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发布《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2019》 指出,技术进步导致成本下降、专属政策支持等诸多因素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不断增加。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81 GW,连续四年超过化石能源和核能新增装机容量之和。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缓慢(如可再生能源政策严格性降低、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出台数量有限等),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减缓、能效改善步伐放慢、碳排放增加,全球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国必须在能源各个领域制定出稳定连续、目标明确的政策规划。报告要点如下: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181 GW(图1),较2017年增加约8%,使得全球累计装机达到2378 GW。其中,太阳能光伏一马当先,新增装机首次达到100 GW,超过燃煤、天然气和核电新增装机容量之和,其在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占比最高,约55%。紧随其后的是风电(29%)和水电(11%),新增装机依次为51 GW和20 GW。截至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26.2%)的电力来源,其中水电占比最大为15.8%,风电(5.5%)和光伏发电(2.4%)紧随其后,生物质发电则以2.2%排名第四,其余来自海洋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和地热发电。2018年,实现高比例(超过20%)可在生能源并网的国家数量进一步增加,目前全球有9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全国总发电量的20%,包括丹麦、乌拉圭、爱尔兰、德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英国、洪都拉斯,其中丹麦是全球并网程度最高的国家,高达51%,乌拉圭和爱尔兰分别以36%和29%分列二、三位。上述情况表明,通过电网互联、系统耦合以及相关技术(如信息通信技术、储能系统、热泵等)的支持措施,完全可以在电网稳定性无损的前提下实现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
图1 2012-2018年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装机容量发展态势(单位:GW)
与电力部门不同,当前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制冷和供暖关注度不够,导致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使得2018年供暖制冷部门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进展速度依旧缓慢。全球供暖和制冷领域的终端用能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占比40%),只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且大部分来自传统生物质能,仅10%来自现代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等。当前,全球有169个国家制定了电力行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而只有47个国家制定了供暖和制冷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总体而言,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匮乏,可再生能源在供暖制冷领域的应用进展不甚理想,亟需技术创新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与制冷和供暖情况类似,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部门的渗透率仍然很低。2018年可再生能源占道路交通燃料用量比例较2017年(3%)微弱上升至3.3%,液体生物燃料仍是主要贡献力量(3%),其余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力。尽管当前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用能中的占比较低,但随着交通电气化的进一步推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全球电动汽车部署规模不断扩大,与2017年相比,全球电动客车保有量增加了63%,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电动客车。此外,铁路、航空和海运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上述领域也出台了众多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目标和倡议。但总体而言,对交通部门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低于电力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
截至2018年底,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国家/地方层面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其中至少有169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其中65个国家甚至制定了10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表1)。电力部门仍是决策者主要关注的领域,该领域出台可再生能源相关监管政策的国家数量是交通运输领域的1.9倍,是供暖制冷领域的6.8倍。电力招标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展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招标的国家数量从2017年的29个增加到了2018年的48个。交通运输和供暖制冷部门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远低于电力部门,截至2018年底,只有47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目标,45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截至2018年底,135个国家将建筑能效纳入到国家自主贡献政策文档中,69个国家针对建筑用能制定了强制性的能效指令,44个国家制定了碳排放交易政策。
表1 2017-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部分统计数据
除了国家层面,一些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可再生能源宏伟发展目标,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不断增长的强大动力。大量案例分析显示,这些城市所开展的投入和行动已经超越了国家、州/省级别所实施的措施。超过100个城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不低于70%(如肯尼亚的内罗毕、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新西兰的奥克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的西雅图),至少50个城市落实了包括发电、供暖、制冷和运输等行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不包括50 MW以上的水电项目)投资总额近2890亿美元(图2),再次超过化石燃料和核电投资总和,投资的主要流向仍为风能(1342亿美元)和太阳能光伏(1397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截至2018年底,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数达1100万人;光伏(360万人)、液体生物燃料(206万人)、水电(205万人)和风电(116万人)是主要的就业大户(表2)。可再生能源不仅能解决化石能源领域的失业难题,同时也会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图2 2008-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不包括50MW以上的水电项目)投资发展态势(单位:十亿美元)
表2 2018年主要国家不同可再生能源部门从业人员数量情况(单位:千人)
总体而言,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再次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发展速度仍较慢,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仅为10.6%(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远低于化石能源占比(79.7%)(图3,2017年数据)。同期,受到经济强劲增长(+3.7%)影响,全球能源需求增加了1.2%,而能效改善却减缓了(-2.2%),导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增长了1.7%。
图3 2017年不同能源资源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