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公布2018年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8947项、重点项目70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671项、相关人才计划项目40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0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37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26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6项,合计41250项。国家相关人才计划已于8月3日公布,共200位青年学者将获得项目资助。
重点项目、国家相关人才计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以及相关人才计划项目向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类型,也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因此,我们选取这四类重要项目数据,从依托单位和省市地区两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依托单位统计
对2018年四类重要项目的依托单位统计发现,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所获得的重点项目数最多,均为30个。各依托单位的四类项目分布各有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项目总数排名虽然靠后,但其获得的相关人才计划项目数量比项目总量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学更多。四类重要项目总数中,排名前十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下图列出了所获资助项目总数不少于10个的依托单位。
根据机构性质不同,可以将所获四类重要项目的依托单位分为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与其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仍然是科技研发主力,四类重要项目总量达995个,占全部项目的74.3%。
针对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的细分统计,2018年共有80个研究所获得四类项目资助。其中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项目数最多,为25个,远超排名第二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类项目总数排名前十的研究所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大气物理研究所。
省市地区分布统计
对2018年四类重要项目的省市地区分布情况统计发现,北京市四类项目数量均排名第一,四类项目总量为417个,占全国项目总和的31.1%,说明北京市在全国科技人才分布中占有绝对优势。四类项目总和超过100个的省市除北京市外仅有上海市和江苏省。青海、内蒙古、广西、西藏与宁夏未申请到任何项目,科技人才分布地区差异大,亟待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地区四类项目统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