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数据将提供碳捕获储存项目数据》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 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解决方案,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已成为减少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为了支持CCS的发展和部署,新的全球能源基础设施(GEI)碳捕集存储数据库提供了与全球CCS项目相关的全面信息和数据。

    GEI CCS数据库是领先的国际媒体出版物、研究团队和行业利益相关者合作开发的,是寻求了解、评估和加快CCS技术采用的决策者、研究人员和投资者的重要资源。该数据库提供了关于CCS项目的丰富信息,包括其位置、能力、使用的技术以及实施进度。

    通过整合来自广泛来源(包括报告、行业来源和项目文档)的数据,该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可靠且最新的 CCS相关信息存储库。它提供了对不同行业(如发电、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工业过程)CCS部署状况的见解,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全球CCS格局。

    GEI CCS数据库不仅突出了现有的CCS项目,而且还提供了有关未来CCS发展潜力的宝贵信息。它包括地质储存地点、基础设施要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数据,有助于识别与CCS实施相关的机遇和挑战。这些信息有助于决策者和投资者就CCS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扩展性做出明智的决定。

    此外,该数据库还提供先进的搜索和分析工具,通过GEI测绘工具探索和可视化 CCS相关数据。用户可以访问详细的项目概况,比较不同的CCS技术和方法。这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评估CCS在减少排放方面的有效性、相关成本以及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整合的潜力。

    GEI CCS数据库在推动CCS技术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的采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见解,该数据库支持知情决策,促进合作,并加快向低碳未来的过渡。


  • 原文来源:http://www.sinopecnews.com.cn/xnews/content/2023-06/06/content_7067731.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计划增加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投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19
    • 据油气新闻网6月11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正在制定计划,以加快对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排放的投资。由于欧盟正准备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削减至零。 在一项关于该计划的公众咨询中,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开发储存地点的高成本等因素,用于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或在工业中使用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快。 为了努力促进该行业的发展,欧盟委员会表示,它将制定一项欧盟战略,其中可能包括2040年和2050年二氧化碳储存基础设施的目标,或欧盟范围内关于二氧化碳质量和碳捕获基础设施的标准。 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在欧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德国等国一直存在争议,德国政府过去曾阻挠过启动项目的努力。一些活动团体也反对这项技术,理由是它可能被用来延长燃煤电厂和污染行业的使用寿命。 但是,随着各国制定如何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计划重新获得了一些吸引力——这将需要一些二氧化碳去除量来平衡航空或农业等无法将二氧化碳产量降至零的行业的剩余排放量。 据欧盟委员会的文件称,减排仍然是欧盟气候政策的重中之重。 欧盟已经制定了目标,要求各国扩大森林面积和其他能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自然生态系统。 布鲁塞尔在3月份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欧盟每年能够储存5000万吨二氧化碳,并表示到2050年这一目标可能需要达到5.5亿吨,以实现欧盟的净零排放目标。 相比之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欧盟能源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24亿吨。
  • 《国内最大的城市级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签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27
    •   6月22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与城市电力控股集团完成能源互联网项目投资签约,该项目总体投资规模约80亿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城市级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该能源互联网项目以储能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以城市副中心核心商务区为首批示范项目区,率先覆盖完成公共能源站、大型公建等城市设施的绿色储能物联网络,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安全、低碳、优惠的综合能源服务。据预测,该能源互联网项目在城市副中心的规模化应用,将直接为该地区每年减少约20亿度高峰电量,直接为用户降低上亿级能源成本。   据了解,该能源互联网项目投建运行后,不仅能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整个区域建立健全能源应急保障体系,提高能源安全应急能力,并且随着清洁能源的远程消纳应用,可大幅降低城市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构建安全能源、清洁能源首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此外,如果该能源互联网项目储能电量全部转化为进京“绿电”进行消纳,每年将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上百万吨左右,减少标煤近100万吨,帮助用户解决能源系统高能耗、高成本用电顽疾的同时,有效缓解地区电网高峰用电压力,促进新能源用电大幅提升。