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应用安全问题待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29
  •  自从2019年《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颁布后,甲醇燃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普遍重视,山西、上海、陕西、甘肃、贵州10个省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汽车企业也积极跟进,2019年,甲醇燃料更是首次纳入“双积分”考核范畴。
      那么,具体到实际应用,甲醇燃料的前景又如何呢?日前,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代表、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的2020中国甲醇醇基燃料大会上,记者了解到,行业普遍认同甲醇燃料的应用前景,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甲醇燃料优势多备受行业青睐
      目前,汽车用燃料日益丰富,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后,动力电池更是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多技术路线发展的思路下,甲醇燃料汽车也进入行业研发范畴。事实上,于汽车而言,甲醇燃料的应用有其独特优势。
      首先,从能源安全角度看,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有着较大的能源安全危机。而甲醇燃料不需要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我国自己能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处长耿志成指出:“最近外部环境不太友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高端装备产业实现突破等关键领域的问题被高度关注。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先例,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难题有望被解决。甲醇燃料也可以部分替代石油,有助于降低我国能源风险。”
      其次,相比其他燃料,甲醇燃料在应用过程中有其独有优势。甲醇时代联盟秘书长张二红说:“任何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能量和物质转化要同时高效、清洁、低碳;尽量少产生污染;储存、运输、使用等比较便利。这几项因素叠加在一起综合考虑,甲醇燃料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张二红看来,全球大多数国家可以自己生产甲醇燃料,既节省外汇,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我国,山西、陕西等地普遍采用低价值的褐煤制造甲醇以提高附加值,这几个地方的出租车有不少使用的也是甲醇燃料。
      另外,甲醇热值为4650千卡/公斤,虽比93号汽油的10490千卡/公斤热值要低不少,但甲醇的价格也比汽油低很多,据介绍,甲醇的价格约为1600元/吨,假如按照加油站7元/升油价计算,二者的价格差距已经非常明显。在起火、爆炸等方面,甲醇也低于汽油、天然气等燃料。
      第三,甲醇还是汽车实现碳中和的较佳途径。在不久前召开的第11届大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谈到碳中和时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出二氧化碳,如果把二氧化碳吸收以后再做燃料,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形成了碳中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再怎么开,整个大气中二氧化碳都不会增加。”那么如何实现碳中和?黄震告诉记者,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制氢,用氢捕捉二氧化碳制成燃料,从而实现碳中和。而氢捕捉二氧化碳制成燃料的过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生产甲醇。
      也正因为诸多优势,近年来,甲醇燃料越来越受重视,多地也在开展甲醇汽车的试点工作。
      ■部分地区甲醇汽车推广初见成效
      目前,行业已在探索甲醇燃料汽车的应用,多地已开始示范推广,虽推广时间不长,但也已有了明显进展。据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11.5万辆汽车在使用甲醇燃料,消耗甲醇超过100万吨。2019年,我国甲醇燃料产量近1亿吨,由此可见,汽车用甲醇燃料规模并不大,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山西省的甲醇燃料使用走在全国前列。据介绍,2014年10月28日,《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强调为了有效转化山西省能源资源优势,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将加快电动汽车、甲醇汽车、燃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为了推进甲醇汽车的使用,山西省还积极推进建设甲醇加注站和燃气加气站,另外,甲醇汽车也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2015年山西省政府发布的补贴标准明确,甲醇重卡补贴10000元/辆,甲醇轿车5000元/辆,甲醇多用途乘用车2000元/辆。2016~2017年,补助标准减半。
      2019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给予符合国六标准和甲醇汽车排放限值要求的甲醇汽车购买、运行等应用优惠政策。
      在政策鼓励下,2019年,陕西投放了60辆甲醇出租车,与之配套的7个甲醇加注站也已经正式营业。另有8个站点陆续投入使用;2019年10月,贵阳市投入运行的甲醇出租车已达8500辆,甲醇汽车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年底投入运营的甲醇汽车约为10000辆。
      张二红表示:“正是这些地方先行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初见成效,打开了甲醇燃料汽车的应用前景。”
