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首次167米高水位运用 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科学调度确保防洪蓄水供水安全》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02
  • 10月29日2时, 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67.0米, 高于大坝加高前坝顶高程 (162米) 5米, 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160.72米, 2014年11月) 6.28米。今年秋汛洪水期间, 丹江口水库适时拦洪和削峰、错峰,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阶段逐步抬高运行水位, 加高后的大坝首次经受167米高水位考验, 防洪兴利效益显著。目前枢纽工程运行状态正常, 为水库正常运行和保障明年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以来, 汉江发生明显秋汛, 暴雨、洪水时间长、量级大、过程多。流域累积面平均降雨量达393毫米, 其中汉江上游累积面平均降雨量413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1.3倍, 列1961年以来第2位。受持续降雨影响、汉江发生2011年以来最大洪水、中下游干流宜城至汉川江段全线超警、1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丹江口水库连续出现了8次涨水过程、其中3次入库洪峰量级超过1700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0月12日18时18600立方米每秒、9月以来累计来水量高达235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最大30天洪量175亿立方米、重现期约10年。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高度重视汉江秋汛防..。

相关报告
  • 《十堰晚报: 丹江口水库26天泄洪95.7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02
    • 受超强秋汛影响,我市从9月份以来长期处于阴雨天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也随之不断上涨。为了保证水库有足够的库容,同时也保障下游水源充足,丹江口水库今年以来连续两次开闸泄洪。据统计,前后两次共计26天,丹江口水库累计泄洪95.7亿立方米。   随着汉江秋汛的如期而至,丹江口水库水位不断上涨。   为提前腾出防洪库容,迎战下一次汉江洪水作好准备,从9月2日14时起,丹江口水库逐步开启1个深孔闸门和6台发电机组进行泄洪。这是丹江口水库今年首次开闸泄洪,而本次泄洪,在持续了两天后结束。   9月23日,丹江口水库水位突破加高前原坝顶海拔162米高程,加高后新坝体开始挡水。   9月27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开闸泄洪。   10月21日上午10时,丹江口大坝关闭所有闸口,本次泄洪全面停止。   据统计,丹江口水库前后两次共泄洪26天,累计泄洪95.7亿立方米,相当于泄掉了1/3个丹江口水库、泄掉了4785个百二河水库水量(库容200万立方米)。   据了解,2012年丹江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南水北调中线年计划调水量95亿立方米,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开始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目前,已有超过100亿立方米的水,从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冀豫。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10月底至11月,汉水流域无明显持续或集中强降雨过程。10月23日14时,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减少至289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减少至1660立方米/秒。由于入库流量大于下泄流量,丹江口水库水位仍在缓慢上涨。   截至昨日17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达166.69米。 (来源:十堰晚报 2017年10月25日 记者 何利)
  • 《国家防总:今年长江上游局地或现洪涝 黄河海河不容乐观》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6-04
    • 随着全国由南往北陆续入汛,今年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全面展开 “三门河、和平河均出现较明显的涨水,强降雨天气导致小部分地区出现今年以来第一次沿河地带的险情。”8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防汛办值班员白召向记者介绍,“防汛办已通知有关乡镇和水库等地24小时派人值守。” 6日以来,广西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部分江河出现超警洪水。不仅仅在广西,随着全国由南往北陆续入汛,今年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全面展开。 记者从国家防总获悉,今年气候形势较为复杂,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涝,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涝 黄河、海河流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出现多次较强降水过程。截至目前,全国主要江河来水量呈南多北少态势,主要江河水位总体偏低,水库蓄水较常年偏多一成;北方冬麦区局地土壤中度缺墒;黄河、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均已平稳开江。 进入汛期后,大江大河汛情如何?记者了解到,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涝。预计主汛期(6月—8月)长江流域降雨正常偏少,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伏旱。长江上游降雨正常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涝。应警惕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引发区域性较严重洪涝或干旱灾害。 今年夏季,黄河流域降水预计整体偏多,黄河防汛形势不容乐观。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办副主任魏向阳分析,中游大部和下游偏多约二成,中游山陕中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偏多二至五成,这一地区是黄河暴雨洪水主要来源区,持续强降雨极易形成峰高、量大的高含沙洪水,黄河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海河流域部分水系可能发生大洪水。今年的北方多雨区覆盖部分海河流域,加之可能有强台风深入内陆北上,海河流域防汛抗洪形势严峻。 国家防总提出,今年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要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保障水库防洪安全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保障小型水库安全度汛作为关键要害。国家防总、水利部提出,派出稽查检查组对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状况和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稽查检查。 开展拉网式普查,提前摸清薄弱环节和隐患风险点 8日17时,广西博白县蕉林河蕉林村河段、白沙河龙潭镇河段两个站水位超警。该县防汛办主任丘永明介绍,此前已做了相应防汛备汛工作,落实了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 广西水利厅副厅长、防汛办主任何棠介绍,今年入汛以来,广西出现多次降雨过程,各地积极有效应对,未出现灾情险情。自治区防办已发出暴雨防御警报,要求各地压实防汛责任,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备汛防汛,贵在早部署、早准备,提前摸清薄弱环节和隐患风险点,做到未雨绸缪。 国家防总要求,汛前检查要做实做细,针对流域和地区特点,找准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国家防总组织9个检查组对全国大江大河和重点地区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进行检查,对未安排的省份,国家防办派出工作组进行检查,确保汛前检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水利部组织检查组,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和中线河北境内邯石段工程防汛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 排查崩岸险情,是长江流域汛前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2月,长江防总印发长江中下游及汉江兴隆以下河道崩岸预警信息。针对江苏扬中崩岸险情,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先后9次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和督导组赴现场,加强崩岸整治督导,目前整治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黄河流域内山洪灾害险点多,中小水库、淤地坝、尾矿坝等面广量大,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应对和防范局地暴雨灾害的任务必将十分繁重,这是其汛前检查的重点。魏向阳介绍,黄河防总提前部署,完成了所辖各类工程拉网式普查。目前正排查发现问题,评价工程安全状况,落实度汛措施。 11.77万处水毁工程修复基本完成 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公布 集中力量修复水毁水利工程,是防汛备汛工作的重点。国家防总督促地方落实水毁工程修复责任、方案、资金和队伍,倒排施工计划,抓好工程质量,加强督促检查。截至目前,11.77万处水毁灾损水利工程修复任务已完成99%。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程艳红介绍,据预报,今年主汛期黄河流域山陕区间降水偏多,两岸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支流的坡度大、汇流快,洪水形成时间短,只有铜墙铁壁般的防洪工程,才能抵御住暴涨陡跌、泥沙含量大的洪水。 3月27日,国家防总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南水北调东线及中线工程沿线防汛行政责任人和全国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因思想麻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处置失当的责任人要追责问责。 海河水利委员会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河水利委员会要求各地结合河长制,开展河道清理治理,注重加强中小水库、塘坝等各类蓄水工程管护,坚决杜绝发生脱岗现象。 国家防总提出,今年要加快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强化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罗少军说,河北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发挥村两委作用,确保转移不漏一人。(王浩 李纵)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