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智能制造的原动力与成功之道!》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6-20
  • 1、必须反思推进智能制造的原动力是什么?

    美国的制造企业一直非常注重信息技术和自动化 技术的应用,正是在这样的土壤里,才会产生GE、PTC、罗克韦尔、Autodesk、ANSYS、Kronos这样的IT与OT巨头。

    首先,美国的人工成本很贵,美国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原动力之一就是减员增效,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推进自动化,实现少人化,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美国也存在着年轻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因此,推进少人化与自动化是一个现实选择。

    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批量越来越小,需要满足的法规越来越严苛,客户对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实现数字化转型,对生产设备、生产线、生产车间,乃至整个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第三,物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对制造企业改善运营带来了新的机会。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领军制造企业,非常清晰地将推进智能制造作为一种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第四,美国已经将低端产品制造大部分外包,真正留在美国的,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即便是高端制造,也是把大量零部件的制造外包,广泛通过供应链协作。因此,美国制造业非常强调供应链协同和智能物流的应用,实现工业4.0 所强调的横向集成。

    反观我国目前的智能制造热潮,依然没有走出政府出题目,专家定方向,企业报项目,最终政府买单的框框。拿到几千万的无偿资助,对于大部分利润率不高的制造企业而言,实在是有太大的诱惑。这样的免费大餐,实际上让很多企业已经忘记了推进智能制造的原动力,迷失了推进智能制造的方向。一些拿到大项目的企业,智能制造究竟怎么做还没想清楚。就像我国很多公司上市了,如何使用募集资金还没想清楚一样,因为他们把上市当做目标,而非手段。我很担心,一些智能制造的示范生产线真的只能用于专家检查时“示范”一下。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企业才会把推进工业4.0和智能制造当做一个漂亮的广告词,把简单的按订单配置,吹成个性化定制;把大量使用机器人 当做智能制造的代名词;也正是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下,一些地方政府才会盲目出台类似鼓励“机器换人”的政策。

    我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冷静地思考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分析推进智能制造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智能制造当做一个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手段,而非目标,从而找到推进智能制造的突破口,不要被“拔苗助长”。.

相关报告
  • 《周济:解读智能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9-18
    • 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部长辛国斌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出席会议。 1.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澎湃,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当今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其根本动力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四大驱动力。 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50年前,摩尔博士预言,在不变价格条件下,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元器件数量将每18-24个月提升一倍,半导体行业的传奇定律——摩尔定律就此诞生,并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推动了整个信息行业的飞跃;不仅仅是芯片,还有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都是按照摩尔定律在长期飞速发展。 特别是过去10年,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几乎同时实现了群体性突破,全都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使信息设备变得极快速、极廉价、更小、更轻,使得这些设备的性能提升到我们之前根本就无法想象的高度。这些信息技术、装备和产业的指数级增长是催生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四大驱动力之一。 二是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信息的获取、使用、控制以及共享变得极其快速和廉价,产生出了真正的大数据,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应用的范围无所不及。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极速普及应用,世上任何物体都可互联起来,可感知,可度量,可通讯,可操控,使人和物更聪明,操控更准确。人类社会——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三元融合,使信息服务进入了普惠计算和网络时代,真正引发了一场革命。 因而,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力之二。 三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不仅有量的大发展,更是有质的根本性飞跃。 谷歌Alpha Go以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4亿美元收购的Deep Mind研发的“Alpha Go”以深度神经网络(由策略网络、价值网络构成)和蒙特卡洛树搜索技术,学遍了域内高手的知识。 外媒6月27日报道称,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吉恩·李在模拟器中与一款名为“阿尔法”的人工智能程序展开了较量,但在多次尝试后,他不但没能发动一次致命攻击,而且每次都被击落。 如果说,数字化网络化是这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因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力之三。 四是集成式智能化创新。伴随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和数字化网络化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作为共性使能技术深刻地与制造技术融合,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集成式智能化创新应运而生。可能使用的技术并不是最新的创造,但这些技术的组合就是革命性的创新。 苹果系列产品、特斯拉电动汽车就是集成式智能化创新的成功典范,通过采用各种最新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动态创新过程,引领着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历史潮流。 Google和Apple进入汽车制造业,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制造业时代的到来。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集成了各种先进的信息获取、传递、控制和应用技术,突出了新的智能技术和软件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标志性的突破,是集成式智能化创新的典范。 当前,具有潜在价值的数字化智能化“积木”在全世界呈爆发态势,各种组合都在高速增长,形成了全球性的“积木式”重组创新。系统决定成败,集成者得天下。这种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极为重要,是成就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第四大驱动力。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同技术革命密不可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这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2.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发展愿景 智能制造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要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深刻认识、系统推进,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智能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以CPS系统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
  • 《智能制造动态》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7-16
    • 《智能制造动态》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信息门户关注的重点领域,汇编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相关的政策、科研、行业与产业最新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