荧光技术以色列初创公司SolCold 基于纳米过滤器和主动冷却涂料开发了表面改性创新技术。Sol Cold新产品的基础是“反斯托克斯线(Anti-Stokes)荧光”技术,SolCold致力于将太阳的热量和辐射转化为低成本的冷却系统。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在太阳活动和热传递之间建立了逆向关系。该解决方案适合运输,建筑,农业和纺织行业。OPUS材料–定制材料技术英国初创公司 OPUS Materials 工程师为航空航天,电信,建筑,交通,船舶,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的防污和自洁涂料。该公司致力于改善燃油消耗和气流,减少腐蚀并优化材料效率。另外,OPUS允许通过设计来创建涂料,并且还支持建立相应的供应链。 10.材料管理4.0 工业4.0正在改变制造价值链的面貌,促使其在物料管理,处理和加工中实践的实施。跨越自动采矿和先进的自动化制造,再到机器人操纵和云计算,材料领域正在迅速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结果,新材料的开发与第四代工业技术的工业适应性发展同时进行。INTSITE –采矿现场优化以色列初创公司INTSITE通过一套AI增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来解决物料搬运和采矿效率低下的问题。该公司优化了运动轨迹,机器对机器的通信以及机器视觉算法。此外,INTSITE的互联自动重型机械使站点所有者可以提高物料搬运效率和组织效率。Seriforge -大规模定制为碳纤维总部位于美国的初创公司Seriforge 致力于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碳纤维制造中,以实现高产量和短周期。Seriforge阐述了获得专利的缝合和网状预成型程序。这家初创公司的解决方案为碳纤维零件的可扩展制造提供可能。
  • 《纳米纤维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有可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01
    • 航空航天用飞行器在飞行时需承受长时间气动加热,基体表面将产生高温,为了保证飞行器的主体结构及内部仪器设备的安全,须使用高效隔热材料阻止外部热流向内部扩散。同时,轻质高效的隔热防护系统对降低飞行器载荷、延长飞行距离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纤维材料具有孔径小、孔隙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轻质高效隔热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当前二维纳米纤维膜、三维纳米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维纳米纤维膜隔热材料 导弹电池隔热套、发动机等狭小空间需要厚度较小但隔热性能优异的材料,二维纳米纤维膜材料由于纤维直径小、堆积厚度可控(一般小于100μm)、孔隙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狭小空间隔热。纳米纤维膜隔热材料按组成可分为高分子纳米纤维膜、碳纳米纤维膜和陶瓷纳米纤维膜。 高分子纳米纤维,如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纤维膜,由于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曲折网孔通道,从而使空气分子在材料内部的传输路径变长,热量在传播过程中损耗,因而可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为了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学者通过浸渍改性技术将SiO2纳米颗粒包覆于PVDF纳米纤维表面,进一步减小纤维膜孔径,降低热对流。然而,该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结构易被破坏,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碳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比强度高等优点,在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纤维膜材料随着石墨化程度的提升,耐高温性能逐渐提升,然而其隔热性能也将大幅下降,因此难以满足耐高温与隔热性能同步提升的需求。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等优点,在高温隔热、吸音、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大部分陶瓷纳米纤维具有脆性大、力学性能差、不耐弯折等缺陷,限制了其实际使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有学者通过调整纺丝溶液性能及工艺参数,制备了具有无定形结构、柔性良好的SiO2纳米纤维膜。同时,还可以通过浸渍改性方法在纤维间引入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构筑SiO2纳米颗粒/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提升SiO2纳米纤维膜的隔热性能。 三维纳米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 二维纳米纤维虽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但其在厚度方向难以实现有效增加(>1 cm),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大功率发动机隔热、舱壁防火隔热等领域的应用。与二维纳米纤维膜相比,三维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具有尺寸可控、孔隙率高、孔隙曲折程度高等优点,因而在隔热、保暖、吸音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常见的纳米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纳米纤维气凝胶和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两种。 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 陶瓷气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及隔热性能,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的主要材料之一。现在使用的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为陶瓷纤维增强的SiO2纳米颗粒气凝胶,由于纳米颗粒与陶瓷纤维间相互作用弱,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纳米颗粒易脱落,从而使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隔热性能大幅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以柔性陶瓷纳米纤维为构筑基元,利用原创的三维纤维网络重构方法,构筑了超轻质、超弹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 该气凝胶材料具有类似蜂巢的网孔结构,每个网孔中纤维相互缠结黏结,形成稳定的纤维网络,赋予了气凝胶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其在大形变(80%应变)压缩下仍能快速回弹,经500次压缩循环后其塑性形变仅为12%,优于现有的陶瓷气凝胶材料。同时,材料在酒精灯火焰(约600℃)及丁烷喷灯(约1100℃)下压缩50%后仍能回复,展现出了优异的高温压缩回弹性能。 高分子纳米纤维气凝胶 针对现有气凝胶材料力学性能差、脆性大的问题。有学者用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强度、低密度的纤维素纳米晶为构筑基元,通过凝胶、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透明性、力学性能的纤维素纳米晶气凝胶,可弯曲至180°而不发生破坏,同时其在大形变(80%)下压缩后仍能回复且最大应力大于200 kPa。此外,纤维素纳米晶还展现出了优异的隔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