      此外,2019年,修订后的“双积分”政策对外发布,修改了对传统能源乘用车的定义,将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纳入考核当中。张二红说:“这表明甲醇作为燃料的应用得到肯定,甲醇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实际应用不规范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近年来,甲醇燃料的优势已被业内广泛认可,但把这些优势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其危险品的特性,一旦操作不规范就会带来极大危害。此次大会期间,湖北力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绪军就直言:“甲醇本身有毒性,不能因为甲醇的使用前景良好就忽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有毒性,对盛装甲醇燃料的容器就会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企业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生产、销售甲醇燃料。有些用户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简单的容器盛装甲醇燃料。”熊绪军认为,用户使用不规范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欠缺,生产企业操作不规范就要高度重视了。
      熊绪军在现场展示了多幅用户实际应用甲醇燃料时的图片,在这些图片中,有些用户只是用一个简单的大桶盛装甲醇。熊绪军告诉记者:“这种大桶缺少防泄漏、防雷击回火、防静电、火灾不流散等功能,严重违反消防规范,极易发生火灾,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甲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已是共识,我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但有些经营企业仍“明知故犯”违反规定。如有的企业把客运车辆非法改装后用于运输甲醇,这些车辆都没有严格按照危险品管理要求进行安全防护。
      事实上,甲醇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宽,6%~35%的比例内都可能爆燃。熊绪军告诉记者,有的企业运输车辆承载的甲醇容器无液位指示,全程靠人员观察,易泄漏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醇基燃料会四处流散起火,火灾过程中也会伴随爆燃,严重威胁群众和消防战士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熊绪军说。
      此外,甲醇挥发也不容忽视,人体一旦吸入一定数量的甲醇蒸气就会中毒,因此,甲醇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全程密闭。然而,这些不规范的随意操作行为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熊绪军展示的图片中还注意到,有的车辆到达商家门口后,便用一根10~20米的胶皮管穿堂过室给用户加注甲醇溶液,在加注过程中,对于箱体中挤出的甲醇蒸气既没有回收也没有任何其他处理措施。
      “要想用好甲醇燃料就不应该回避甲醇存在的问题。”熊绪军说。 

相关报告
  • 《太阳能燃料甲醇可解氢能“制储运加”难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院士在发表的题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及液体太阳燃料合成进展与展望”演讲中指出,氢能发展初衷就是要解决低碳、生态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太阳燃料甲醇技术是储能技术,应用中具有多重优势。   李院士表示,气候变化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频发的洪灾、森林大火等极端天气都与之相关,有研究表明,甚至气候变化会引发冰川和冻土中的病毒复活。而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工业革命开始大规模过度开发利用化石资源,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   李院士认为,氢能的发展不能背离初衷,站在低碳、生态角度,长远看,用光伏、风电、水电、核电制绿氢是未来发展方向。在氢储运方面,要达到美国DOE制定的7%储氢质量密度工业化标准非常困难,目前仍是基础研究重点。而太阳燃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思路。氢能的应用领域并不局限于燃料电池应用,绿氢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绿色发展中应用广泛,而绿氢合成甲醇也可替代汽油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李院士介绍,地球能源来自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含了常见的风电、水电、生物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制氢中,直接从太阳能制取氢气包含多个技术路径,其中光解水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工艺简单,理论上可以低成本获取,是很有吸引力的方向。光电催化分解水效率已经逐步接近工业化应用,但光催化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   李院士表示,从规模、设备投资、稳定性来看,电催化分解水已成熟,来源可以是光伏发电、水电、风电、甚至核电,“电催化分解水制绿氢是绿色能源转成绿氢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电解水制氢三种主流技术中,液体碱性水电解和固体聚合物SPE水电解技术较为成熟,传统的碱液电解水的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但稳定性好,价格相对低廉,寿命长达10年~20年;而SPE水电解规模化和稳定性还在进一步提升中。李院士认为,判定电解水制氢能否大规模应用在绿氢生产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大规模、低能耗和高稳定性。   李院士介绍,其团队一直致力碱性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三大问题。碱液电解槽规模可以做得很大,目前规模可做到1000Nm3H2/h,而通过催化剂可将能耗降至4.0KWh/Nm3~4.2KWh/Nm3,远超业界平均水平,稳定性在实验室可达到8000小时~1万小时,工业化验证效果也非常不错。   就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来看,电价和电解水效率影响成本最大,这两点在目前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如果采用0.25元/KWh电价,制氢成本可与天然气制氢相当。而针对弃风、弃光、弃水的电已低于这个电价。电价若在0.15元/KWh,制氢成本可与煤制氢相当。据李院士介绍,我国西南地区汛期大规模弃水电价甚至可以低于这个价格。另外,可再生能源制氢实现零碳排放过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   对于氢的储存运输难题,李院士团队采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进行储存,提出了太阳燃料、液态阳光的思路。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项目2018年启动,今年1月试车成功。李院士表示,该项目采用10MW光伏电解水制氢,采用电解水制氢装置,单套规模达1000Nm3H2/h,利用新研发的电解水电极催化剂,能量效率达80%以上,绿氢与从化工企业收集来的二氧化碳进而合成甲醇。   太阳燃料甲醇使用广泛,既是优良燃料,又可用作汽油替代燃料,也可用在锅炉供热。其质量储氢密度可高达18.75%,且储存和运输安全。   与传统加氢站不同,李院士提出,使用太阳燃料甲醇为氢源的加氢站新方案,新方案具有多重优点,可缓解高压运输、储存和加氢中的安全问题,可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和全流程清洁目标,还便于实现油、醇、氢共站的新局面。据李院士透露,太阳燃料甲醇加氢站已筹备在张家港进行示范工程,预计今年9月建成。 
