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员开发廉价生物材料 可代替塑料薄膜降低污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12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廉价的生物材料,可以用在包装和替代塑料包装的可再生隔离涂层,研究人员还开发出该材料的许多其他应用途径,他们预测采用这种新型材料会显著降低污染。

    完全可降解的多聚糖电解质复合材料是由几乎等量的木材、棉花、壳聚糖等处理过的纤维素浆和壳聚糖组成。壳聚糖来源于甲壳素,它是节肢动物和甲壳类外骨骼的主要成分;甲壳素主要来源于龙虾、螃蟹和人们食用虾后剩下的残余壳。

    “这种材料出人意料地强大,它不可溶的黏合性对产品包装和其他应用都是有用的,比如可以做成性能更好、完全天然的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甚至还可以用在地板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科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教授兼首席研究员Jeffrey Catchmark表示,这些环保的隔离涂层应用范围广泛,从防水纸张到天花板瓷砖和墙板的涂料,再到用来保鲜的食品涂料。

    他解释道,羧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之间令人惊叹的坚固持久的黏合是这种材料的性能关键。这两种非常便宜的多聚糖中有着不同种类并粘在一起的分子电荷,这为复合物制造不透水膜、涂层、黏合剂等奠定了基础。

    最近在《绿色化学》刊登的一篇研究成果表明多聚糖电解质复合涂层的性能表现良好。用羧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的纳米结构纤维颗粒组成的纸板具有很强的油水阻隔性能。该涂层不仅可抵抗甲苯、正庚烷和盐溶液,还能提升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的机械性能以及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30123
相关报告
  • 《MIT研究人员正研发可生物降解的微塑料的环保替代品丝绸!》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8-01
    • 塑料,包括微塑料,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非常丰富。然而,塑料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可生物降解,而且与会分解或腐烂的材料不同,某些形式的塑料可以留在环境中长达1000年。   近年来微塑料几乎在土壤、水和空气中随处可见,甚至包括南极洲。最近,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人体血液中存在微塑料。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对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设计了一种基于丝绸的系统,可以帮助轻松生产一种廉价的微塑料替代品。该论文发表在《 Small 》杂志上,由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刘沐春、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 Benedetto Marelli 以及化学公司巴斯夫德国和美国工厂的一个团队撰写。   减轻传播   通常,微塑料(粒径小于 5 毫米的颗粒)被有意添加到各种产品中,包括农用化学品、香烟过滤嘴、油漆、清洁和个人护理产品以及洗涤剂。它们甚至可以来自汽车轮胎产生的灰尘和废物,以及这些元素对留在环境中的较大废塑料的影响而产生的。   总而言之,根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的规定,仅欧盟每年就产生约 50,000 吨微塑料。为了减缓这种传播,欧盟最近的一项声明表明,承诺到 2025 年消除不可生物降解的微塑料;因此,找到目前不存在的合适替代品至关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和巴斯夫团队开发的生态友好型可生物降解丝绸材料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有助于为逐步淘汰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做出贡献。然而,负担不仅在于制造新材料,因为新材料仅占环境中微塑料的 10-15%。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Benedetto Marelli表示,我们无法用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整个微塑料问题……一个大数字的百分之十仍然是一个大数字。......我们将一次解决百分之一的世界气候变化和污染问题。   可调丝   使用丝绸作为替代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有几个优点。它无毒且容易在人体内分解,因此可安全用于食品和医疗产品。用于新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的丝绸相对便宜,因为它使用了蚕茧的所有部分,这避免了使用相同的昂贵方法和技术来制造用于织物的高质量丝绸。   使用现有的传统喷雾制造设备,研究人员能够证明可调节的丝基涂层材料可有效生产水溶性微囊化除草剂产品。   事实上,所使用的工艺非常简单,可以很容易地针对每种应用进行修改,丝基材料可以直接引入现有的生产线和设备中。   然后在温室种植的玉米作物上进行了测试,与现成的商业产品相比,它提供了更好的结果,对植物造成的损害更小。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Benedetto Marelli表示,迫切需要实现高含量活性物质的封装,以打开商业使用的大门。产生影响的方法是,我们不仅可以用可生物降解的对应物代替合成聚合物,而且还可以实现相同的性能,如果不是更好的话。   研究人员称,这种材料的可调性使其在与现有设备一起工作时如此有效。能够调整丝绸材料的聚合物链排列也使得即使在它们干燥和硬化之后也可以改进涂层性能。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刘沐春表示,为了封装不同的材料,我们必须研究聚合物链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否与悬浮液中的不同活性材料相容   这种创新的、环保的、可生物降解的丝绸提供了一种微塑料的替代品,同时利用了原本会被丢弃的低档丝绸。   鉴于人类在塑料问题方面面临的挑战,并试图减缓不可生物降解的微塑料的传播,这种所谓的新材料可以帮助欧盟和其他机构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其环境目标。
  • 《降低污染物分解温度 让膜材料再生更节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2-26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功能钙钛矿氧化物多孔膜及节能再生技术,这是我国新型钙钛矿氧化物开发及其催化—膜分离性能研究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   自然水域中往往存在藻类等生物污染物,以及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在太阳光驱动的蒸发过程中,污染物会在光热膜中富集生长,造成膜污染,导致膜材料的性能下降。高温降解能够有效去除生物以及有机污染物,是实现膜再生的理想手段。但污染物热分解过程需要较高温度,会造成能源的巨大耗费。而降低污染物燃烧分解温度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实现膜材料的节能再生,推动光热材料在实际水环境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负责人江河清研究员提出,同时利用钴基钙钛矿的催化和光热性能,开发多功能钙钛矿氧化物多孔膜。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该研究组王玉超副研究员研制出了钙钛矿氧化物La0.7Sr0.3CoO3(LSCO)多孔膜。在以水藻、三聚氰胺为污染物的测试中,LSCO多孔膜显著降低了附着其上的污染物的燃烧分解温度,减少了多孔膜在燃烧过程中的再生能耗,达到了节能再生的目的。由于LSCO多孔膜热稳定性高,多次膜再生循环后性能也基本不受影响。   该工作巧妙利用钙钛矿氧化物的光热和催化性能,解决了光热膜在实际应用中的生物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