  • 《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召开 甲醇研究应用迎来新热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5
    •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有相当一部分劣质煤炭,既不能发电,也不能作为燃料直接燃烧,但是生产甲醇的很好原料,高硫煤炭生产甲醇还可以获得宝贵的硫磺,减少我国对硫磺的进口。生产甲醇过程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可以收集再生甲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所以我认为,用甲醇做燃料,一是可以大幅度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对外进口的依赖;二是实现煤炭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激活煤化工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煤炭产业链发展和就业;三是创建一个新兴的甲醇燃料制备、储备、输配送、应用的新兴产业。” 10月11日,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远光在重庆举办的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上表示,中国的能源结构是“缺油、少气、富煤”。如何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实现清洁利用和环境友好的能源消费原则,是当代人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产业人必须向社会提交的答卷。   据了解,本次会议为期两天,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I)、美国南加州大学洛克碳氢研究所、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等联合主办,旨在推动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发展绿色循环,改善环境,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9〕61 号)文件中提出的目标要求。   甲醇是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排放水平的利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在会议上用一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高硫煤、劣质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生产甲醇,推动甲醇汽车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推动传统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也指出,自内燃机发明以来,大规模应用石油作为燃料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石油燃料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是因为石油属于化石能源,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未找到使其快速再生的途径,为了延长其使用期限,必须减少其消耗量;二是石油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匀,已经数度因此造成世界性的政治危机,各国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稳定,需要找到能够具备安全保障的能源资源。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发现,甲醇不仅能够替代传统石油基燃料,更是一种面向未来可再生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甲醇和汽油、柴油一样,常温常压下是液体,输运和加注十分方便,甲醇的产地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生产和供应具有充分保障。甲醇作为新兴能源对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在演讲中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着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的绿色能源革命。柴油的含碳量为22%,汽油的含碳量为13%,而甲醇的含碳量为1%,因此甲醇也被誉为“液态的阳光”,具有低碳环保和可循环再生的特点。中国甲醇汽车在技术层面具备产业化的生产能力,在市场层面拥有丰富的推广应用经验,在政府层面具有相关政策的推动作用。甲醇汽车的推广符合国家能源安全,符合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甲醇应用及研究在全球迎来新热潮   11日下午,来自德国FEV的Peter Heuser先生指出,作为电气化补充,合成燃料为实现2050道路交通CO2排放降低目标是关键手段,而绿色氢气和甲醇是所有其他合成燃料最通用的物质,并且其可以作为碳中性经济的化学能源载体。   冰岛碳循环公司商务发展总监Benedikt Stefansson先生表示,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多造成了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城市污染等严峻问题,而甲醇作为液态能源载体,具有可再生性,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冰岛、荷兰、丹麦等国家有很强的使用意愿,未来甲醇在这些地区的前景非常光明。吉利旗下的M100已经在冰岛投入使用,有汽油和甲醇双燃料系统,目前的技术表现非常好。   丹麦蓝界科技公司首席商务官Mads Friis Jensen先生介绍了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汽车充满信心。   11日下午,大会举办了乔治·奥拉甲醇经济颁奖典礼,西安市、贵阳市等在甲醇汽车应用推广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城市获此殊荣。   大会举办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甲醇汽车及燃料输配送加注装备展览会”同步举行,展示甲醇汽车及燃料输配送加注领域的最新产品和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科普宣传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